运用课例研究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2020-03-31 18:57谢艳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课例研究专业成长小学数学

谢艳玲

摘要: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包括外在培训和内在完善两种途径。课例研究这一方式既包括对优秀教学案例的学习和反思,也包括对自我案例的完善,这种方式能够在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文通过对具体课例的分析和反思,并且结合笔者参与《以课例为载体,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相关感想与收获,探究在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学工具运用等多个方面的专业成长方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46

教学案例是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教师对重难点的把握,除此之外,还需要分析学生学情,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课时和上课计划,为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在课程完成之后进行课堂效果总结。而“课例研究”围绕如何上好一节课而展开,研究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中,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的主要呈现样式是文本的教案和案例式的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十分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的手段。所以,进行课例研究可以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亮点,然后通过学习优秀案例和经验学习,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情分析能力等,在分析和反思中从不同角度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接下来,笔者将以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分析和反思自身的教学设计,找出自己的不足以及教学设计中值得肯定的点。

为了进行课例研究,探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以及效果,学校成立了《以课例为载体,促进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组,通过课题组的方式进行课例研究,笔者收获巨大,对课程设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把握、学情分析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思考。接下来,运用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程为例,从不同角度分析如何完善课例。

一、准确进行教材分析,扎实教师专业素养

每个教材都有不同的教学逻辑体系,会导致学生的思维逻辑、知识基础等有细微的差别,所以为了保证教学效率,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所用的教材这一教学内容在编排上考虑到分数概念的抽象性,并且本套教材在二年级时要求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而教材在编排时对于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是有要求的,一般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基于这一情况,教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教材的特性以及教材的不足之处,结合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教学。所以,进行分数教学时,要结合我们的生活情境,借助几何直观和操作,化抽象概念为具体化,并且运用“平均分”这一知识点作为教学分数的基础。

二、完善学情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正确分析学情是教学中的重点,每个教师所教授的学生以及学习情况都不一样,在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整的学情分析需要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差异程度等,只有明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在教学安排时尽量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如果需要引进新的知识点,则要酌情展开讲解;而了解学生的性格和特点,有利于教师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和教学工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积极性;而了解学生的差异程度则有助于把握班级整体情况,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进度,达到班级效率最优。在此次课程教学内容中,教学对象为三年级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分数这一数学概念,但是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分数现象,所以在此基础上可以安排教学的基本逻辑。但是缺少对学生性格、兴趣以及差异性的分析,在对学生了解和观察方面需要继续进行专业的成长。

三、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

教学目标是教学时的引领方向,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有利于加强课程的逻辑性,凝聚出教学主脉络,防止教学时发生重难点偏离。教学目标的设置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新课标教学要求展开,并可进行相应的拓展。而教学的重点为新课标要求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则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预测。那么,接下来的教学过程设计需要重点突破重难点。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要求学生掌握分数概念,学会实际运用,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等学科素养。

四、进行充分教学准备

“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必须根据教学设计准备好课程中需要的教学用具。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需要提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圆形纸、长方形纸、正方形纸等工具,这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进行充分的教学准备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并且减少不必要的卡顿,避免学生思路中断,对树立学生的良好形象也有重要作用。

五、合理设计教学過程,兼顾效率与趣味性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精髓所在,之前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材料、学情分析等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开展。所以,教学过程设计必须契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结合学情分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并且用好教学辅助材料。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过程设计中,主要包含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思考分数的意义;第二部分为“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折纸、涂颜色等手头操作,借用平均分概念,让学生理解分数的表示意义,并且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第三部分为“应用新知,加深理解”,把分数引入实际问题中;第四部分为“拓展延伸,巩固提升”,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牢固,第五部分为“课堂小结”,整体回顾知识点。并在教学过程设计时,进行设计意图思考和预测分析,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把握课程进度,灵活应对教学状况。这五部分形成了一个紧密的逻辑结构,并且层层递进,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非常有效。

总之,教师的专业能力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差异、课程内容的变换等不断进行调整,所以教师需要保持终身学习,不断发展自身专业能力。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中心学校530504)

猜你喜欢
课例研究专业成长小学数学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