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数据上好高校思政课

2020-04-06 03:52杨阳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资源利用

杨阳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快速融入社会各个领域,教育领域更是迅速引进新技术,促进自身的发展,其中大数据为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化思政课教学,为学生全方位发展提供平台。

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在教学资源的拓展方面成效不显著,制约了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学生面对的教学资源是落后的,不能体现学习的时效性。另外,在当前网络新媒体发展迅猛的环境下,大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各类不良信息的误导,价值观受到负面影响,而教师却对学生的思想发展趋势不甚了解,很难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思政课的针对性也无从体现。在现代信息化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以大数据为支持,高校可以实现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新突破,跟踪大学生思想动态,找准优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抓手,适配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需求。因此,高校应善于利用大数据,通过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效率。

首先,利用大数据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网络上关于思政课的教学资源逐渐增多,如慕課、案例库、优质课、竞赛课、思政主题调研、思政主题演讲,等等。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教学口碑良好、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成果产出丰富、被其他院校广泛采用的教学资源,为其勾勒资源谱系,这为高校更高效地甄选思政课教学资源、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库提供了技术支撑。

其次,利用大数据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前各类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多元,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思政课教师只有明确了何种文化思想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学生对怎样的社会话题感兴趣,他们在网络中的话语和行为呈现怎样的特征,才能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理性看待网络上的各种言论。利用大数据舆情监测技术,能够精准捕捉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语、社交、观点表达、政治态度倾向、立场疑惑、对多元文化的接纳和认可程度等数据,从而有针对性地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利于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有的放矢。

再次,利用大数据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如何在思政课中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一直是教学难题。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各类媒体平台中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们对教学内容尚存在疑问的地方。借助大数据心理测评,还能够从态度、情感等方面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思政课时的各种心态,从多个层面评价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针对大数据在评价学生时得到的结论,思政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特别辅导,专门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升学生的知识收获感,进而提升自我的政治素养。

最后,利用大数据辅助思政教育综合平台的建设。高校不仅应将大数据作为一种教育信息技术,还应作为一种教育融合的思维,将大数据融入思政教育“三全育人”的过程中。高校可以积极建立网络思政教育综合平台,将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短视频等各类平台纳入其中,利用大数据分析与评测各类意识形态传播阵地的有效性,精准定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关键点,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中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

总之,高校应充分将大数据技术融入思政课育人机制中,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生动、立场鲜明、符合时代发展特色的教学资源,创新思政课教学情境,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资源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