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菌糠制备氨基酸水溶肥

2020-04-03 13:59陆欢徐宁王小艳王春晖彭运祥夏姣
食品工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水溶木瓜游离

陆欢,徐宁*,王小艳,王春晖,彭运祥,夏姣

1. 湖南省食用菌研究所(长沙 410013);2. 涟源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娄底 417199)

食用菌采收后剩余的废弃培养料称为菌糠,与原始培养料相比,其粗纤维含量大幅度降低,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为3 712万 t,杏鲍菇159.71万 t,菌糠年生产量在2×108t以上。这些菌糠除少部分被循环利用为食用菌培养料外,往往被丢弃或燃烧,不但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还导致霉菌和害虫的滋生,污染环境。目前,食用菌菌糠的资源化利用已受到广泛关注,已报道的利用途径不下10种[1-13],但大多数研究还不够深入,未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推广。

水溶肥料是指能够完全溶于水的多元素复合型、速效性肥料,可以完全溶解于水中,能被作物的根系和叶面直接吸收利用,可水肥同施,以水带肥。近年来,水溶肥料产业发展迅速,与传统的复合肥等相比,有效吸收率高,肥效快,可解决高产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近年来,氨基酸作为小分子有机物质,不仅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改善土壤状况、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还能减轻植物重金属离子毒害、钝化病原菌毒素等[14-16],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应。

腐熟后的菌糠采用酶法结合微波提取法制备氨基酸水溶肥,是在利用菌糠生产肥料的基础上,通过酶解过程释放出更多的游离氨基酸和营养物质。氨基酸水溶肥是一种高效安全肥料,菌糠为氨基酸的生产来源提供了很好的资源,而不再局限于皮革、毛发这类原料。因此,氨基酸肥料的研究和应用,是目前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此次研究为菌糠制备氨基酸水溶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杏鲍菇菌糠(产地湖南),晒干粉碎后,腐熟发酵备用。

风味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D 101大孔树脂(天津);电子天平;旋转蒸发仪;H 1850 R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HWS-26恒温水浴锅(苏州江东州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游离氨基酸提取方法

称取50 g腐熟菌糠,按照料液比1︰20(g/mL)加入蒸馏水,充分浸泡3 h,分离出浸液,取滤渣按照料液比1︰20(g/mL)加入蒸馏水,充分浸泡3 h。2次浸泡处理水的温度均保持为70 ℃,每间隔10 min进行搅拌,并在搅拌后进行微波处理3 min。冷却后加酶控温40 ℃反应5 h,然后升温至90 ℃灭酶活20 min。以12 000 r/min离心5 min,过滤,收集滤液,过大孔树脂除去色素,滤液按浓缩比1︰10(g/mL)通过回旋蒸发仪浓缩滤液。冷却后加入无水乙醇进行醇沉,过夜,离心后取上清液,用茚三酮比色法测游离氨基酸。

1.3.2 酶种类及复合比例筛选

酶种类筛选:选择风味酶、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进行单酶和复合酶的配比,酶添加总量为0.5%,以可溶性固形物和游离氨基酸为指标,选择提取效果最好的单酶或复合酶进行复合酶比例的筛选。

1.3.3 酶反应条件优化

确定复合酶用量后,对反应时间和温度进行优化。以游离氨基酸为指标筛选最佳反应条件,试验安排见表1。

表1 酶反应条件

1.3.4 减压蒸馏工艺优化

滤液浓缩选择蒸馏时间、蒸馏温度为自变量,以固形物为参考指标,平行取样重复3次,取平均值。以滤液为原料,蒸馏温度120 ℃,选择在蒸馏时间10,20,30,40,50和60 min下进行蒸馏;蒸馏时间30 min,选择在蒸馏温度100,110,120,130和140℃下进行蒸馏。

根据蒸馏时间、蒸馏温度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均匀试验,以固形物为参考指标,观察各组合浓缩效果,因素水平表见表2。

