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术英语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

2020-04-06 03:28李莹王征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教学模式

李莹 王征

摘 要:本文探讨了“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背景下以学术英语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论述了“产出导向法”在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实施和面临的挑战。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提高学生学术能力为导向,教师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产出任务,然后根据产出任务需要,指导学生准备产出任务的步骤和方法。最终通过学生产出任务的展示,考察并提高作为一名研究生必备的基本学术英语能力,即“搜集输入材料的能力”、“分析输入材料的能力”、“组织输入材料的能力”以及“产出输入材料的能力”。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学术英语能力;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自文秋芳2015年发表文章提出“产出导向法”[1]理论体系后,以“产出导向法”为主题的论文达到了近千篇的惊人数量,在此理论体系背景下开展的研究几乎覆盖到了英语教学领域和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全面并且丰硕的研究成果。很多学者探讨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各个教学领域的教学、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构建等[2][3][4][5];也有很多学者开展了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其他第二语言教学、教材编写、教学模式构建等研究[6][7][8]。尽管将“产出导向法”运用于英语教学实践取得了全面且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真正根据某个特定英语课堂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选择性地应用“产出导向法”,从而将它根植于鲜活的英语课堂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

根据CBI理论,当将语言“作为了解信息的途径而不是为了学习语言本身”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9]在此基础上蔡基刚提出了学术英语理念,他认为学术英语是skill-based,即在教学中重视各种学术技能的培养[10]。统计发现,将学术英语理念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中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而将学术英语理念应用于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成果却比较薄弱。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显然不能满足研究生英语学习以及国家和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而以学术英语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各种学术技能为目标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是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并非将“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生搬硬套到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里,而是有选择性地借鉴吸收“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中的若干核心理论精神来指导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从而形成以提高学生学术英语能力为目标的有特色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为进一步论证“产出导向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同时也为“产出导向法”在第二语言教学及其更大范围的全面实施和铺开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和以学术英语能力为导向的英语课堂

“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是为了解决我国外语教育存在的“输入与输出分离”的根本性问题,由文秋芳为首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团队以“输出驱动假设”为原型进一步丰富拓展而提出的。最新修订的理论体系包括三大教学理念(即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四大教学假设(即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选择学习假设、以评为学假设)和以教师为中介涵盖三个阶段的教学流程(即驱动阶段、促成阶段和评价阶段)。

我们认为,“输出驱动假设”将是贯穿整个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的核心指导思想。Swain提出“輸出假设”[11]后,文秋芳将其进一步发展为“输出驱动假设”[12],其后又修订为“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13]。“输出驱动假设”主张产出既是语言学习的内驱力,又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以学术英语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指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各种学术技能的教学,如:运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搜索专业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综合、分析和评价来自不同渠道信息的能力;规避剽窃,遵守普世的学术规范的能力;用英语宣读论文、陈述演示研究成果、参加学术讨论等[14]。笔者在此基础上把学术英语能力归纳为“搜集输入材料的能力”、“分析输入材料的能力”、“组织输入材料的能力”以及“产出输入材料的能力”。

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提高学生学术英语能力为导向,教师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产出任务,然后根据产出任务需要,指导学生准备产出任务的步骤和方法,最终通过学生产出任务的展示,考查并提高作为一名研究生必备的学术英语能力,即“搜集输入材料的能力”、“分析输入材料的能力”、“组织输入材料的能力”以及“产出输入材料的能力”。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即PBL,也就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沟通交际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15],这不仅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16],而且和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目标高度一致。“产出导向法”在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中的实施过程将在下文具体说明。

二、“产出导向法”在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我们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评估这三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产出导向法”在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中的实施。在阐述的过程中,论文将以本校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中的读写课为例具体论述。

(一)教学目标

高校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宗旨是培养能够独立从事专业研究的高层次、国际化科研人才,因此研究生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国际交流。笔者认为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为:提高作为一名研究生必备的学术英语能力,即“搜集输入材料的能力”、“分析输入材料的能力”、“组织输入材料的能力”以及“产出输入材料的能力”。

