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古代石狮子造型艺术特点及价值

2020-04-01 05:33
关键词:石狮子石狮雕刻

张 敏

(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9)

石刻狮子虽并不是中国特有,狮子也非中国的动物品种,但自狮子在公元前101-公元23年间入汉到现在已历经1000 多年的历史沧桑,狮子的艺术早已扎根于中华大地,生生不息。其中,石刻狮子艺术经各朝各代的形态演变,留下了风格多样、蔚为壮观的石刻群。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石狮子的艺术形象像宝石般点缀在各个角落。大到城市,小至乡村,随处可见或威严强健或憨态可掬的石狮子,驻守在各种古代建筑物门前,历经朝代更迭、功能演变,其造型千百年来万般变换,承载着人们对世俗世界几乎所有的祈愿。石狮艺术是灿若星河的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忽视的辉煌篇章,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璀璨的艺术之光吸引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和发现石狮子的文化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1]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 魂”,是人们的精神寄托,是民族艺术之林的奇花。[2]山西大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历史古迹遗存,其中石狮文化底蕴深厚,石狮造型艺术特点明显,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价值。狮子文化相对于声势浩大、繁荣耀眼的龙文化,似乎显得无声无息。但遍布各处的石狮子,在司空见惯中默默伴随着我们,生动展示着它的古韵风采,沁润着古都人们的怀古之心。大同石狮子更多拥有可爱而亲切的模样,被赋予了许多人间的祈愿希望。狮子象征着平安、富贵与吉祥,老百姓爱它,愿被它护佑,愿让它伴随左右。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巨变,狮子文化很难参与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狮子艺术形象的应用变得单一而草率,快捷而无趣,商业用的狮子艺术不再有地域性特点,而往往只是一种符号化的展示。石狮子这种雕刻艺术品种在当代与人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远,现在我们经常还能看到的是一些大厦商铺前的大型石狮子,但其商业化和程式化的造型,并没有很好地继承和发展古代石狮子艺术。中国石狮子历代留存丰富,又因其造型在各地区都有着明显的地域性艺术特征,便于转化成为文化创意产品,石狮子的文化、艺术、商业价值,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山西大同地区的石狮子遗存较多,狮子文化具有蓬勃的艺术活力。习近平说: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如今,在山西省大同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山西旅游文化、开拓文创类产品的大趋势下,研究山西大同石狮子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十分必要。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北邻内蒙,东望河北、距北京380 公里,南离太原市352 公里,实为首都之屏障、全晋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上大同曾为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在清代以前的每个朝代无不派名将镇守,既防外来侵略又保京师安危,被誉为“北方锁钥”。中国古代石刻狮子的艺术造型在南北的地域文化差异下所产生的艺术造型也有很大不同,北方石狮子总体上都较为方正敦实,雕刻技巧上没有南方石狮子那么圆润繁复。而山西大同因地理位置独特,以及民族大融合等因素,石狮子有着粗犷质朴的鲜明艺术风格。根据大同现存古代石狮的总体特征,以石刻的体量大小,大致可分为小、中、大三个类型,

一、山西大同石狮子的类型与艺术特点

(一)小型石狮子 大同古代小型石狮子在大同及其周边地区分布较为广泛,如云冈石窟窟内石刻小狮、府文庙大殿四周石栏杆小狮、九龙壁壁体上的琉璃小狮以及龙壁前面的水池石栏杆小狮、随处可见的栓马桩柱头狮等。这些小型石狮子普遍造型可爱,雕刻手法并不具象写实,多为抽象、夸张的样子,有时还具有拟人化的艺术特征。以大同府文庙大成殿四周的石栏杆上小石狮子为例,最有代表性。大同府文庙小石狮子为明代建殿时原物件,以形体小数量多,造型抽象、夸张、拟人化为基本艺术特征。坐落在山西省大同市古城东南隅的大同府文庙,其中大成殿为明代所建,是该建筑群的主要建筑物。府文庙大成殿月台四周,围有62 根石栏,62 根石栏杆的柱头上,用圆雕手法雕刻了60只造型生动,夸张抽象,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小型石狮子,大约高60 厘米,宽35 厘米,均为玄武岩质地。府文庙石狮子中,有雌雄之分的小狮子,其中雄狮子均头顶扁平,雌狮子胸前搂一幼狮。大殿西侧中部,雕刻有一只慈祥的母狮子,它的背侧扒着一只小狮子,小狮子顽皮撒娇,母狮子敦厚安详,母子俩顾盼成趣,温情尽显其中。这些石狮子形体虽小,却在有限空间将形体无限夸张抽象。头大身小,拟人化的大头,额头扁方,圆润的脖子,短粗的四肢,还有一个大宽臀。看似小巧的狮子,被古代雕刻家雕凿的粗中有细,粗犷拙朴,活像个北方大汉,大风天儿咧着嘴高歌,十足的乐天派。60 只小狮子(图1),各个造型迥异,自然成趣,一凿一刻生动的告诉我们,古代雕刻家在打造石栏杆时的愿望,愿学子们天真质朴,朝气蓬勃。创作者的艺术激情使得小石狮子们在造型和纹饰上没有统一的规律可寻,雕刻手法简约概括、粗犷有力,与汉代霍去病墓的动物石刻风格有相似之处。大同小石狮子与我国其它地区石刻狮子的艺术特征最为不同的是,创造了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塑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面狮”,这些小狮子似乎有着人的性情,热烈而不羁,迎风对望,其亲切质朴的艺术风格,使得人们在驻足欣赏这些石狮子的时候,都露出会心的笑容。

