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猫记

2020-04-02 17:16商略
野草 2020年2期
关键词:姨妈家栗树姨夫

作者简介:商略,1966年生。出版有小说《流水的方式》《子贡出马》《子胥出奔》,散文集《越人语》。

白脚猫散发着死亡的淡淡腥气,躺在破畚箕里的一层稻草上,身子软泛泛的像一块脏抹布。我蹲在它的边上,伸出手指头去碰它的耳朵,碰它的胡须和鼻尖。它已没有了呼吸,无法从喉咙底下发出咕噜噜咕噜噜的声音威胁我。它的双眼闭成了两条细缝,弯弯的好像在笑,眼角上留着黑色的眼屎。我不敢去碰它的眼睛,怕忽然睁开。它将到栗树山去,悬挂在栗子树上,承受风吹雨淋。我不晓得我的心情是惋惜还是喜悦。

猫的身子突然升起,连同畚箕,粗暴地移开了。姨夫腰间系了勾刀篓篰,拎着畚箕跨过了门槛。我急忙跟着他穿过院子,穿过长长的长弄堂,出了村口。从村口到栗树山,有一大片高高低低的水稻田。我闷着头不说话,快步小跑地跟着。姨夫的脚步太大。

大概是下午三点钟。太阳明晃晃的,却没有热度,不像是夏天。田间的小路阴兮兮的,水稻田和田塍上不时发出细碎的声音。就连我和姨夫的脚步也细碎了,漂浮在路面之上窸窸窣窣。我的脚后跟还似乎有细小的枝条不时地弹一下弹一下。这条田间小路我走过好多次,从来没发觉有这么蹊跷的细碎声音,我疑心是这只死猫的死腥气在田野上远远铺开去的缘故。

每年暑期或年前,我会在姨妈家住上一段日子,这只白脚猫则在姨妈家住了好几年了。我听说它是一只很矛盾的猫。

白脚猫是说它的外貌,它全身灰黄,脚爪却长着白毛,像踏了四个乒乓球。四脚长白毛的猫是不管家的,喜欢到处浪,所以那些不着家的人,也会被称为“白脚猫”。姨妈家这只白脚猫果然喜欢到处串门,到了吃饭时候,却会准时回家,在门后享受淘了鱼汤的米饭。但姨妈不准我们叫它“白脚猫”,她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老虎头”。

姨妈说它是一只上仓猫,用一缕络麻换来的。猫一出生就比狗高贵,小狗不需要用东西换,小猫需要苎麻或络麻去换,才会捉老鼠。“上仓猫”是收获季出生的猫,因此天生会捉老鼠。这两种“会捉老鼠”的特点加在一起,姨妈认为足以抵消它白脚的壞处了,所以从不嫌弃它。姨夫说,姨妈与隔壁村的刘家约好了小猫,但去取小猫去迟了,只剩下这只白脚猫给她,这叫做没有办法。

“上仓猫与白脚猫抵消掉算了,还剩下络麻换的猫,所以它到底还是一只会捉老鼠的乖猫,是不是?”姨妈常常这样说。

我暗暗觉得这只猫形迹可疑,它可能是一只叛徒猫:很会捉老鼠,却不捉自己家的老鼠。这是它的三大特点叠加的结果。我疑心它串门时,将全村二十来户人家的老鼠都捉到姨妈家来了,因为我每次来,夜里都会见到成群的老鼠在梁上飞奔,后鼠咬着前鼠的尾巴,咬成长长一串。我想姨妈应该抱怨白脚猫的。

白脚猫变成老猫,终于改掉了它身上的矛盾,它既不串门,也不捉老鼠了。它上午和晚上卧在堂前间的草鞋上瞌睡,下午我就抱它到西窗的窗台上吹风,凉快凉快。我今年来姨妈家第一天,就抱它在窗台上吹风了。我抱它时它还是不忘摆一下架子,“咕噜噜咕噜噜”地威胁我。姨妈说,你来了,它享福了。姨妈派表哥和我到溪中捉了很多河鲫鱼和白鲦鱼,养在水缸里,每天捞出两条,煮得烂烂的,盛入瓷碗放在猫的嘴巴下面。猫吃得很矜持,在猫碗里舔一口,冲我咕噜噜响一声。

我们这一带,我们村也好,姨妈家的白泥尖村也好,猫从来都是树葬的,装在垫了稻草的破畚箕或破篮子里,挂在一人多高的树枝上。所以我心里还暗藏着一个很深奥的疑问:“为什么猪狗杀了吃肉,猫死了要挂在树上?”