表2 均匀试验因素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酶种类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采用风味酶、木瓜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分别对腐熟菌糠进行氨基酸提取,结果见表3。在单酶作用下,添加风味酶进行提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添加木瓜蛋白酶提取,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将3种酶中的任意2种分别按1︰1比例复合后进行提取试验,结果显示,风味酶与木瓜蛋白酶复合有利于提高氨基酸含量,木瓜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复合有利于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将3种酶按1︰1︰1比例复合进行提取,结果不仅有利于提高氨基酸含量,还有利于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将风味酶和木瓜蛋白酶以1︰1(1指添加量为0.25%)的比例作为一个整体,在与纤维素酶进行不同比例复合,结果见表3。结果表明,3种酶其余比例相较于比例为1︰1︰1,添加量为0.5%时的氨基酸增加量并不明显,但酶添加量增多,成本加大。因此,生产时选择复合酶添加比例为1︰1︰1,总添加量为0.5%更为合适。

表3 不同酶对游离氨基酸提取效果的影响

2.2 酶反应条件优化结果

对表1中4种反应条件下得到的提取液中游离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见表4。提取条件1,即提加酶后40℃反应2 h,再提高至50 ℃反应2 h,氨基酸含量较高;取条件2,即加酶后50 ℃反应4 h,上清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可见50 ℃酶反应有利于氨基酸释放;提取条件4,即不加酶50 ℃提取4 h,氨基酸含量最低。因此,加酶50 ℃反应4 h有利于氨基酸的提取。

2.3 减压蒸馏工艺优化

2.3.1 蒸馏时间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蒸馏时间对提取液浓缩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比较明显。由表5可知,在10~30 min范围内,随着时间的增加,游离氨基酸释放量增大。在30 min以后,随着时间继续延长,蒸馏时间对氨基酸释放量影响不显著,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后期因水分已被大量蒸发,多糖等含量增加导致稠度加大,不利于氨基酸释放,因此蒸馏时间宜设定为20~40 min。

表5 蒸馏时间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3.2 蒸馏温度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蒸馏温度对提取液浓缩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比较复杂,不同温度对游离氨基酸释放量有完全不同的影响。由表6可知,在10~12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大。在120 ℃以后,随着温度升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不显著。原因可能是温度增加破坏了浓缩液中所含物质的结构活性,影响氨基酸释放量。

表6 蒸馏温度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3.3 减压蒸馏均匀试验结果

根据单因素的试验结果,以蒸馏温度、蒸馏时间2个因素,选取因素水平进行均匀试验,结果见表7。组号5的氨基酸含量最高,通过3组平行试验验证,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3.57,13.62和13.70 g/L。由验证试验结果可知:适宜水平组合为A2B2,即最适条件选取为蒸馏时间30 min、蒸馏温度120 ℃。

表7 均匀试验方案与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菌糠制作有机肥的研究较少,且对氨基酸水溶肥的制备研究少有报道,而菌糠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值得综合开发利用。试验对复合酶+微波法提取腐熟菌糠中的游离氨基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复合酶(风味酶、木瓜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以1︰1︰1的比例复合)提取后效果最好,提取得到的游离氨基酸含量达到14.89 g/L。酶反应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加酶后先50 ℃反应4 h效果最佳,分析原因可能是酶提一段时间后,游离氨基酸溶出速率稳定,继续升温酶反应对于其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影响不大。结合酶种类(风味酶、木瓜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以1︰1︰1的比例复合),得到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3.02 g/L。减压蒸馏通过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得出,蒸馏时间的范围宜设定为20~40 min,蒸馏温度的范围宜设定为100~120℃。由均匀试验结果分析可得到最优组合,再通过验证试验综合分析可知,适宜水平组合为A2B2,即蒸馏时间30 min,蒸馏温度120 ℃,得到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3.64 g/L。试验为菌糠制备水溶肥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水溶木瓜游离
同叫“木瓜”,功效不同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水溶肥生产工艺与技术
水溶肥标准修订即将启动
水溶肥磷酸二氢钾 你真的了解吗?
腐植酸水溶肥是水溶肥王冠上的明珠
木瓜老奶奶的云
木瓜老奶奶的云
植物帮之木瓜
超薄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