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兴趣点(POI)挖掘的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

2020-04-03 07:44李嘉欣谢德体阎建忠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主城区农家乐重庆

李嘉欣,谢德体,王 三,阎建忠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6)

研究旅游地空间布局对于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热点[1]。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目标,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2]。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学术界日益关注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研究对象主要为乡村旅游示范单元、休闲农业示范点和星级乡村旅游景点等,如胡美娟等[3]将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划分为5类,运用地理学方法对其空间格局及多尺度特征进行研究;王震等[4]以杭州市乡村旅游地为样本,研究其空间分布类型、分布均衡性、通达度和路网紧密度等。

国内部分学者以农家乐为考察乡村旅游发展的对象和依据[5],试图从地理学角度来探究其空间格局。自1990年代初,农家乐在城市郊区兴起,被公认为乡村旅游发展初级阶段的代表,承载着加快推进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好振兴乡村战略的使命[5]。虽然目前对农家乐旅游的概念、分类、发展趋势和游客满意度等已经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对其空间表征的研究鲜见报道,并且研究数据获取途径单一,研究方法相似。静态角度上,黄芸玛等[6]、余瑞林等[7]运用基尼系数、地理集中指数、点-轴理论和最邻近点指数法等方法,揭示了省级尺度农家乐的凝聚型分布特征;动态角度上,李秀寨等[8]从时间和空间这2个维度探究了楚雄市农家乐旅游发展特征;此外,夏赞才等[5]、龙飞等[9]还对星级休闲农庄或民宿等不同形式乡村旅游地的空间表征进行系统阐释。随着大数据获取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空间位置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较传统方法获取的数据更具有时效性和精确性,其在地理现象研究中已得到初步应用[10-12]。在休闲旅游方面,徐冬等[10]基于休闲旅游POI数据探究了南京市城市休闲旅游空间特征,响应了“大数据”与旅游现象研究融合的呼声。利用大数据对地理现象进行研究可以提高研究精度,并且具有相当强的时效性,但POI方法尚未应用到探索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上。

2000年以来,重庆市将休闲旅游业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政策和主题活动引导其健康发展。在各级政府通力合作下,重庆市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业呈现出从郊区到山区、从分散到集聚、从景区到乡村的良好发展态势。笔者以重庆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域,选取从2018年百度地图抓取的农家乐POI共564个,从中微观尺度探究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更好地发挥重庆主城区以城带乡的重要作用,尽早实现城乡统一协调发展,为重庆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及现实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南部,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形起伏有致,立体感非常强,有“山城”之称,年平均气温在18 ℃ 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研究区包括重庆市渝中区、渝北区、巴南区、大渡口区、北碚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和南岸区9个行政区,总面积为5 467.34 km2,是全市政治、经济发展中心(图1)。研究区平均海拔为772 m,属于典型山地丘陵区,坐落有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和明月山共4条大型山脉(简称四山),长江贯穿其中。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和众多乡村旅游系列活动的举办,重庆市乡村旅游业日渐红火。根据重庆市农委专家统计,2018年国庆节假期,包括农家乐在内的乡村旅游收入在15亿元以上,并且其中绝大多数收入都由农家乐创造,这说明农家乐在某种意义上是乡村旅游的支点及根基。在相关政策不断促进下,重庆市主城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全市乡村旅游资源中转站,其中农家乐的发展需求使得主城片区带动了周围区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建设集一、三产业为一体的农家乐成为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

图1 研究区位置示意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在大尺度地理现象研究中可以将地理要素抽象为空间上的点,笔者应用点模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9月采用网络爬虫抓取的重庆市主城区农家乐POI数据(基于百度地图),得到的主要信息有各POI的经纬度、名称和类型等。对POI数据进行坐标纠偏、筛选、去重和实地调研验证后,选取规模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农家乐POI共564个,在Google Earth中精准定位其地理坐标,运用ArcGIS 10.2软件将其坐标数字化,并将其与重庆市主城区行政区划图结合成矢量图形(图1)。

2.2 研究方法

2.2.1最邻近指数法(R)

通常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类型有均匀、随机和集聚3种[13]。笔者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来判断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的空间分布类型,最邻近点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1)

(2)

2.2.2变异系数法(CV)

变异系数(CV)是Voronoi多边形面积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可以衡量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相对变化程度[14]。Voronoi多边形采用ArcGIS 10.2软件生成。根据建议值,当CV≤33%时,点集趋向于均匀分布;当33%

2.2.3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是用来反映资源分配集中度的累计频率曲线,曲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距离越大,点要素在研究区的分布越不均衡,分布越集中。笔者采用洛伦兹曲线衡量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空间分布的集中化程度,洛伦兹曲线的绘制方法如下:以各区农家乐数量从大到小的位序为横坐标,以各区农家乐占主城区农家乐累计比例为纵坐标,描绘曲线。

