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教学的解放与奴役

2020-04-01 15:09李泽林陈虹琴
电化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

李泽林 陈虹琴

[摘   要] 人工智能作为打开人类“学习黑匣子”的重要工具,为教育教学的变革创造了无限可能。人工智能辅助和替代了教师的部分工作,拓展了学生的生活空间,使教师与学生摆脱了许多繁重的、低阶性的以及重复性的工作,极大地解放了教师和学生。但与此同时,对知识传授、教学方式转变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带来诸多冲击,导致学生浅表学习、片面发展以及社会情感学习缺失等问题的出现,带来了教师生存与学生发展的现代性危机,即改变了传统教学思维的范式、滋生了师生思维钝化的可能、导致教学教育性功能的弱化以及加速人的工具理性回流。

[关键词] 解放与奴役; 人工智能; 教学危机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引   言

随着慕课(MOOC)、微课(Micro Lecture)、创客(Maker)、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以及智慧课堂等的迭代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生态平衡。当我们为人工智能对教学产生革命性影响而欢呼雀跃之时,教学的危机也悄然而至。正如恩格斯所言:“人有限的认识能力可以使我们在技术行为的短期目标上取得明显成功,但往往给长期目标埋下潜在的威胁。”[1]

二、人工智能对师生的解放

人工智能使教师与学生摆脱了许多繁重的、低阶性的以及重复性的工作,极大地解放了教师和学生。

(一)人工智能对教师工作的辅助与替代

人工智能对教师的智能化教学辅助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过程、优化教与学的效果、完善教师与学生的工作方式为主要目的,为解决教师投入成本高、效率低以及师资不均衡等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1. 人工智能辅助教师完成较为复杂的任务

20世纪50年代后期,艾伦·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麦卡锡(McCarthy)和纽厄尔(Newell)等人认为,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的时代即将到来,创建更大的、运算速度更快的计算机就可实现这一目标。若机器可以像人一样地思考的命题成立,那么就可以据此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人类可以制造出聪明的机器,它能够执行需要经过人类思考才能完成的復杂任务[2]——课堂教学就是其中复杂的任务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一种高效能的信息使用工具,在辅助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工智能可以充当教师的助手,帮助教师搜集、整理、传递教学信息,执行教学中的复杂任务,可对教学进行智能化的辅助,从而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工作效率[3]。如果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可丰富教学内容,将一些危险的实验、实训,以及精准性的操作等技能训练搬到课堂中进行,让学生进行虚拟仿真实验,并反复练习,直至掌握为止。人工智能可以适切地为学生演示一些抽象复杂的、不宜直接观察的自然过程和现象,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及时准确反馈学习结果与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的成效。同时,作为一种具有感知、思维、动作、协同等能力的智能工具,人工智能还能够协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答疑,增强或延伸教师的表达能力、知识加工能力和沟通能力[4]。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教育系统这个微型社区中可以扮演学习伙伴、助手等多个角色,承担相应的任务,发挥相应的作用。

2. 人工智能替代教师重复性的工作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人类的感知、记忆、学习、思维等进行模拟,使机器具备人类的识别、认知、分析、决策等功能,从而替代人类完成一些重复性的工作[5]。教师利用机器人替代教师个体开展诸如课堂讲授、答疑辅导、作业批改等重复性任务。

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普及,高考机器人、自动批改作业、智能口语测评、在线拍照、搜题、作业帮等各种新型智能教育应用层出不穷,并深度融入教育过程中[6]。例如,自动化的批改工具,基于标准语料库,利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从词汇、语法、篇章、立意等多个维度对学生的作业做出更为精准化的批阅[4]。相比于传统的教师批改作业而言,人工智能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与信息反馈更为客观、精准,并且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学生作业的统计运算及时、准确地反馈给教师。

(二)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拓展了学生的生活空间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教学不但能够兼顾传统与现代教学论的“三中心”,而且更强调的是人机共生的新的学习生态。

1. 人工智能对学生的解放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重点关注基于知识学习的教师教学,而容易忽视对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因而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课堂本应具备的生机与活力,缺乏对学习者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致使师生的生命力、活力无法在课堂中焕发而广受诟病[7]。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学论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而非生活中随机进行的认识过程,学习材料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选择和重组优化的[7]。显然,现代教学论以现实化、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强调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活动代替教师的主导,课堂从“师本”走向了“生本”。