图1 大同府文庙小石狮子

云冈石窟第9 窟前室北壁西侧龛、第12 窟前室东壁、第13 窟东壁佛龛、第16 窟明窗西龛等多处佛龛内,在佛的脚下都雕刻有两只小狮子,体型很小,胸前有凸起的胸部,眼神望向中间的交脚造像(佛或菩萨),姿态温顺可爱。这些小狮子的造型绝无仅有,十分独特。[3]

(二)中型石狮子 山西大同地区现存的中型石狮子,大多造型敦实方正,身形强健,神态安详,有世俗化瑞兽的艺术特点。大同市文瀛湖西岸边遗存的明清时期大同府城的护卫哨堡大门口有一对石狮,据考证虽不是古堡原物,但这对石狮子摆放在古堡前,为整个文瀛湖景区平添了无尽的古朴祥瑞之风,营造了安逸祥和的氛围。法华寺坐落在大同城内东北部的塔寺街,门外原有一对石狮,现挪至院内,这对石狮子同样具有典型的大同石狮子艺术特征,雕刻简约有力,方正敦实,神情祥和。

文瀛湖古堡石狮子有雌雄之分。它们头部的后部与顶部为螺发,面部两侧各有三组鬣毛,呈破浪状向上微弯,对称排列,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平衡舒适之感。雌雄狮子均眼圆目平,鼻子为如意状,口中没有雕刻尖利的虎牙,嘴角略上翘,张而不怒,呈现出慈祥的表情,使人忍不住有种想去抚摸的冲动。石狮胸部雕刻有装饰带,正中间各有一口衔葫芦形圆环的兽面铺首,葫芦型圆环下,雕刻着铃铛,上面刻桃形波浪花纹,胸部两侧还各有一个挂着璎珞的绳纹饰环,饰环上的璎珞呈倾斜状,彷佛有微风吹动,充满动感。雌雄狮的尾部底端,均由7个螺发组合成一个圆圈,雄狮马尾由4 束鬃毛,雌狮由5 束鬃毛,紧贴背部向正上方延续。这对石狮背后上方,均刻有样式不同的“中国结”系绳。雄狮背后的系绳雕刻的“中国结”细而柔软,很是简洁。雌狮背后雕刻的“中国结”系绳略微显宽,组成一个大双钱式“中国结”图案,颇具装饰性。这种装饰显然是淡化了狮子作为神兽的神秘性,增添了作为吉祥物的祥瑞性。两只石狮前肢后方,分别有一些因卷曲而显得柔软的披毛。雄狮子的右前爪下踩着一只绣球,雌狮子前爪下雕刻一只仰面向上的小狮子,背上还雕刻一只可爱小狮子,温存而亲切,瑞兽的气质特性表现充分。古代无名匠师们独具匠心的造型设计,巧妙地把凶猛的狮子雕刻成了可亲可爱的吉祥物,拉近了神兽与人的距离,赋予了本是石头材质的石狮子仁爱的情怀,温馨动人,使之具有保佑平安的祈福特征。

始建于辽代的大同市华严寺,又分为上、下华严寺,坐落于市区西南方,是我国辽金时期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华严寺现存7 个大型古代石狮,它们在整体造型上体现出威严、健硕的艺术特点。上华严寺山门外一对石狮子体积中等,造型最美,一雄一雌,为半蹲立式,堪称艺术珍品。石狮子目视前方,外轮廓呈梯形,内圆外方,充满张力。两个石狮均高188cm,看似高度一样的石狮子,其实际高度并不一致,雄狮子高104cm,雌狮高111cm,须弥座同样高为64cm。奥妙就在狮子底座上面狮子蹲的小基座上,小基座边长均为60cm,为正方形。其中雌狮子小基座高13cm,雄狮子小基座高20cm,两个石狮虽然高度相差7cm,但从直观上很难分辨,只有仔细研究才会发现。雄狮比雌狮略低,在造型上更加突显出它的威严与强健。这一对石狮在造型上还有着匠心独运的艺术处理,雌狮头部与躯干的比例相对拉长,爪下雕一只嬉戏的小狮子,较圆润精致的雕刻从健硕中又强调了母性的慈爱与温婉,从这一艺术处理中,我们看到了古代雕刻艺术家高超的技艺,与严谨的艺术追求。雌狮头披卷毛,鬣毛卷曲而立体,方嘴紧闭,右爪下仰卧的小狮子活泼可爱,更衬托出雌狮安详中的威严,颇有几分“虎妈”的神态。雄狮强健威武,目视前方神情专注,张着大方嘴微微吐舌,圆形的鼻孔似在呼吸一般,结实有力的前爪下踏一绣球。这对石狮子皆口阔齿方,从侧面看耳朵整体呈三角形,獠牙、尖爪、鼻子、缨络以及脊背轮廓等皆呈三角形。头部、眼睛、前胸、肌肉骨骼,胸前项圈、挂环、铃铛,爪下小狮子和绣球等,均以圆中见方的造型为主。整个石狮由各种几何体有序组合,浑然一体,艺术处理严谨,雕刻技法精湛,两只石狮子昂首挺胸,目光炯炯,威严稳健坐看人间春秋更换。