2.2.4基尼系数(G)

基尼系数可用于测度各种意义下的资源分配均衡度,用来对比农家乐在不同区域分布的差异,进而找出其地域分布变化规律[13]。与基尼系数对应的系数为分布均匀度C,用来衡量农家乐空间分布是否均匀。正常情况下,基尼系数G介于0~1之间,某空间要素基尼系数越大,其集中程度越高,分布均匀度越低。基尼系数在各值段范围内的意义分别为G<0.2,表示高度均衡;G介于0.2~0.3之间,表示比较均衡;G介于>0.3~0.4之间,表示相对合理;G介于>0.4~0.5之间,表示差距较大;G>0.5,表示差距悬殊[16]。基尼系数及分布均匀度的计算公式为

(3)

C=1-G。

(4)

式(3)~(4)中,Pi为各分区占比,%;N为分区数。

2.2.5核密度分析

基尼系数和最邻近指数都是从数理分析角度描述地理要素在统计意义上的集中程度,不能真实反映其实际空间分布特征。核密度分析方法可以直观简明地反映地理要素的实际空间分布规律[7],在探究旅游地空间分布方面应用广泛。笔者选取Rosenblatt-Parzen核密度分析法探究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的空间分布密度特征,其计算公式[7]为

(5)

2.2.6地理联系率

点状要素之间存在密切型、不密切型和两者之间的中间状态3种空间关系[17]。地理联系率可以反映两个经济要素在地理分布上的联系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6)

式(6)中,L为地理联系率;Si和Pi分别为2个点状要素占研究区内同类要素的百分比。L值越大,两个点状要素之间的地理联系越密切;L值越小,两个点状要素之间的地理联系越不密切。0≤L≤25、25

3 结果与分析

3.1 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空间分布类型

由于最邻近指数在测定点要素空间分布类型时的界定标准存在一定争论[19],故采用变异系数法进一步检验以上结果。利用ArcGIS 10.2软件生成重庆主城区POI的普通Voronoi多边形(图2),并计算各多边形面积的变异系数,最终得到CV≈260%>64%,验证了其空间集群分布态势,与最邻近指数结果一致。

3.2 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空间分布均衡性

3.2.1洛伦兹曲线

首先统计各行政区农家乐数量及比例,并按比例从高到低排序(表1),得到重庆主城区农家乐洛伦兹曲线(略)。

他在茅台身兼五职,成为茅台进军千亿元关键时刻的“掌舵人”;他开启茅台后“高光”时刻,他促进酒业竞合进入到新的阶段和格局;他被贴上“锐意进取”“敢于打破常规” “铁腕”的标签,以鲜明的个性在茅台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推动了茅台集团的发展。

图2 重庆主城区农家乐Voronoi图

表1 重庆主城区农家乐分布数量及比例

Table 1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agritainment resorts in central Chongqing

排序地区农家乐数量/个占比/%累计比例/%绝对平均比例/%1巴南区15226.9526.9511.112北碚区10518.6245.5722.223渝北区9917.5563.1233.334南岸区6812.0675.1844.445沙坪坝区6210.9986.1755.556九龙坡区498.6994.8666.667江北区173.0197.8777.778大渡口区101.7799.6588.889渝中区20.35100.00100.00

从统计数据来看,农家乐在重庆各主城区的分布数量差异显著,在数量上呈现明显非均衡分布特征。其中,农家乐分布数量最多的为巴南区,数量最少的为渝中区。描绘出的洛伦兹曲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距离较大,表明重庆主城区农家乐整体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其中,巴南区、北碚区、渝北区和南岸区4区的农家乐数量占据主城9区农家乐总数的75%。这可能是因为传统农家乐的空间布局更倾向于资源依托,客流量大小决定了农家乐存亡[20],而巴南区的圣灯山风景区、北碚区的缙云山风景区、南岸区的南山风景区等规模较大的著名景区对当地农家乐的经营情况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些地区分布着充满“山城”特色的核心吸引景点,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成为主城区农家乐集聚发展最为显著的区域。

3.2.2重庆主城区农家乐基尼系数

通过计算主城区农家乐分布数量的基尼系数,从而判断其在各区域分布的均衡程度,其中研究分区N=9。计算得知G=0.855 1,C=0.144 9。根据建议值[20],当0.5≤G≤1时,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属于差距悬殊。由此可知,重庆主城区农家乐分布均衡性差异偏大,集聚分布较为明显。在某种程度上,乡村旅游地的集聚分布,有利于旅游资源的集中安排,因此可以看作地方旅游业成熟的一种标志。