(二)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

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需要通过三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即课前、课上和课后来组织和完成课堂教学。其基本流程图如图1所示。

1.教师任务

在基于“产出导向法”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里,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有效学习的发生,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教师要恰当地发挥中介作用。

(1)课前教师根据教材学习内容设计产出任务并给予指导

硕士生英语课只开设一个学期,大约17周,学术型硕士一个学期每周三个课时,专业型硕士一个学期每周两个课时。考虑到要在英语课学时短的既定条件下提高学生必备的学术英语能力,教师设计的产出任务一定是和教材学习内容紧密挂钩的任务,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学术英语能力”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能够推动课堂教学的进展。

学生准备产出任务的要求是比照国际学术会议上学术汇报的标准来进行,因此输入材料的搜集、输入材料的分析、输入材料的组织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此基础上设计PPT,最后通过课前的反复演练来达到课上成功产出输入材料的目标。

学生准备产出任务的形式是分小组进行,为了保证班上每人完成一次产出任务,通常情况下每4-6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负责一个单元相关话题的产出任务。根据课堂教学进度,每两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因此学生产出任务的展示分为两周进行,每周大概2-3位学生进行汇报,其中第一周的产出任务以介绍性信息为主,为学生们正式进入相关内容的学习输入相关的背景信息和拓展信息;第二周的产出任务以分析性信息为主,在完成第一周大部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作者创作意图、主旨等。

教师会提前一周根据学生外语水平的差异给同一小组的每个人分配一个与特定单元相关的有区别性的产出任务,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我们既要求每位展示者各自准备好自己的产出任务,避免和同小组其他展示者的汇报内容重复交叉,又要求他们在准备产出任务的过程中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精诚合作,分工明确,展示者进行切换时要求过渡衔接自然流畅。

教师要针对产出任务的特点、产出任务的形式、产出任务的要求等方面给予学生详细的指导,并就如何进行输入材料的搜集、输入材料的分析以及输入材料的组织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参考建议,具体包括:为产出任务寻找恰当的输入材料,输入材料的信息来源要可靠,充分利用免费的百科全书,输入材料的分析组织要有条理有逻辑,鼓励输入材料的多样化(如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输入材料要通过PPT形式进行展示,PPT的设计组织要符合学术规范(有提纲页,有参考文献页等),学生的舞台表现要大方自信且和听众有适量的互动,等等。

(2)课上教师分步骤导入产出任务和补充拓展产出任务

课上是由教师发挥中介作用实现有效学习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组织课堂热身活动,接着由教师引导进入课堂内容学习,然后教师分步骤分阶段导入产出任务,在每个阶段学生展示产出任务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产出任务进行补充和拓展,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教学内容。笔者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研究生英语读写译教程(上)》中的第四单元text A Shattered Faith by Hampton Sides为例来具体论述教师如何分步骤导入产出任务以及如何在学生展示产出任务的基础上补充和拓展产出任务。

第一周课上教师导入该课文的教学内容后,便请出第一位学生展示产出任务,话题是“Introduce briefly the story of Greg Mortenson”。由于教师提前一周给予的指导,学生的产出任务会涉及到该篇课文主人公Greg Mortenson的生平事迹,他在人道主义方面的贡献,以及关于他所做的慈善事业的丑闻的披露等。在学生展示产出任务的基础上,教师运用提问的方式核查学生们对内容的理解,并结合课文第一部分的内容对学生的产出任务进行拓展和补充,尤其是学生产出任务中涉及不充分的内容或者没有涉及到的内容,从而完成这一部分的学习。教师补充拓展产出任务和学生展示产出任务紧密结合在一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下文将不再赘述。

在第一部分的结尾处,作者抛出了一个问题“How could we have been so gullible?”,在接下来的段落里,作者给出了理由:美国人渴望英雄,接着作者以“Mother Teresa”,“Martin Luther King Jr.”和“Gandhi”这三位历史上知名英雄为例论证了“任何英雄和圣人,即使是最伟大的英雄都并非完人”的观点。接下来,第二位同学以“Briefly introduce Mother Teresa,Martin Luther King Jr.and Gandhi”为话题展示了产出任务,在学生个人展示结束后,大家对这一段落的理解更深刻了。

