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这样伤害自己

2020-04-02 14:54陈影
莫愁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足球内心

☺陈影

午夜,手机连续的震动,将我从半梦半醒之间唤醒。

“老师,帮帮我!”短短几个字让我瞬间清醒,一个心理老师的直觉告诉我,这个家长遇到了难题。

“孩子上二年级,最近一段时间,不开心的时候总是会咬自己的手,咬得很重,我该怎么办?”

心里有一丝微痛闪过。二年级的孩子那么小,就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情绪。这两年从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我发现越来越多年龄小的孩子开始出现心理问题。

这又让我想起近两天接到的类似求助电话。

邻居的孩子最近出现了割伤手臂的行为。妈妈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说你们每一次的偏心和忽略,我都会在这里记下痕迹,你们有多爱他,我就有多恨你们。

孩子的话让妈妈痛彻心扉。因为有了二宝,孩子感觉自己被忽略被冷落。看到父母对二宝的疼爱,听到父母对自己学习的不满,敏感的她对父母的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妈妈泪流满面:我怎么能不爱她呢?那么大的孩子为什么跟襁褓中的婴儿争宠呢?这样下去怎么办?她要是做出傻事怎么办?为了她我都快要抑郁了。

朋友的孩子上高中,因为早恋被老师叫了家长。回到家中,本来想跟孩子心平气和地谈谈心,可是话不投机,孩子便一拳砸在门上,门板的破裂伴随着孩子手背的鲜血,让妈妈一时慌了神。

不是说早恋影响学习吗?好,断了早恋,从此也无心学习。整夜无法安眠,厚重的黑眼圈和憔悴不堪的样子,让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妈妈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孩子要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对抗世界?

1.无法表达自己

父母习惯于控制、要求、指责,孩子不敢表达,只能压抑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委屈、失望、愤怒等负面情绪无处宣泄,孩子就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2.安全感不足

父母的争吵和互相指责,会让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特别是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内心对爱的渴望和想而不得的挫败,会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麻痹自己。

3.与父母对抗

当前,我国校园足球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政策环境,但不可否认的是,校园足球的政策与执行效果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政策执行部门的责、权、利划分不清晰、政策执行主体与目标群体利益存在差异等都是影响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效果的突出问题[4]。如何化解这些矛盾有待于校园足球政策实施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敏感又脆弱,容易对父母的约束产生强烈的抵触。当他无法与父母对抗时,对外攻击就会转为对内攻击,从而伤害自己。

4.行为的模仿

孩子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身边的同伴影响,网络传递的不良信息,孩子有时会一时好奇进行模仿。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

1.尊重理解

很多孩子因为不被尊重不被理解,所以用这种方式来和家长对抗。我们不用指责孩子无事生非,尊重他的感受,理解他的挣扎,鼓励他正确地表达。

2.关注关爱

3.积极沟通

父母要积极与孩子沟通,了解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如果孩子愿意沟通,家长一定要用心倾听耐心引导。如果孩子不愿沟通,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给予帮助引导。

4.适当示弱

当发现孩子有自伤倾向时,我们急于讲道理是没有用的。我们只有放低姿态,适当示弱,孩子才有可能愿意敞开心扉,正确表达自己。

5.专业咨询

有时,也需要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介入,给予孩子专业的引导和帮助,以降低可能出现的伤害风险。

后来,那个深夜求助的妈妈,带着孩子来到了我的咨询室。文文弱弱的小姑娘,像一株营养不良的小树,紧紧依偎在妈妈身边。不善表达,内心的防御还没卸下的时候,我没有着急去和孩子沟通,而是带着妈妈和孩子一起来到了沙盘室。

沙盘游戏帮助小姑娘释放一些焦虑和压抑,她一点点卸下心防。当信任建立的时候,我再去给予支持,积极引导。经过多次沟通,孩子慢慢开始理解妈妈,妈妈也明白了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母女俩的隔阂正慢慢消除。

不管怎样,孩子用伤害自己的方式表达情绪,是一种让我们心痛的行为,也隐藏着抑郁、躁狂等潜在的风险。抱抱孩子,告诉他,你是妈妈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宝贝,我们有多么爱你。我不许你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不管你遇到了什么问题,爸爸妈妈都会和你在一起。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足球内心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心理咨询不简单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