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不同羊肚菌菌株栽培比较试验

2020-04-07 10:27张园园
陕西林业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原基原种羊肚

丁 建,张 晶,景 勃,王 勇,张园园,*

(1.陕西省长青林业局,陕西 汉中 723000;2.安康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 安康 725021)

羊肚菌(Morehellaspp.)又名羊肚蘑、羊肚菜等,隶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盘菌纲(Pezizomycetes),盘菌目(Pezizales),羊肚菌科(Morchellaceas),羊肚菌属(Morehella),因其子实体外观形似羊肚而得名,是一种珍稀的食药用菌[1-2]。

羊肚菌是近年来初步实现人工商业化规模化栽培的又一新兴珍稀食用菌[3],以其栽培周期短、成品单价高、资源消耗低、劳动强度低和生态友好的优势,在精准扶贫和助农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内羊肚菌栽培技术源自川渝一带[4],自2012年人工栽培成功后,迅速在全国多地推广开来,如汉中市城固县2017年在政府引导下全县发展羊肚菌120 hm2[5]。但同时也存在品种不稳定、产量低等问题。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羊肚菌生产品种均为云南、四川等特定区域的野生品种经多年驯化获得[6]。由于种植户对菌种老化和退化认识不足,缺乏专业的菌种分离技术,导致菌种活力不强甚至不孕现象出现[7]。羊肚菌商业化栽培的关键点在于是否拥有驯化成熟、较为稳定的菌种,因此,菌种选育是商业化栽培的首要工作[8]。

陕南地区羊肚菌种植菌种来源混乱,产量极不稳定。基于此,本研究对七个羊肚菌菌株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陕南地区大田栽培的羊肚菌品种菌株。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供试菌株M-1和M-2由商洛市阳光菌业有限公司提供,M-3、M-4、M-5由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M-6、M-7由汉中市三秦森工菌业有限公司提供,其中M-1、M-2、M-6、M-7为羊肚菌六妹系列,M-3、M-4、M-5为羊肚菌梯棱系列。

1.1.2 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马铃薯200 g,葡萄糖10 g,蔗糖10 g,蛋白胨2 g,磷酸二氢钾1.0 g,硫酸镁0.5 g,琼脂20 g,pH自然,水1 000 ml。

原种期培养基:木屑70%,麦麸10%,小麦10%,腐殖土10%,含水量60~62%,pH自然。

栽培种期培养基:木屑57%,小麦33%,腐殖土10%,含水量60~62%,pH自然。

外源营养袋:谷壳35%,木屑30%,小麦30%,腐殖土5%,含水量60%~62%,pH自然。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选择简单易操作的平棚,采用6针遮阳网支起遮阳,遮光率需达到90%。种植时间安排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羊肚菌品种比较试验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槐树关镇进行。每个品种3个重复,每个重复种植面积为667 hm2。观察原种、栽培种菌丝长势及出菇阶段抗逆性,记录菌丝满畦天数、原基分化天数,并统计产量,计算折干率。

菌丝满畦天数/d:从播种到菌丝发满畦面的时间;

原基分化天数/d:从播种到形成原基的时间;

子实体发育天数/d: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采收所需要的时间;

折干率/%:干重与鲜重之比。

1.2.2 栽培方法

(1)原种制备

采用瓶栽方式制备原种,按上述配方将培养料充分拌匀后装入750 ml玻璃瓶内,用封口膜封口,高压灭菌后冷却。在无菌条件下接入母种,接种后置于20 ℃培养室黑暗培养15~20 d。

(2)栽培种制备

采用规格为15 cm×28 cm×0.006 cm的聚丙烯菌袋,按上述配方将培养料充分拌匀后装入菌种袋中,高压灭菌后冷却。在无菌条件下接入原种,接种量为3%~5%,接种后置于20 ℃培养室黑暗培养20~25 d,待菌丝长满培养料,菌袋表面形成菌核时即可使用。

(3)外援营养袋制备及使用

采用规格为12 cm×24 cm×0.004 cm的聚丙烯菌袋,按照上述配方制备营养袋。将外援营养袋一端扎孔后呈骰子五点式模样摆放在畦面上,每667 m2用量为2 000个。

(4)栽培流程

2019年10月土壤用石灰消杀处理,旋耕整地起垄;2019年11月23日播种;12月3日摆放营养袋,加盖黑色地膜,并在地膜上刺孔;翌年3月1日M-5原基最先分化;3月10日撤黑色地膜;3月12日出菇管理。