接下来的段落里,作者对美国人渴望英雄的原因做出了阐释,即“美国人对英雄的深切渴求与他们国家的辽阔疆域和边疆地区的传奇密不可分”。这个段落涉及到美国历史的诸多内容,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输入,学生很难理解相关内容。于是,第三位学生上台展示了相关的产出任务,即“A brief introduction of American history,such as 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Manifest Destiny and Western conquest”。

第二周在結束整篇课文的学习内容后,第四位学生上台展示了关于“Greg Mortenson's masterpiecebook Three Cups of Tea”的产出任务。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探讨了课文标题Shattered Faith的含义。

(3)课上教师给予即时评价

展示者完成产出任务后,教师运用提问的方式核查学生们对产出内容的理解,进而师生共同评价产出成果,不仅要确保听众与展示者共同受益,而且要确保即时评价的针对性和区别性。这种即时评价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适时调整教学节奏,从而有选择性地对产出任务进行补充和拓展;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展示者明确自己某一方面能力的欠缺,使之有针对性地弥补并提升今后学术汇报中的综合表现。评价标准是参照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准备学术汇报的标准,即“搜集输入材料的能力”、“分析输入材料的能力”、“组织输入材料的能力”以及“产出输入材料的能力”。

(4)课后教师给予延时评价,并修订完善产出任务

课后学生根据课上的即时评价意见修改完善产出成果并将其提交给教师,教师给予延时评价。

展示者的表现以及其他学生的学习反馈可以衡量产出任务的优劣,有些产出任务如果不能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相关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那就说明该产出任务有待修订和完善。

2.学生任务

(1)课前学生准备产出任务

课前根据教师布置的产出任务以及提供的参考建议,学生准备产出任务。产出任务的准备包括输入材料的搜集、输入材料的分析、输入材料的组织以及输入材料的产出。输入促成完成当下产出任务,输入直接为产出任务提供语言材料。输入材料的搜集、分析和组织都是围绕产出任务来进行的,凡是不能更好地为产出任务服务的输入材料都可以被搁置舍弃。输入材料获取的来源和渠道必须保证是科学准确的;输入材料的分析最好去粗取精;输入材料的组织最好条理清楚,逻辑清晰;输入材料的产出务必要反复演练,准备充分。

(2) 课上学生分步骤展示产出任务

课上教师分步骤导入产出任务,学生分步骤展示产出任务,以及教师补充拓展产出任务,这三者是通过教学内容的牵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教学模式实质上是以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产出任务的教学模式,整个课堂教学的教学流程为“课堂热身活动—进入教学内容学习—教师导入产出任务—学生展示产出任务—教师补充拓展产出任务—教师导入后续产出任务—学生展示产出任务—教师补充拓展产出任务……”,教学内容的结束标志着教学流程的结束。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产出性运用和教师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两者之间无明显时间间隔,避免了“学生产出和教师产出分离”的弊端,大大提升了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

(3)课上学生给予即时评价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辨能力也是以学术英语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之一。目前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展示者汇报产出任务时,听众觉得与自己无关,因此他们不能做到认真倾听,以致于他们难以对展示者的产出成果和产出表现给予针对性和区别性的即时评价。为了确保听众的有效参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正式启动之前指导学生学习评价标准,并将听众给予的即时评价的质量计入他们的平时成绩量化中。通过展示者产出任务的表现,我们要判定展示者是否具有基本的学术英语能力,即“搜集输入材料的能力”、“分析输入材料的能力”、“组织输入材料的能力”以及“产出输入材料的能力”这四个方面。通常来说,通过PPT上展示的内容是否是与特定话题相关的核心内容可以判定展示者搜集输入材料的能力,通过PPT的设计和产出内容是否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可以判定展示者分析输入材料的能力和组织输入材料的能力,通过展示者的舞台表现和临场应变能力可以判定展示者产出输入材料的能力,等等。