人工智能的增强现实、全息技术、及时精准反馈等功能,突破了“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边界逻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手段,挖掘其背后的信息资源(如声音、图像、文字资料、信息、技术等),通过视觉、触感、身临其境的刺激,达到预期的目标。

2. 人工智能背景下学生的具身学习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吸收了传统与现代教学论的诸多优点,给教学带来重要影响,摆脱了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基于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从而为学习者带来新的学习体验。这两种沉浸式技术都可以让学生获得对客观世界更全面、更真切的认识和体会,由此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能力[8]。在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活动,将打破以往的封闭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的内容、场域和生存空间。

人的行为是受其生存空间和个体心理空间两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共同推动的,强调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9]。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学习内容空间将不再局限于教材和课堂之中,人工智能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可以使海量信息方便、精确、实时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习者的学习空间将会无限拓展,泛在学习无处不在,将摆脱时空的限制。学习无缝地融合在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之中,任何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所处的环境,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学习支持,并通过正确的方式来做正确的事情;[10]学习者学习的生存空间将更加开放,人工智能将改变学习者个体的学习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持续性的学习服务,改变传统的学习环境,学习将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同时,学习者的生存空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校两点一线之间。人工智能让学习者在“指尖上行走”,使学习交互突破现实场域的藩篱而延伸到虚拟网络场域之中,学生成为这一场域的行动主体。

三、人工智能对师生的奴役

人与技术之间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且彼此相互作用。人类创造了技术,技术也创造了人、武装了人和改造了人[1]。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在极大地解放了教师和学生的同时,也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带来潜在危机。

(一)人工智能带来教师生存危机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人类是否能够正确的利用并有效控制技术。研究表明,那些经由简单训练即可掌握技能、重复性劳动以及工作空间狭小、缺乏创造的工作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会非常大[11]。

1. 知识传授的危机

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来看,学生的知识源于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掌握着一定的教育资源且具有无法撼动的地位,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机械地学习教师灌输的知识[12]。然而,人工智能对知识传授的标准化、无差错、可还原、可重复性是传统教师对知识传授所不能企及的。人工智能参与教学使教师不再是教育资源唯一的拥有者,人工智能可以汇集资源库中所有的资源,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全世界最丰富的资源中去做选择,学生拥有了巨大的选择性、更多的选择权的时候,传授那些已转化为电脑语言的固定知识可以由智能机器来做。因此,教师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在信息呈爆炸式、指数式增长的今天,在教师对知识的拥有量和丰富度都已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今天,所有的教師都不得不“重新做学生”,并与机器人教师“合体”形成新的教师形态。

2. 教学方式转变的危机

人工智能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传统意义中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也不是教师组织活动让学生学,学生就怎样去学。人工智能下的课堂教学使得以往的两种观念都发生了改组和改变,以往以同龄成员构成的班级“学习共同体”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现在学生从自身需求出发,在做中学,他的身边随处都可以找到学习伴侣,“混龄”教学、“混龄”学习,将会随时发生、随处发生,学生可以和人工智能成为同学,可以和人工智能结为师生。人不再是平面的人,而是一个立体的人,将人放在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海洋中,学生与人工智能可以进行良好的互动。从知识的学习来看,人工智能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但人工智能下的教学会促使教师形成新的教学观,从而忽视学生作为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独立个体的事实。人工智能技术之于我们如同蜗牛的壳之于其肉体、蜘蛛的网之于蜘蛛一般相互联系。教学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将知识方便快捷地呈现在学生眼前的同时,也会助长学生思维对人工智能的“寄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构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不能过分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忽略人的审美、情感素养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的发展,否则我们将陷入唯技术论的泥潭。

3. 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

在智能时代,智能机器人不但会在知识存储量、更新速度上全面超越人类教师,且智能机器人自身的深度学习、创新、自我复制等能力也将对人类的教育进行全面的超越,甚至将具备人类所独享的高级智能,[13]有研究认为:“一旦人类的某种智能活动被智能机器人拆解成一系列已知的应急事件和明确的规则步骤,高级智能便不再是人类的专属了。”[14]教师的教学技能通过编程注入智能机器,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而随着计算机逐渐取代教师,完成越来越多的知识工作任务,这将会大大加快教师教学技能的退化速度[14]。尽管人工智能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面临发展的危机,但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情意和专业品质仍需要真实的“人”去恪守。道德将是人类除认知能力之外不被机器所取代、使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方面。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通过肉体的“人”的教育去坚守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道德伦理,并使之普遍植根于每一个人的内心。

