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20-03-31 18:57钟建禄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小学农村

钟建禄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质方面建设,对学生能起到“润物细无声”和耳濡目染的教育作用,学生在浓厚校园文化环境下自然会健康快乐成长。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能够提高学生素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农村;小学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176

一、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摄取精神营养。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教育的发展和目前正在实施的均衡教育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发达地区和县城以上的学校都重视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但广大的边远地区,特别是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还很薄弱,校园文化不浓厚,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约束了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农村小学校园环境、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打造品牌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五个化”

当前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状况不容乐观,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如下“五化”。一是校园文化建设“功利化”。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庸俗化”。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边缘化”。这里讲的“边缘化”是不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只重视学校应试教育和成绩及硬件建设,过分强调质量教学工作而忽视文化建设。四是校园文化建设“一时化”。五是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化”。

三、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五个思考”

1.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一把手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小学,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出长效机制,编好实施方案,把握好方向和导向,认真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只要上级重视了,校园文化建设才会得以顺利实施,不然就是一句空话。所以,上级教育部门一定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一时化”,要做好长期打算,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做下去,换领导不换思路,一个方案做到底,久久为功,校园文化建设肯定开花结果。

2.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1)优秀传统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支撑和动力来源。我们知道,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受开放环境下多种价值的冲击,精华与糟粕并存,很容易误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冲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这就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几千年文明的智慧,包含着反映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观念,如自强不息、崇尚和谐、重义轻利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在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引导校园主体注重个人德性和品行的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优秀传统文化可提升校园文化主体的人文素养。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丰厚的人文文化积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可以在传承和弘扬中营造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人文底蕴。同时,置身于这样的校园文化中,师生很容易实现耳濡目染,促进主体人文意识的养成,提升主体平等向善、独立自信的人文情怀。

(3)校园文化又是传统优秀文化最好的传播载体。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我们中华儿女要继承下来和发扬光大,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传统优秀文化最主要的对象,从小接受教育和熏陶,是最好不过的传播载体,通过学生学习,可以很好地继续传统优秀的文化并发扬光大。

3.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和内容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坚定不移地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到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有些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定偏差,主题和内容不够鲜明,模糊不清,有的还存在“鱼龙混杂”现象,偏离了党的教育方向。所以,校园文化建设方向一定要把握正确,要符合社会发展,积极向上,陶冶学生情操,符合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应努力构建一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指导的、符合实际的校园文化。

4.结合本地实际,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1)塑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因校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要盲目攀比,力求突出特色。但应注意以下三点:一要正确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与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形成各自独特的学校文化气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二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个性塑造一定要认真分析学校的实际情况,切不可照搬,避免千校一面;三是特色设计应凸显学校办学理念,凝练学校的文化精神,形成新亮点。

(2)融入当地地域文化,形成新亮点。如以笔者家乡龙门镇为例。浦北是世界长寿之乡,生态资料非常丰富,而龙门是浦北生态示范镇,是广西红椎菌特色小镇,有全国最大的13万亩连片原始红椎林。有非物质文化“跳岭头”传承了上千年,有风景如画的国家4A级五皇山地质公园。这些文化元素都可以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的特色和新亮点。

5.利用多方力量,支持校园文化建设

浦北是一个“重教之乡”,历史文化深厚,民间书院众多,据统计有16所之多,同时浦北又是“状元之乡”,出过广西高考状元邓战、刘君锐、林丽渊,在全广西为数不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校园文化建设是长期教育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我们青少年儿童的未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的事情,而应动用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广泛关注来支持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小学要加大力量。例如:由教育部门牵头,政府引导,动员社会力量,包括爱心企业,当地名人,校友会,社会团体等力量来支持校园文化建设,形成重视教育、关爱儿童的社会良好风气。

(作者单位:广西浦北县龙门镇六依教学点535317)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小学农村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