自从得知猫的坟墓是树林中悬挂的篮子畚箕,我心里就收藏了这个重大的疑问,且从一开始就心惊肉跳,不敢发问求教。这件事中必然存在极精微的禁忌,你绝不能问。你若问了,挨一顿臭骂倒无所谓,万一问出无法预知且不可挽回的祸祟,那就悔死了。这样的戒惧,起初或许只是不晓得问而已,久而久之,真的想问了,反而先自省可不可以问,给自己设置了重重心理障碍。倒是听说过猫肉是酸的,所以没人吃,但这个说法我并不信服。于是我给自己找了一个完美的解释:所有家畜,牛羊猪狗猫,只有猫能爬到树上,所以也只有猫能享受树葬。

栗树林从山脚延伸到山腰,林中柴草被砍得稀稀拉拉的,显得很空旷。打栗子时,栗篰刺掉下地来,柴草要是太密,就不容易找到。栗树林中挂着几个破篮子和破畚箕,估计已挂了好多年,挂得太高了,我看不到里面装着的猫尸,只能看到半空中黑乎乎地出现一只篮子,黑乎乎地又出现一只畚箕。有的篮子已经破得四穿凉棚,有的还完整。树林中漏下的太阳光惨白而阴凉,照得树林阴暗深邃。我故意仰面盯着一只破篮子看了五分钟,或者十分钟,以掩藏我的惊慌。这也是仗着姨夫在身边,否则我不敢盯着看。

挂畚箕并不费劲,姨夫反手从勾刀篓篰中取出勾刀,勾住一株栗树的一根树枝,将畚箕挂好,放手让树枝弹回去。畚箕往下滑了一点点,悬停在空中。

“好了。”姨夫说,神情轻松,反手将勾刀又塞回勾刀篓篰,拍了拍手,拍掉手上的灰尘,猫的葬礼算是完成了。他笑嘻嘻地看看我的脸,说:“你害怕了?”

“我没有,”我说,“这里有些冷。”

“以前这个山坡上有一株很大的白果树,到了秋天,你姨妈小时候在树下唱歌,请白果树掉下一颗白果来给她吃。”他说。

“唱歌就会掉白果吗?”

“不会。”

我不认得白果树的样子,但我脑子里已出现了一株大树,光秃秃的没有树叶,只有满树的白色果子,姨妈家的白脚猫坐在树上,一个小姑娘在树下唱歌,唱完一首,白脚猫就摘一颗白果子,扔给小姑娘吃。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姨夫已捡了一堆枯枝,砍了小竹捆成一把,背着下山。

“不是说猫有九条命吗?它才死了一次,会活转来的,还有八次可以死。”我说。

“傻不傻啊你。”姨夫骂道,“九条命只是说猫生命力强大,不是说它可以死九次。”

生命力强大就可以死九次,真是威武。我想,也许一次强大的死,也可以将九条命一下子死光。走出树林,我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那只白脚猫从畚箕上跳下了地,倏地奔入树林深处,留下一道灰色影子。我偷偷笑了起来。猫死之前病得动动尾巴都累,连地上的草鞋都下不来,怎么跳得下这么高?我的胆子还是小了,变得疑神疑鬼,眼花绿花中看到了幻影。

夜里,我睡得很不踏实,屋里老鼠造反了一样开了个大型游园会,不断嚓嚓嚓嚓地奔走,还将升箩、筅帚什么的撞翻,发出巨大的声响,有时玩闹得忘了形,叽叽叽叽地尖叫,瘆得人牙齿酸痛。我想,“老虎头”虽然是白脚猫,平时还真的镇住了这群老鼠,可它为什么不消灭掉它们呢?等到早上起来,姨夫姨妈却什么都没说,好像老鼠昨晚没开游园会似的。

我在村口找到刘察和陈小奔。我每次来白泥尖,都会找他们玩。陈小奔说,白泥尖全村只有两户人家养猫,另一只猫就是他家养的,是一只癞皮猫,夏天也晒太阳,但陈小奔还是当它宝贝,说它从来不串门,比白脚猫“老虎头”好得多。

