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现代化肉牛场建设模式设计

2020-04-07 00:46江中良赵春平李晓军王永军昝林森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牛场运动场牛舍

林 清, 江中良, 赵春平, 李晓军, 王永军, 昝林森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研究院,宁夏 海原 755220)

海原县及宁南地区,常年气候干燥,降雨量200~500 mm,适宜肉牛养殖。但常年风多,夏季凉爽,冬季极端温度低于-20 ℃。目前,以农村散养户(5~20头)为主体,合作社养牛规模(50~200头)较多,也有50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企业。针对不同规模,推荐以下适用于当地气候特点,经济耐用的牛场建设设计模式。为牛场建设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1 家庭牛场建设设计

家庭牛场一般养殖规模都在30头以内,以单排牛舍为宜。牛舍朝向应面南坐北,运动场位于牛舍北。如图1所示:牛舍宽5.0 m,牛舍长度=牛床宽度1.5 m/头×牛总数;饲喂通道1.5 m,高0.4 m;牛槽宽0.5 m,外高0.4 m,内高0.3 m;牛床(2 m)及清粪通道(0.7 m)长2.7 m,坡度1.5,以空心砖铺成或三合土硬化铺成为宜;粪尿沟宽0.3 m,深0.3 m的水泥槽,上面可设活动盖板;牛舍高度3.5 m(屋檐高3 m);双层彩钢瓦阴坡顶宽度4.5 m(注:也可用木椽+泥+瓦结构或水泥预制板);阳坡活动采光挡风曲度板宽度3.2 m,墙高1.2 m(离地面0.3 m处可装通风窗0.2 m×0.4 m); 阴面墙高3 m,阴面牛出入通道宽2 m,墙体离地面2.0 m开通风窗,高0.6 m×2.0 m;运动场15 m为一栏(或10头牛为一栏),地面以空心砖铺成或三合土硬化铺成为宜;设水槽设在运动场,高0.4 m,宽0.4 m,长3 m;其余墙体为红砖或空心砖砌墙;料库可在牛舍顶头内增加2 m存放,不专设饲草料间; 运动场 育肥牛场一般不设置运动场,但繁殖母牛散养犊牛、育肥高档肉牛需设置运动场,每头牛运动场设计面积为:成年母牛20~25 m2、育成牛10~15 m2,犊牛5~10 m2、种公牛30 m2以上。运动场15 m为一栏(或10头牛为一栏)。地面以三合土或砂石土为宜,周围设围墙或围栏(高1.2 m)。运动场内应配置饮水槽、补饲槽和遮阳棚,饮水槽和补饲槽可采用移动式水泥槽,放置于围栏边。

注:以上尺寸均为技术要求尺寸,实际建筑要依此略调整。

图1 家庭牛场设计示意图注:保温,挡风,采光,运动,自由饮水

2 50~100头规模肉牛建设设计

50~100头规模牛场,以双排牛舍为宜。牛舍朝向可南北走向,也可东西走向(允许根据采光角度偏离主轴15°),运动场位于牛舍两侧。如图2所示:牛舍宽度10 m,牛舍长度=牛床宽度1.5 m/头×牛总数;饲喂通道宽2 m,高0.4 m;牛槽宽0.6 m,外侧高0.4 m,内侧高0.3 m;牛床(2 m)及清粪通道(0.7 m)长2.7 m,坡度1.5°,以空心砖铺成或三合土硬化铺成为宜;粪尿沟宽0.3 m,深0.3 m的水泥槽,上面可设活动盖板;牛舍高度3.5 m(屋檐高3 m);彩钢瓦屋顶宽度4.5 m,内刻宽0.6 m×2.0 m天窗,并安装活动采光板,天窗横向间隔2.0 m;前后檐墙高3.0 m,牛出入通道宽2.0 m,(离地面高2.0 m处可装通风窗0.6高 m×宽2.0 m);设水槽设在运动场,高0.4 m,宽0.4 m,长3 m;其余墙体可为红砖或空心砖砌墙;11.料库可单独建立5~10 m2存放,不专设草料间;运动场 育肥牛场一般不设置运动场,但繁殖母牛散养犊牛、育肥高档肉牛需设置运动场,每头牛运动场设计面积为:成年母牛20~25 m2、育成牛10~15 m2,犊牛5~10 m2、种公牛30 m2以上。运动场15 m为一栏(或10头牛为一栏)。地面以三合土或砂石土为宜,周围设围墙或围栏(高1.2 m)。运动场内应配置饮水槽、补饲槽和遮阳棚,饮水槽和补饲槽可采用移动式水泥槽,放置于围栏边。

