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教育功能研究

2020-03-31 08:41郑思聪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育功能档案馆发展方向

郑思聪

【摘要】近年来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转变,档案馆的文化属性日益凸显,档案馆的教育功能逐渐得到社会认可。档案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是实施档案馆“亲民战略”、重塑档案馆形象、扩大档案社会影响力、提高档案馆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阐述当前档案馆教育功能内容,指明了档案馆教育功能发展的方向,希望能够对发挥档案资源优势、开展教育活动有所裨益。

【关键词】档案馆;教育功能;发展方向

档案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档案馆存史、资政、育人的功用随之而生。近年来,随着“以国家为基础的司法——行政档案话语权转向以更广泛的公共政策和公共利用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檔案话语权”的社会档案观的形成,档案馆的文化属性日益凸显,“供各科学术之研究”的教育功能逐渐得到社会认同。档案馆通过举办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编辑出版史料汇编,开展对社会公众的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同时,提升了公众的综合文化素养,也拉近了公众与档案馆之间的距离,改变了档案馆在公众心目中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形象。

一、档案馆教育功能的内容

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档案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记录,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是人们汲取精神养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源泉。例如西周的太史寮就是当时的最高学府,档案就是当时教育贵族子弟的教材;汉代的石渠阁除了是收藏保管档案图籍的场所外,还兼具学术讨论园地的性质。我国档案馆的教育功能由来已久,1997年的全国档案宣传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加强档案馆的社会教育,档案馆的教育功能是让沉睡的档案得以证明历史、启迪后人和昭示未来的最佳途径,因此重视和发挥档案馆的教育功能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我国档案馆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的以下三个方面:

(一)历史文化教育。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的传承创新是中华文明得以源远流长和延绵不绝的内在动力,档案作为中华文明流传五千年而经久不衰的见证者,其中蕴含的是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是促进中华文化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无论是帝王将相治国理政的经验,还是圣人先贤的思想学说;无论是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还是劳动人民的工匠精神,都是通过档案记录下来并传承至今的,档案是展示和传播中华文化最直接的渠道。庄妃册文、清代玉牒、清代科举金榜等列入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国家级珍贵档案和雍正帝朱批履历排单、清末四码电文、清帝用药底簿、清代戏单等记录珍贵历史细节的档案文书集体亮相“清宫秘藏档案珍品展”,无疑是国家宝藏走出深宫,与公众对话的一次绝佳时机,公众用心去倾听珍档背后的故事,感悟年代的风云动荡。“档案见证北京”系列讲座从档案文献中寻找故事,将展现老北京风韵的街道、民居、名胜、名人和历史事件向公众娓娓道来,让公众在故事的讲述中感受古都北京的神韵风采和皇城气势。

(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档案翔实记载了人们创造历史的伟大历程和曲折艰辛,其中既有抵御外辱赢得民族独立的顽强拼搏,又有艰苦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锲而不舍,档案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使得档案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素材。2009年档案馆被正式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党员干部进行红色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领悟国情、党情的重要阵地。“西安抗战纪实”图片展以丰富的馆藏档案和图片资料直观展示了西安各界人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事实,警示人们珍爱和平、勿忘历史;《烽火砺廉》一书汇编了新四军廉政建设理论研究成果,以真实的历史事迹和鲜活的历史人物展现了新四军廉政建设的历史实践,是新时期我们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持续建设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力量。

(三)社会档案意识教育。档案公开的思想促进了社会档案意识的萌发,公民档案权利的法律认定加速了社会档案意识的觉醒,一改往昔“九卿翰林部员,有终身不得窥见一字者”“三百年来,除舍人省吏循例编目外,学士大夫,罕有窥其美富者”的局面。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据,是查考、处理和研究问题的依据,是进行公务利用、学术利用和普遍利用的重要工具,随着档案开放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到档案馆通过档案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档案为海洋捕捞渔民养老作证明,档案为办理房屋产权登记作依据,档案为土地确权挽回经济损失提供证明,档案为居民补办户口本和身份证提供依据,档案利用所取得的良好效果,无疑是档案馆宣传工作的最佳展示,在无形中提升了利用者的档案意识,使得公众能够在遇到困难之时想到档案馆。古语有云“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作为最能体现百姓真实意愿和价值观观念的家庭档案,记载的是一个家庭的成长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一户户家庭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建立起自己家庭的档案,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着血脉亲情,很多公众通过建立家庭档案对档案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档案馆教育功能的发展方向

随着档案开放意识的觉醒,档案不仅仅是“推进政务”和“备修史之用”的工具,档案文化价值的发掘和教育功能的发挥使得档案馆不再是皇权的象征,而是变成了一种权利的实现,成为面对大众、整合历史文化信息资源的公共文化场所,因此档案馆需要让档案更加活跃,让其能够为时代做出更多贡献。