3.3 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空间分布格局

核密度能够总体直观地反映主城区农家乐的分布形态,经过多次试验,最终选择带宽h为1 km,生成核密度图(图3)。

图3 重庆主城区农家乐分布核密度分析

从质心角度分析来看,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空间分布密度之间的区域差异较大,北碚区、南岸区、渝北区、巴南区和九龙坡区均出现了农家乐分布密度较大的中心点,并且其密度呈现由核心点向外围圈层扩散的特征,总体上体现为“多中心集群分布”的空间格局,与前续研究结论一致。首先,北碚区和南岸区形成了两个高级核心密度点,分别位于缙云山景区和南山景区这2个核心景点附近;其次,渝北区、九龙坡区、江北区和巴南区出现了多处次级核心密度点;最后,主城9区内形成了一个“U”型次级核心密度圈,虽集中连片的区域范围不大,但可以判定主城内的旅游业已初步实现区域联动发展。重庆主城区农家乐“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分布表明了乡村旅游资源分布的均衡性还有待提升,若想带动其他孤散农家乐的生存发展,还应当加快举办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主题活动,使资源密集型区域与周边村镇互动联通及错位发展,这样可以扩大农家乐核心密度圈的分布范围,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避免旅游资源开发的同质化现象,体现区位特色。

3.4 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梳理总结现有文献,发现农家乐的形成分布机制与传统旅游景区有较大差异[7]。对农家乐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时通常认为,农家乐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交通区位、客源市场、资源禀赋、政策扶持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5,7,21]。针对研究区特色,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方法,从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两方面研判各POI的水平及垂直空间区位特征,并多角度探讨影响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空间分布的具体因素。

3.4.1地形地势

地形地貌是风景胜地的产生基础[22],对旅游地的形成和分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重庆主城区的海拔数据通过中国科学院数据云中心提供的全国90 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确定,并利用ArcGIS 10.2软件将农家乐POI与主城区海拔图相叠加进行高程分析。

结果表明,大多数农家乐密集地分布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脉,如中梁山、缙云山和铜锣山脉附近,而在山谷平原地区分布相对较少,并且聚集程度较低,与农家乐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1)一致。经统计,重庆主城区农家乐数量在海拔高度0~1 000 m区间内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其中,在海拔0~200 m区间分布数量最少,仅有9家;在海拔200~400 m之间分布数量最多,高达277家,占总数的49%。此后随着海拔的增高,农家乐数量呈递减趋势。

重庆市自2007年全面实行《重庆市“四山”地区开发建设管制规定》,对主城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四山”地区的优秀旅游资源也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开发,只能以农家乐这种初级形式加以开发利用。将农家乐POI与“四山”管制区范围线进行叠加发现,“四山”管制区内农家乐POI共计306个,占POI总数的50%以上,因此对现有农家乐空间布局进行研究有助于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根据研究结果,重庆主城区农家乐分布有明显的“上山”趋势,主要集中于山地丘陵地带,而平原地带分布较少;产生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山脉附近空气质量较好,适宜夏季避暑、冬季赏雪,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另外,缙云山、铜锣山上兼具自然、人文特色的高等级景区分布密集,随着近年来景区条件的不断完善,带动了周围众多农家乐的形成。此类农家乐在提供当地特色美食的同时还能容纳外地游客过夜住宿,满足来往者最基础的食宿需求,是大多数旅游者充分体验景点的首选。

3.4.2植被覆盖

植被覆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取值范围一般在-1~1之间,其值越大,植被覆盖度越大[23],可以用来考察各农家乐附近的植被覆盖情况。采用ArcGIS 10.2软件将农家乐兴趣点与各区域NDVI数据叠加,并按照自然断裂法将农家乐NDVI分为3个值段,即0.15~0.51、>0.51~0.67、>0.67~0.88,并统计各值段农家乐个数。根据统计结果,重庆主城区有96.10%的农家乐分布在NDVI值>0.51的植被茂盛区域,并且表现出其数量明显随NDVI值增高而增大的趋势。农家乐多分布在植被茂盛地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此趋势与农家乐“上山”现象相吻合,也较好地解释了渝中区作为城市中心但是农家乐数量分布非常少这一现象。

3.4.3交通条件

城镇居民近郊出游几乎选在周末或短期节假日,对时间的要求比较高,因此乡村旅游地对于陆路交通的依赖性非常强。由于休闲旅游主要采取自驾游方式,笔者主要探讨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与农家乐分布之间的关系。采用ArcGIS 10.2软件对主要陆路交通线进行缓冲分析,并以2 km为间隔进行分级统计(图4)。

图4 农家乐分布与陆路交通的关系

图4显示,重庆主城区农家乐数量随其距道路距离的增大而显著减少,明显地表现出以主要陆路交通线为中心的距离衰减规律。同时,以2018年重庆主城区各区县公路里程为指标,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农家乐POI个数与其相关关系,发现两者Pesrson系数为0.884,P值为0.002,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由此可知,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为代表的陆路交通是农家乐发展的基础所在,路网密度的增大可以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