我告诉他们我姨妈家的白脚猫死掉了,挂在栗树山上。我说:“以前我从没见过死猫。”

以前我们也只见过老旧发黑的畚箕篮子一直挂在树上,好像它们亘古至今这样挂着。我们也从没见过树上新挂的箕畚篮子,也没见过往树上挂畚箕篮子的动作。陈小奔认为机会难得,既然新挂了葬猫的畚箕,就不能不去看看。

可是我找他们诉说死猫的事,就像说一声“我扔掉了啊”,本来是借此忘掉、了结掉的意思。我本来还打算抱怨或者炫耀一下昨夜老鼠造反的。可结果呢我带着他们去栗树山看破畚箕了。

在田间走了没多远,陈小奔停下脚步说:“哎,你们听说过阿剑的事没有?”

阿剑我认识的,是个很壮的矮个子后生,至少有二十岁了。我说:“没听说过。”

陈小奔表情诡秘,眼睛从我的脸看到刘察的脸,又看回我的脸。他说,阿剑见过一只奇怪的猫,在东山的元宝石上,半夜里,猫在独自拜月亮。

我和刘察转过身,望向东山的山头。那块白乎乎的元宝石,像个伤膏贴在山峰之下。

陈小奔说,猫长起身子,两条前腿在胸前合起,朝着月亮拜倒去。陈小奔脸色凝重。猫再长起身子,再拜倒,这样子拜月亮拜了足足半个时辰。阿剑说,这是一只修炼过的猫精,正在吸取月亮的精华。

我认为这个故事并不真实。就算是大白天,你在山下也看不大清元宝石,半夜里更看不清,何况元宝石上一只小小的猫。你也不可能半夜跑到山上去看到它。没有人会黑夜里爬到山上去,黑咕隆咚的,什么都做不了,不小心还会摔死掉,夜里上什么山?在我们村,除了外地来的偷树贼,从来没有人半夜里上山的。再说了,他在半夜里,看一只猫发癫,一直看了半个时辰?他也发癫了么?

陈小奔说:“阿剑不会偷树的。”

我说:“我没说他偷树。”

陈小奔说:“但猫会拜月亮,这个是真的。”

我说:“我姨妈家的猫从来不拜月亮。”

刘察提议回家算了,不要去栗树山了。他说世上有两个东西最阴,特别阴,一是蛇,一是猫,每只猫都长着一张阴险的脸,必须远离它。

“所以我家不养猫。”他说,“我爹爹说,猫是没有恩情的。”

我和陈小奔指着他的鼻子哈哈大笑,认为他是个雏鸡胆小鬼,连死猫也不敢去看。他急惱了,噌噌噌地越过我们,昂着头大步走在最前面,一直走到山脚才停下等我们。

虽然是盛夏的中午,栗树山比昨天还阴凉。我感觉我们三个的身子都特别单薄,脚步踩得很小心,说话也轻声轻气的,仿佛怕惊吵了猫。这个山坡有一大片平缓的泥地,连接着一道一人高的泥坎,长着稀疏的狼萁。泥坎上面是个陡坡,也种满了大大小小的栗子树。我走到昨天挂的破畚箕之下,从下往上看,只能看到竹篮的底,看不见死猫,但能闻到一股很腥的哈喇味,我晓得这是死亡的气味。

“这个畚箕算新的了,颜色还是灰黄的,没有变黑掉。咦,”陈小奔说,“篮子上有字。五个字。一个是业字,一个是大字。别的字看不清楚。”

“昨天我都没有与猫告别,”我说,“猫猫啊,我来告别了。”

我心里毫无征兆地出现了一种情深意长的哀愁,甩掉鞋子,攀缘上树。我暗想,在姨夫面前,我决不敢如此表演,但在陈小奔和刘察面前表演,也并不有趣。我突然变作了背时佬,只好坚持背时下去,探头向畚箕,嘴里咪咪、咪咪地叫唤。

可是猫不在畚箕中。

我动作飞快,溜到树下,穿好鞋子,才告诉他们,那只死猫不见了。陈小奔也爬到树上探头看了看,溜下树点了点头:“真的不见了。”

刘察说:“你们骗我,我才不上去看呢,死猫有什么好看的?”