(5)出菇管理

当羊肚菌原基分化后,此时进入出菇期管理。保持空气湿度在80%~90%,杜绝大量洒水或中午洒水,可以采取沟内给水或水带喷灌方式增加畦面土壤湿度。羊肚菌子实体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氧气,所以要适当增加通风,每天早晚通风30~60 min为宜。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用DPS(Version 7.05)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羊肚菌菌株菌丝长势比较分析

由表1可知,不同羊肚菌菌株在原种、栽培种和大田栽培阶段菌丝长势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原种生长阶段,M-6菌株菌丝长势旺盛、生长速率最快,为1.81 cm·d-1,其次为M-2和M-3,M-1菌丝长势弱,生长缓慢;在栽培种生长阶段,M-3菌株菌丝长势旺盛,生长速率最快,为1.87 cm·d-1,菌核呈黄色,其次为M-2和M-6,菌核均呈黄褐色,M-1菌丝长势弱,生长缓慢;在大田栽培阶段,M-3菌丝生长旺盛,且满畦时间最短为7 d,M-2次之,为8 d,M-1需要时间最长,为20 d。综合三个阶段菌丝生长情况,初步筛选出M-2、M-3和M-6为较优菌株。

表1 不同羊肚菌菌株菌丝长势比较分析

2.2 不同羊肚菌菌株原基分化与子实体发育天数比较分析

由表2可知,不同羊肚菌菌株原基分化时间、原基分化温度、子实体发育天数均存在显著差异。M-3、M-5原基分化时间最早,原基分化温度偏低,其次是M-7,而M-1、M-2、M-4与M-6原基分化时间相对M-5滞后11 d。其中,M-5原基最先分化,原基分化天数为98 d。此外,M-1、M-2子实体发育天数最短为11 d,M-7子实体发育天数最长为17 d,二者相差6 d。

表2 不同羊肚菌菌株原基分化与子实体发育天数比较分析

2.3 不同羊肚菌菌株产量及抗逆性比较分析

由表3可知,不同羊肚菌菌株鲜菇产量与折干率均存在显著差异。M-3鲜菇产量最高,每667 m2为228.06 kg,M-2次之,为198.13 kg,其次是M-6与M-5分别为167.07、143.07 kg,M-1产量最低;M-3折干率最高,为13.29%,其次为M-2,为12.86%,M-1折干率最低。M-3原基分化较早,子实体发育时间相对较长,因此折干率相较于其他品种较高。由此可见,原基分化时间是提高羊肚菌产量的关键因素。

表3 不同羊肚菌品种产量及抗逆性比较分析

通过在田间观察不同羊肚菌菌株对细菌和真菌性病害的抵抗能力可见,M-2、M-6在高温高湿情况下,抵抗能力较强(图1)。而M-3和M-5菌株抗低温和抗高温能力都很弱,虽然M-3产量最高,但抗逆性较差。因此,综合以上指标,M-2和M-6为优势菌株,适宜在陕南地区大田栽培模式下推广应用。

图1 菌株出菇情况

3 小结与讨论

菌丝长势是影响羊肚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不同羊肚菌菌株在原种、栽培种、大田栽培阶段的菌丝生长速率及菌丝长势,表明M-2、M-3和M-6菌丝长势旺盛、菌丝生长速率快,为初步筛选得到的较优菌株。

原基分化温度是影响羊肚菌原基分化时间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不同羊肚菌菌株原基分化时间、原基分化温度及子实体发育天数,表明M-3、M-5形成原基的温度偏低,这与陈锡桓[9]研究梯棱羊肚菌所需积温相对较低结论一致。

抗逆性是影响羊肚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7个供试菌株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表明,M-2、M-6表现较为突出,抗高温高湿能力强,菇肉厚,产量高,每667 m2分别为198.13、167.07 kg。这与刘伟[10]等六妹羊肚菌具有抗极端环境特性研究结论一致。M-3虽然产量最高,但相比M-2、M-6抗低温和抗高温能力相对较差。羊肚菌栽培属于仿生态栽培,易受自然界天气变化的影响[11],人为控制环境条件难度很大,因此抗逆性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目前羊肚菌商品类型有鲜品、干品和冻品等,其中干货仍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12],因此折干率至关重要。本研究中,M-3折干率最高,为13.29%,M-2次之,为12.86%。

综合以上指标,羊肚菌六妹系列菌株M-2和M-6为优势菌株,适宜在陕南地区进行大田栽培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原基原种羊肚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藤本月季“安吉拉”花芽分化形态结构及内源激素变化研究
突脉金丝桃的花器官发生及其系统学意义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羊肚菌药膳之“扬眉吐气”
基于群体Parrondo博弈的根分枝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