(4)课后学生修改完善产出成果

课后展示者根据课上的即时评价意见修改完善产出成果,并将其提交给教师评价,教师给予延时评价意见。除此之外,展示者须提交一份关于自己准备产出任务的整个过程以及反思这个教学活动的书面报告,以便教师客观地评估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效果评估

展示者产出任务的表现和听众给予的即时评价意见是评估是否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两个方面。

过去三年在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上应用“产出导向法”取得的良好教学效果,充分论证了以“学术英语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学生的产出成果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实现了质的飞跃:他们能够充分利用百科全书和官方网站等保证输入材料的信息科学可靠,他们能够有条理有逻辑地分析组织输入材料并将之呈现于符合学术规范的PPT,他们搜集的输入材料具有多样化特征(如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展示者的舞台表现大方自信且和听众有适量的互动,等等。

三、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实施“产出导向法”面临的挑战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实施“产出导向法”现阶段面临的挑战主要體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改变传统的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课文为核心,从输入学习过渡到产出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通常是围绕教科书,通过一定的教学步骤完成教学内容,这个过程以教师输入的学习为主;为了检验和巩固学生输入学习的学习效果,教师通常会在输入学习结束之后布置特定的产出任务,或者是书面形式的,或者是口头形式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输入学习和产出任务是完全隔离开来的,在输入学习阶段,学生和老师的互动以及学生和学生的互动非常有限,学生大都是被动接受教师提供的输入性信息和知识;而在产出任务阶段,由于产出任务的设计没有把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因素考虑在内,因此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难以较好地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多数情况下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目标。

以学术英语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它围绕课文学习内容,输入学习和产出任务同步进行相辅相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输入学习和产出任务通过课文教学内容的牵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学生产出性运用和教师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且大大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虽然也是以课文为核心,但它的最终教学目标并不只停留在学生能否完成产出任务这个层面,而是通过学生完成产出任务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来考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学术能力,即学生搜集输入材料的能力、分析输入材料的能力、组织输入材料的能力以及产出输入材料的能力。

(二)打造一支学术英语团队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存在着大学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求与我国目前通用英语加通识英语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能充分满足这种需求之间的矛盾。目前高校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主要是从事大学通用/通识英语教学的,要开展学术英语教学,必须改变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17]。因此要在“产出导向法”理论背景下顺利实施以学术英语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要求一支专业的学术英语团队,这个团队里的教师要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逐步摸索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本文有选择性地借鉴吸收“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中的若干核心理论精神来指导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形成了以“学术英语能力”为导向的个性化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它是以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学生产出性运用和教师产出性运用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

本文不仅为进一步论证“产出导向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提供了有价值的反馈,同时也为“产出导向法”在第二语言教学及其更大范围的全面实施和铺开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8.

[2] 张文娟.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2):106-114,147.

[3] 高频.基于POA理论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证研究—以听说教学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8(12):102-107.

[4] 史康.基于POA的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英语教学实证研究—以海南大学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8(12):101-108.

[5] 樊继英.“产出导向法”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3):62-64.

[6] 董希骁.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罗马尼亚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9(1):1-8,144.

[7] 汪波.“产出导向法”在大学朝鲜语专业低年级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9(1):9-16,144.

[8] 朱勇,白雪.“产出导向法”在对外汉语教學中的应用:产出目标达成性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2019(1):95-103.

[9] Kasper,Loretta F. Content – Based College ESL Instruction [M]. London: Lawrence Erlbaum,2000.

[10] 蔡基刚.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外语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术英语与大学英语差异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2):1-7.

[11] Swain M.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 [A]. In Gass S & Madden C (eds.). 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 Rowley,MA: Newbury House,1985:235-253.

[12] 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9.

[13] 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1-12.

[14] 蔡基刚.中国高校学术英语存在理论依据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6(167):9-16.

[15] Watson Todd,R. “EAP or TEAP?”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03(2): 147-156.

[16]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7] 蔡基刚.中国高校实施专门学术英语教学的学科依据及其意义[J].外语电化教学,2018(179):40-47.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产出导向法在大学英语读写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信息化背景下POA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教学模式研究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