3.4.4旅游资源

高禀赋的旅游资源是游客产生旅游动机的根本原因[24]。根据重庆市旅游局2018年发布的《重庆市A级旅游景区名单》,获取主城区内65个2A级以上景点的地理位置,参照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法,采用二分法将A级景区分为自然和人文两大类,并在ArcGIS 10.2软件中显示(图5)。

图5 重庆主城区内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

图5显示,在渝北区、北碚区、九龙坡区和巴南区的A级景区附近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农家乐聚集群,可以初步判断重庆主城的农家乐属于景区依附性。分别计算农家乐与自然和人文景区的地理联系率可得,农家乐与自然景区和人文景区之间的地理联系率L分别为77(75

3.4.5客源市场

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地面对的市场主要为近域客源市场,以2 h交通半径范围内的城市居民为主[9],因此选取主城区主要乡镇进行客源市场影响分析。在ArcGIS 10.2软件中确定主要城镇中心,并对其进行2 km等距离缓冲区分析,利用空间分析工具统计每一级缓冲区中农家乐数量。结果表明,在距主要城镇中心2~4 km缓冲区范围内的农家乐数量最多,占总量的76%,此后随着距离的增加,农家乐数量分布呈明显递减趋势。由此可知,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的空间分布体现出以邻近城镇为中心的空间距离衰减规律,即距离主要客源市场越远,越不利于农家乐的生存。

3.4.6经济密度

为判断重庆主城区各区域的经济密度与农家乐发展之间的关联度,依旧采用地理联系率来计算各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与农家乐POI之间的联系程度。经过计算可知,两者之间的地理联系率L为69.31,处于比较一致的状态,因此经济密度的提高有利于地区乡村旅游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是推动农家乐发展进步的外在动力。

4 讨论

与当前应用传统数据研究旅游地空间分布不同,笔者利用大数据获取POI数据,全面而现实地探究了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证实农家乐可以作为考察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的代表。随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产业升级,会有更多的农家乐聚集区形成,对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业开展研究将会成为热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对农家乐分布影响因素的研究尚少,但与其他地区现有实证研究结论相比,重庆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除交通条件、客源市场和经济密度等较为相似的影响因素之外,其农家乐空间分布也受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如地势表征方面,重庆市农家乐均趋向于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地丘陵区,与余瑞林等[7]研究的平原地区——湖北省有明显不同。同时,由于重庆市森林资源丰富,乡村旅游业也在植被茂盛的地区广泛开展,例如北碚区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便是以农家乐为基石。重庆市作为较著名的生态文明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乡村旅游业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笔者研究虽揭示了当前重庆主城区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但对各农家乐POI的产业类型、实地规模和具体发展情况并未进行详细的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今后的研究中应当对农家乐进行分类研究。

5 结论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基于网络爬虫抓取的POI数据,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农家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一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如下:

(1)通过最邻近指数测算,农家乐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重庆主城区农家乐的分布数量在各区内呈现明显的不平衡态势,在空间上表现出高度集聚特征;通过核密度分析,发现在北碚区和南岸区的核心景区周边形成两个高密度核心点,在渝北区和巴南区等区域形成次级高密度核心点,并且9区内基本形成“U”型集中连片的农家乐核心密度圈,其空间格局特征表现为多中心集群分布,可以判断重庆主城区初步实现了区域乡村旅游业联动发展。

(2)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地,其空间分布受地形地势、旅游资源以及客源市场的影响较为明显。重庆主城区农家乐主要分布于植被茂盛的山地丘陵区,尤其是主城区“四山”附近,而山谷平原地带分布少而稀;农家乐的分布明显表现出以主要陆路交通线为中心的距离衰减规律,并且路网密度高的区域农家乐分布较多;人文景区和自然景区资源与农家乐分布数量密切相关,并且自然景区对其分布的正向影响更大;农家乐数量随距客源市场距离的增加呈明显递减趋势,近域客源市场是其发展的关键;地区生产总值的提高有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

为了解重庆市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笔者研究了主城区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地的空间表征及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形式,在重庆主城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客观存在。在乡村振兴战略扶持下,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是重庆市成为人文城市、和谐城市的重要突破口。因此重庆市应抓住机遇提升自身旅游业水平,带动各乡村振兴转型。为均衡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发挥主城区在缩小城乡差距中的带动作用,各区域应当依托自身旅游资源禀赋及特色优势,加强与周围村镇的互动与协调,以特色项目为主要抓手,建设错位乡村旅游特色精品项目。在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背景下,合理规划旅游用地指标,推动整体区域融合发展,构建具备山城特色的旅游功能组团。

猜你喜欢
主城区农家乐重庆
重庆客APP
“农家乐”应提升吸引力
农家乐里去休闲
杜鹃花红农家乐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农家乐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
成都城市空间形态动态特征分析
杭州主城区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2014年抽测数据研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