法华寺寺院门前原有一对石狮子,重新修建时挪到了院内。法华寺狮子从正面看呈长方形,从侧面看呈稳定的直角三角形。头部比例占整个石雕的三分之一多,硕大的头部,方中见圆的造型,使得石狮子远远望去就给人一种丰润吉祥的整体感,与文瀛湖石狮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大型石狮子 华严寺新修山门前有一对巨大的石狮子,原本不属于华严寺古建筑群原物,左侧雌狮为古代石刻,右侧按照左侧石狮造型补雕,但整体雕刻大刀阔斧、方正大气,从艺术造型上讲,同属于威严雄强型,也是难得的古代石雕艺术珍品。两个巨型石狮子,通高173cm,其中狮子身高为 88cm,宽 63cm,狮子下的须弥座高为80cm,长120cm,宽83cm,这两个大型石狮子,整体雕刻风格也十分质朴浑厚,雕饰感不强,基本符合大同地区其它各处古代石狮子的造型特点。

二、山西大同古代石狮子价值思考

中国石狮形象来源比较特殊,其复杂的渊源决定了狮子形象具有多变的神秘性和艺术性。艺术中的动物分两大类:一类是写实的动物,一类是想象的动物。[4]而中国石狮子是结合了想象的艺术造型。研究跨文化交流,动物是个好题目。它们虽不能言,有时却能传递文化信息。[5]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石狮文化经历了漫长的舶来、归化到创新的过程,凝聚着无数代匠人的心血。中华石狮子体现了我们民族的雄伟气魄,折射出华夏神州的灿烂文化,它们和龙凤艺术一样,成为中国的象征。[6]山西大同古代石狮子造型,上至北魏,下至明清,随时代发展而演变,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是以抽象、夸张、拟人化为艺术特点的小型石狮子,还是以敦实、安详、世俗化为艺术特点的中型石狮子,亦或以威严、健硕为艺术特点的大型石狮子,都是象征吉祥的瑞兽,具有保佑平安与祈福的社会功能。[7]无论是狮子发源地非洲,还是有狮子的其它地区,如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印度等,这种吉祥的色彩从没有像中国这样特别地体现出来。中国艺术中狮子的形象生动活泼,可亲可爱,深入人心,它的形象随时代更迭、地方民俗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幻万千,每一尊石狮子不仅仅是一件珍贵的文物,更重要的是从它们身上体现和传达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信息,在装饰艺术上有着唯一的地域性和艺术特征,研究这些艺术特征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读真实的古代世界,更是研究人类文化交流的重要线索,因此这些石刻狮子的文化价值弥足珍贵。

大同的古代石狮子是古人留下的丰厚文化遗产,认真研究挖掘大同古代石狮子艺术形象及价值,激发城市文化新活力,传承大同石狮子传统艺术,结合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开拓石狮子新的艺术形式,显得迫切而重要。[8]当前,山西大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与全国各个地区一样,正在稳步向前推进,可以说有着成熟的文化环境和成熟的经济环境,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古代石狮子,为石狮子文化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与利用具有特色的、典型的大同石狮子艺术形象,打造真正属于大同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形象,使古代与现代的艺术品结合与延伸,使石狮子文化绽放出新的艺术生命力,为社会创造新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山西大同古代石狮子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明显的地域性造型特征。人类在生存与繁衍中渴望得到幸福,于是平安、吉祥、富贵成为了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在高度发展的社会经济、安定繁荣的社会秩序下,祥瑞的石狮子艺术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其吉祥如意的寓意深入人心。开发地方特色的石狮子文创产品,山西大同古代石狮子独特的地域性艺术造型,有利于开发利用,尤其有利于转型成为地方文化旅游宣传的代表性创意产品。大同石狮子的艺术形象可以作为一张风格鲜明、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文化传播需要可以打造出最具魅力和亲和力的形象大使。大同石狮子的文化、艺术、商业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开发利用。相信石狮子艺术在未来必将展现它蓬勃的生机,愿大同石狮子艺术再续辉煌。

猜你喜欢
石狮子石狮雕刻
石狮子
《石狮》
画狮子
有趣的数字绕口令
《狮来运转》萌翻石狮
On art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2013年“石狮爱乐杯”全国个人赛6局
小石狮——黄土高原农家的“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