陈小奔说:“你姨妈家的白脚猫,真的挂在这只畚箕里吗?你有没有记错?”他盘问了很多个问题,你是不是亲眼看见猫死了,放入畚箕了,挂起来了,畚箕挂上树之后是不是看过猫还躺在畚箕里。

我有些失神,木呆呆地任他盘问,只有最后一个问题作了否定回答。我说,昨天我出树林时,看到猫跳下树逃走了,可是树林里很暗,外面太阳很亮,我当时还以为眼睛花了,原来它真的活过来了。

那么,猫死后挂在树上,其实不是树葬,是让它复活?我爬上另一株挂着篮子的树,篮子里果然没有猫。陈小奔也爬树去看。我们检查了五六个畚箕篮子,没有看到一只猫,倒是有两个畚箕一个篮子散了架,唿啦啦吓得我们脸色凝重。我和陈小奔商量认为,一定是我们都眼花了,否则不可能看不到猫啊,至少昨天挂上的畚箕里是有猫的。但刘察说,也可能猫一挂上树,晚上就有野兽将猫吃了。陈小奔说,什么野兽会爬树?连猫的徒弟老虎,都不会爬树,只有猢狲会爬树,可是猢狲是吃素的,从不吃肉,更不吃猫肉。刘察说,那也可能是大蛇吃掉的,大蛇会爬树。

刘察说到蛇时,脸色有些发黑,警惕地四处看看,他忽然短促地“啊”了一声,顿住了,盯着山坡。我也转过头去,看见那道泥坎上,蹲着十多只猫,排成了一排,排在中间的就是姨妈家的白脚猫,紧闭着眼睛,闭成弯弯的一道缝,在对着我笑。它冲着我们发出咕噜噜咕噜噜的声音,其他的猫也紧闭着眼睛朝我们笑,冲我们咕噜噜,且越咕越响,像一阵阵不肯间断的水底雷。

我感觉到咕噜声的压迫,难以喘息,睁大眼睛紧紧盯着猫群,拉着陈小奔的手向后退了一步。猫群就纷纷跳下了泥坎,闭着眼睛蹲在泥坎下了。我们三个又退一步,猫群伸出腿踏进一步。这次它们没再蹲下,而是耐心站着等候我们再次后退。我们慢慢地慢慢地后退,猫群就慢慢地慢慢地逼进,动作很审慎,态度很坚决。

白脚猫毕竟与我有点交情的,它不会怎么样我吧?我想,猫已经将栗树林当作了自己的地盘。如果它们睁开眼睛,我还可以讲讲道理,但它们狡猾透顶,全都不睁眼,我有千百个的道理也说不出。

退到下山的小路上,我们停了一下。猫群挤在栗树林通往山路的口子上,一齐睁开了眼睛,刹那间如闪电霍霍砍了下来,着身处一阵焦痛。我们急急转身狂奔,跑入田间小路,偶一回头,就看见无数的猫挤满了路,密密麻麻的,毫无声息地追逐,奔跑,纵跳,打滚,猫身越追越大,似乎变作了一大群凶恶的老虎。我只能闷着头逃奔,耳边急促地吹着喘粗气的声音,好似三把锯子在锯木头。

逃入村口,立即闪到墙壁后面张望。田野里空空荡荡的,一只猫都没有。我们悄悄走出来,走到村口外的篱笆边上,互相看看发黑浮白的慌张脸。我们甚至没有说一句话,就各自回家了。

姨妈正坐在长凳上削南瓜皮,她说晚上做南瓜饭吃。我说了几句南瓜饭好吃,甜津津的,就沉不住气了,告诉姨妈:“那只老虎头,其实还没有死。”

姨妈说:“老虎头是什么?”

我说:“就是你养的猫啊,白脚猫。”

姨妈说:“瞎话三千的,我从来不养猫。”

我说:“怎么不养,那个猫碗,那双草鞋……”猫碗没有找到,草鞋就放在堂前间的墙壁下面,“那双草鞋就是给猫睏觉的,那双草鞋。”我大步走过去,提了草鞋给姨妈看。我的脑袋晕得在空气中化开,我气出了眼泪。

【责任编辑 黄利萍】

猜你喜欢
姨妈家栗树姨夫
称体重
打的的学问
坐姨夫新车的感觉真不爽
我的“作家”姨夫
复活森林
栗树和苹果树
我和农家有个约会
唯一的愿望和唯一的埋怨
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