(一)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一直以来,档案馆的教育功能多是围绕社会教育展开,与学校教育结合不紧密,无论是国际档案日的专题活动,还是重要纪念日举办档案展览;无论是拍摄档案纪录片,还是设立报刊专栏;无论是出版档案编研成果,还是开设档案专题讲座,都更为偏重政治性和历史性选题,与广大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课堂教育内容有一定的距离,档案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大的发挥余地。法国档案馆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成立了“教育服务部”,向学校推荐馆藏档案供课堂教学使用,并将部分课堂教育内容移至档案馆进行。澳大利亚档案馆开发的“虚拟阅览室”项目为包括历史学、公民学在内的多个学科提供了海量的档案资源,其中选取的与前沿科学、科技发明、通信相关的档案文本与图片,对科学课程的教学有很大帮助。档案是学校教学过程中有益的辅助工具,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我国的档案馆应该深入挖掘馆藏档案的历史内涵、思想内涵和实用价值,找到档案与各学科之间的契合点,打造档案精品课程,成为学校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为各学科服务的教育功能,做好馆校衔接,让档案馆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

(二)积极开拓档案馆教育功能发挥的网络平台。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网站和社交媒体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新知、认识世界的重要渠道。传统的档案实体展览、档案出版物或是与报刊、电视、广播的合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受众范围难以扩大、影响力有限,如何利用网络优势延伸和拓展档案馆教育功能成为档案馆亟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如火如荼使得档案网站的功能日益完善,档案利用的网络化和便捷化提高了档案社会化服务的水平。虽然档案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查阅档案、获取资源动态、知晓档案活动的需求,但是在发挥教育功能的方面略显不足。我国档案馆要重视档案的教育功能,在档案网站开辟专门的“教育”版块,以专题的形式将档案资源呈现在公众面前,创建远程教育课堂,搭建互动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利用第一手的原始资料进行授课,启发学生在原始资料中寻找过去。融入社交媒体,建立并保持与公众的联系,是改变外界对档案馆认识的良好契机。北京市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春节期间推送的文章《晚清高官如何过春节?看看那桐的“朋友圈儿”就知道了》,以晚清高官那桐1900年春节拜年动态为线索向公众展示了过去人们拜年的礼节和习俗,十分生动形象,吸人眼球。档案馆微信公众号是公众了解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档案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手段,档案馆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公众讲述身边的历史故事,传递出身边熟悉的那一种历史情怀。当然也可以在微信公众上设置教育专题栏目,定期更新档案资料,为公众提供最新的教学资源、学习计划、专业发展以及最新可用的原始资料,让公众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升自我。

(三)打造文化休闲中心。档案是一部记载社会发展的史书,具有贯穿古今、衔接未来的文化穿透力。档案具有的丰富的休闲文化底蕴揭示了历史之谜,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

“休闲利用”观点的提出认为档案馆就是被贴上“休闲娱乐”的标签也无可厚非,档案馆可以和图书馆、博物馆一样成为公众日常休闲放松的好去处。德国档案学者汉斯·诺汉瑟·贝尔认为“档案展览是档案馆面向公众充当教育角色的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主题鲜明的档案精品展览是教育公众最直观,也是最能引起公众共鸣的方式。档案馆馆藏的珍贵史料和特色档案是公众追寻历史真相和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去档案馆学习和查找相关档案,可以及时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加深对民族地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感悟,从而对民族认同感和地方归属感更加强烈。档案馆还可以通过调整刻板的作息时间和改变馆内的陈设营造休闲氛围,让前来的公众可以真切感受到档案馆轻松的氛围,尽情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

三、结语

档案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智慧結晶,是我们探寻国家兴衰、民族崛起和文化繁荣历史轨迹的重要依托,是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虽然目前档案馆的教育功能发挥得还不尽如人意,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我国档案馆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馆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黄宵羽.社会转型期档案利用政策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2]戴卫义.试论档案教育功能的现实意义及发展方向[J].档案学通讯,2014(01):56-59.

[3]黄黎.让沉睡的档案启迪后人——论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J].贵州档案,2003(06):9-10.

[4]黄少梦.国外档案资源教育功能开发实践[J].中国档案,2017(01):74-75.

[5]阮葵生.茶余客话[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王国维.王国维遗书 [M].上海:上海古籍书,1983.

[7]杨太阳.加入"合唱"——谈社交媒体在档案馆中的运用[N].中国档案报,2012.

[8]王玉珏,杨太阳.法国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及其启示[J].档案学研究,2016(05):103-109.

[9]黄黎.让沉睡的档案启迪后人——论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J].贵州档案,2003(06):9-10.

猜你喜欢
教育功能档案馆发展方向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浅谈中国电视媒介教育功能及思考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when与while档案馆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