(二)人工智能加速学生工具理性取向

人工智能在教学中对教师角色的不断替代,造成学生的浅表学习,导致学生情感性问题日益凸显。

1. 学生浅表学习的危机

学生的浅表学习是相对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让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能对其进行评价和整合的深度学习而言[15]。人工智能将多方位支持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协同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对学习者个体脑结构的改变会更加明显。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深度体验与探究学习,将激活不同方面的脑神经区域,人类的大脑正在不断地被科学技术所重塑[16]。当人工智能介入的教学在加强学生自身体验感、替代传统教师对知识枯燥平淡的传授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减少思考,造成对人工智能的依赖,大脑的浅表化思考,滋生的惰性很容易使学生被机器“饲养”起来,弱化其探索精神而加速浅表学习。

另外,碎片化学习打破了学习的“整体化”“体系化”的学习模式,使学习者被复杂、多变的大数据环境所围困。大数据为教师与学习者提供了海量的学习资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来源更加多元化,同时,也导致学习者出现观察视角的分散化、接收信息文本的零散化以及对信息要素把握的不完整化等问题;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容易造成学习者从海量信息中“断章取义”,导致所获取的知识是离散的、零碎的,缺乏整体性的知识结构。碎片化学习干扰了有效学习的时间和速度,造成学生产生虚无主义、对知识的依赖感等。在学生与教师拥有知识量处于平等地位的今天,在知识资源无限丰富、复杂的今天,每一个学生都不得不学会如何做自己的老师。

2. 学生全面发展的危机

德育是人全面发展的根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在德育方面的知、情、意、行,离不开现实生活世界的浸润与影响,尤其人的情绪、情感等社会情感领域往往是机器难以替代的;在智育方面,人工智能使知识的获得变得愈发直观和简易,也使得人在对知识的获取上渐渐钟情于“拿来主义”,缺乏对知识的慎思与创造;在体育方面,人工智能建立的大数据平台,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的监测与检测的数据采集较人为观察更为科学、细致、精确,使教师获取学生体质发展及健康状况的数据更为精准;在美育方面,人工智能合成技术对人类已有的艺术,如音乐、美术等进行很好的模仿,在其精准方面远胜人类,然而人在生活、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是会跟随自身的灵感与感悟从而产生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因此,当我们将自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游荡于网络空间与虚拟世界的时候,学生便缺乏与现实世界接触的机会,缺乏对现实生活中美的发现与感悟;在劳动教育方面,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作的种类越来越广泛,当人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越来越远离自然与生活的时候,当劳动教育中劳心与劳力不匹配、过度游离于网络与虚拟世界的时候,则会造成人的身体机能的退化,而对学生片面发展影响的危险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近年来,中小学生出现信仰缺失、价值混乱、体质下降、轻視劳动、享乐至上、意志薄弱、庸俗低俗等一些问题,与学生片面发展不无关系[17]。人工智能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海量拓展,丰富教学内容,发展学生智力,助推了学生的发展。但在学生的思想道德、健康与体育、审美与创造、劳动教育的形成与发展上,依旧要依赖现实中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人—人”间的交互活动去实现,这些方面是人工智能难以替代的。

3. 学生情感发展的危机

人工智能给学校教学带来重要影响,不仅摆脱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也带来了学生学习的革命。不仅体现在学习时间、空间、内容和方式的转变上,更体现在学习者情绪情感的发展以及学习的交互上。我们不反对发挥技术的工具性和中介性,满足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但现实生活中“人—人”间的交互作用和情感的交流依然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人—人”之间的交流不仅涉及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同伴之间的双边互动活动,还涉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日常交往,对整个教学领域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人类具有的情绪、情感发展的需要是人类与智能机器的最大不同之处。人工智能在教学中对教师传授知识的替代,会减少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不利于语言等能力的发展。而人类所特有的直觉、同情心、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洞察力、创造力、情感处理能力、社交能力等天赋本能和特质是“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未来人类胜于机器、优于机器、不可被机器替代的品质。“教育不是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教师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育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都是教育者育人的重要环节”[18]。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从而满足学生情绪情感、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人工智能”可以优化教育方式, 但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有“温度”的交流与沟通,无法替代作为肉体的“人”对学生理想信念、人格修养和道德情操等精神世界的塑造[18]。“人工智能”不能给予教师赋予学习者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是缺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正因为它是不具备情绪的,所以就可能放纵学生的情绪、放纵学生的思维。当学生进入到真正的人的社会的时候,也可能产生情绪或情感的不适应性,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

四、人工智能催生教学危机

在技术被当作一种重要手段的当代,人工智能的介入使传统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未来教学已经极为迫切。

(一)改变传统教学思维的范式

人工智能对以往教育的改变,首先表现在育人目标的改变,人类多种单一化、重复性的体力、脑力工作将被机器迅速替代;其次,是育人方法的改变,在线课程平台的开发与建设不仅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其中,对教学过程的数据化将拓展教师课堂观察的广度,以更精准的数据掌握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并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推荐学习内容,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学习者知识的内化过程将不同于传统教学,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再是课后通过复习、做习题、教师辅导、答疑和参加必要的教学实验来巩固消化。在人工智能参与下的教育,这个过程将完全翻转。学生通过互联网上多样性的学习选择,在课前便实现对知识的获取。课堂上,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探究性学习、反思性研讨等提升能力为主的活动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学生主讲、演示,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由教师纠错、拓展知识内容,在课堂上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化[19]。

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给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但我们也要重新定位计算机辅助教师教学的地位。虽然课堂中出现的“人—机”交互共生的教学形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传统教学“人—人”交互的形式中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掌握情况的了解是人工智能所欠缺的。

(二)带来师生思维的钝化

在教师方面,人工智能与教师协作共存在当下教育环境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教师的高效教学以及对学生发展的智力支撑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而未来的教育将是“人机共生协同”的时代,人与机器将相互协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真正为学习者营造个性化、包容化、公平化与终身化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当人与机器达到完美的共生协同时,教师将会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更好地去设计自己的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情绪、情感和创造力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教师所教的知识与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工智能工具化思维模式的冲击和影响,不可避免地使教师对人工智能产生依赖,导致思维的钝化,致使创造力的缺失,难以给予学生创造力的教学与知识,进一步加速学生的片面发展。可以想象,当教师的教学缺乏创造性的时候,教师是否还能因材施教,是否还能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与学生创生新的知识去培育人?还是意味着教师的工作已被机器所替代?显然,这一系列问题陷入了唯技术论的漩涡与工具化的倾向。

从当前学校教育的环境看,人工智能具有快速、精准的优势,在发现学生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方面的能力远超教师。但是当前教育界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恰恰进入误区,我们忙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凭经验解决问题(应试、刷题等)时,而忽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意义和价值[20]。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度依赖人工智能给予的便捷服务功能的时候,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缺乏意志力、创造力、想象力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对学生的成长造成缺失,成为一个单向度的人。当学习的过程不断被机器所代替,技术也会反过来束缚人,纵容人的自然属性,催生人的原始惰性,钝化人的思维,阻碍学生的发展。碎片化的知识充斥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世界,产生了一种潜在的危险,使人成为一个碎片化的人。

(三)导致教学教育性的弱化

在人工智能参与教育教学的背景下,我国有学者系统地论述了人工智能教师在未来可能承担自动出题和批阅作业的助教、学习障碍自动诊断与反馈的分析师、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与改进的辅导员等十二个角色,[21]人工智能教师对人类教师工作的替代大大减轻人类教师的工作量。但在人类教师和机器人教师协同工作的同时,人类学习者和机器人学生也合拍,教师的存在形式和学生的存在形式都是在不斷发生变化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具备教育性,在教学中如何去主导人工智能(机器人教师),教学如何主导人工智能学生(学习伴侣),教学如何主导学生,这些都给教师的生存带来极大挑战。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之后,教师教学的教育性功能将变得越来越凸显。

正如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言:“我不承认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22]“教学具有教育性”反映的就是教学在教育活动中不仅要对学习者进行知识的授受,还要承担起对学习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塑造,而教学的使命不仅在于通过知识的传授而形成观念基础,更在于通达“道德性格的力量”[23]。教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道德认知的提升、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锻炼和道德性格的完善[24],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不能把教学的教养作用(知识涵养)与教学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开来,应该把知识涵养与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中。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只能替代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功能,但将人的知识涵养与人的理性、情感、意志相割裂,无法达到育人的效用。若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必然会造成教学的教育性功能的弱化。

(四)加速人的工具理性回流

英国BBC对未来365种职业的“淘汰率”分析表明,机械的工作者,如电话推销员、打字员以及会计等职业的被替代率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但是,艺术类和创造类的工作者,如艺术家、音乐家和建筑师等职业的淘汰率很低,尤其是教师这个兼复杂性、长期性与创造性于一身的职业被取代率只有0.4%[25]。其关键原因在于教师工作的高创造性。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地步,人类的“教育”都是无可取代的。教学需要人工智能,但教学更需要教师。尽管人工智能拥有的海量知识会极大地促进教师的教学,替代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工作,帮助教师完成日常的简单和重复性工作,解放教师的双手,但却不能解放教师的大脑。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的生成性、创设性与情境性是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在与学生交互作用中的灵活性、适应性与调试性也是不能与人类的大脑相媲美的。教师在教学中是把它当作一种工具进行使用,帮助教师实现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我们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这一工具,未来不使用人工智能这一工具的教师会被使用这一工具的教师所取代。人工智能可以拓展人类个体的认知极限,协助人类个体驾驭超越人类认知极限的复杂情境,充分利用海量信息以应对信息呈指数式快速增长的未来。[11]这时,人类教师与机器人教师在教学中将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作用,协同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   语

尽管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但要时刻警惕陷入唯技术论的误区,我们要坚守“育人”的教育初心。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哲学思辨能力、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形成,都要依赖传统现实的“人—人”交互环境,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与生生间的群体性学习,是人工智能所不能完成的。在人工智能对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巨大潜力的背景下,技术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教学过程,教师如何利用智能工具发展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许良.劳动、技术与人类解放——恩格斯技术哲学思想探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4):45-47,60.

[2] MARK URBAN-LURAIN.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a history review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DB/OL].(2007-10-10)[2019-11-05]. http://www.cse.msu.edu/rgroups/cse101/ITS/its.htm.

[3] 亿欧智库.2018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产业研究报告[EB/OL].(2018-03-05)[2019-11-05].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80305/135309119053.shtml.

[4] 黄荣怀,刘德建,徐晶晶,等.教育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17(1):13-20.

[5] 李振,周东岱,刘娜,欧阳猛.人工智能应用背景下的教育人工智能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9):19-25.

[6] 任友群,冯仰存,郑旭东.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J].中国电化教育,2018(1):7-14.

[7]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8] 何克抗.深度学习: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18,39(5):111-115.

[9] 林培锦.勒温场理论下当代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5(6):67-71.

[10] 罗洁.信息技术带动学习变革——从课堂学习到虚拟学习、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5-21,34.

[11] 余胜泉.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1):16-28.

[12] 殷宝媛,陈丽.在线教育自组织系统的科学原理与趋势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3):56-61.

[13] 项贤明.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学为人师?[J].中国教育学刊,2019(3):76-80.

[14] 达文波特·托马斯,柯尔比·茱莉娅.人机共生:智能时代人类胜出的5大策略[M].李盼,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10,24.

[15] 吴晓,杨成.移动环境下大学生深度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0):10-11.

[16] 杨桂青.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如何学习[N].中国教育报,2018-05-16(001).

[17] 厉佳旭.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重在“全面”[J].人民教育,2018(21):36-39.

[18] 宋靈青,许林.“AI”时代未来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7):73-80.

[19] 人工智能怎么颠覆“传统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2018(24):4-7.

[20] 冯安华.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中国教育[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1):22-24.

[21] 余胜泉.人机协作: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与思维的转变[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3):24-26.

[22]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6.

[23] 陈桂生.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近代教育学史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3.

[24] 孙元涛.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再认识——兼论文化传译中的意义变迁[J].全球教育展望,2009,38(2):32-36.

[25] FREY C B, OSBORNE M A. 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zation?[R].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6:114.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数读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就业何去何从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