注:以上尺寸均为技术要求尺寸,实际建筑要依此略调整。

图2 中小规模牛场示意图注:保温,透光,挡风,通气,运动,自由饮水

3 100头以上规模肉牛场建设设计

100头以上牛场建设,应设生活区,隔离带,生产区,主干路,净道污道分开,牛舍建设要利于机械化操作。还应设立干草库,青贮池,精料加工间,机械库,专门粪污堆贮间。

牛舍朝向主要根据保暖和采光需要确定。多采用双列式半开放牛舍,应长轴南北向,南端偏东不超过15°,南侧开门,有利于采光和防寒。

牛舍内排列两排床位,饲喂通道和牛床分开,中间为饲喂通道,两边为除粪通道。优点是便于饲喂,便于清粪。牛舍跨度12.0 m,长度根据饲养数量和场地确定,一般每头育肥牛槽位按1.0~1.2 m计算。外连接运动场。

3.1 地基

地基必须坚实牢固,设计应遵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尽量利用天然地基以降低建造成本。砖混结构的牛舍,应用石块或砖砌墙基并高出地面,墙基地下部分深80~100 cm,东北等严寒地区最好超过冬季冻土层深度,墙基与周边士壤间做防水处理。轻钢结构的牛舍,支撑钢梁基座应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深度根据牛舍跨度和屋顶重量确定,最少不低于1.5 m,非承重的墙基地下部分深50 cm。

3.2 墙壁

墙壁要求坚固耐用,厚度根据保温需要确定。冬季不是很冷的地区,一般墙厚24 cm,北和西北等严寒地区,可适当增加墙的厚度。

3.3 屋顶

屋顶要求夏季隔热、冬季保温,通风散热较好。双坡式适用于海原地区和各种规模肉牛场,结构简单、造价较低。屋顶高度和坡度根据牛舍类型确定。屋顶上缘距地面3.5~4.5 m,屋顶下缘距地面2.5~3.5 m。

3.4 跨度

跨度根据内部构造、是否使用全混合日粮饲喂机械等确定,双列式牛舍内部宽12~15 m。

3.5 门窗

半开放式牛舍应在一端或两端设置大门,牛舍应设置多个侧门,使用向外开门或推拉门。牛舍大门室2.5~3.5 m,高2.5~3.0 m;侧门宽1.5 m,高2.0 m;南窗数量要多、面积要大,北窗则相反。南窗高1.0~1.5 m,宽1.5~2.0 m;北窗高0.8~1.0 m,宽1.0~1.2 m;窗台距地面1.0~1.3 m。

3.6 牛床

牛床是牛采食和休息的主要场所。因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牛床、石质牛床、沥青牛床、砖牛床、木质牛床和土质牛床,不同种类的牛床各有优缺点。

混凝土牛床和石质牛床导热性好、坚固耐用、易清扫、消毒,但硬度高,舒适度差,冬季保温性差,投资大。砖砌牛床造价低,但易损坏,不使于清扫。建造混凝土、石质和砖砌牛床,先要铲平方实地基,铺20~25 cm厚的三合土后,上面再铺10~15 cm厚混凝土、石材或立砖(横竖皆可,但横砖使用寿命短)。

沥青牛床保温性好并有弹性,不渗水,易清洗、消毒,是较理想的牛床,但遇水后较滑,修建时可掺入煤渣或粗砂用于防滑。沥青牛床最底层为夯实的素土或10 cm厚的三合土,中间为10 cm厚的混凝土,最上层为2~3 cm厚的沥青。

木质牛床保暖性好,有弹性,易清扫,但造价高,易腐烂。漏缝地板式清粪的牛舍多采用木质牛床。水质牛床厚度根据木板材质确定,一般厚10 cm左右,铺于硬地面上。

土质牛床能就地取材,造价低,有弹性,舒适性、保暖性和透水性好,但不易清扫和消毒、建造方法是将地基铲平,夯实,铺一层15 cm左右厚的砂石或碎砖块后,再铺15~25 cm厚的三合土,夯实。

牛床应有上1.5°~2°的坡度,近槽端高,远槽端低。

为了提高牛舍利用率,很多牛场不区分接犊牛、育成牛舍,通用一种牛舍,此时牛床应按照最大长度来设计(见表1)。

表1 牛床设计参数

3.7 饲槽和水槽

饲槽和水槽没在靠近通道的地方,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无饮水设施的,固定的食槽兼做水槽,饲喂后饮水。人工饲喂牛舍食槽上部内宽60 cm,底部内宽35~40 cm,槽内侧(靠牛床侧)高40 cm、外侧(靠通道侧)高60 cm,食槽底部距地面高20~30 cm。为了便于清扫,饲槽底部呈弧形,一端留排水孔,并保持1°~1.5°的坡度。单独设置的水槽宽40~60 cm、深40 cm,底部距地面高30~40 cm,水槽沿高度不超过70 cm,一个水槽要满足10~30头牛的饮水需要。

3.8 饲喂通道

牛舍内应设专门的饲喂通道和牛粪外运通道。宽2.5~3.0 m。机械饲喂通道宽度为4 m。

3.9 通气孔

半开放式牛舍应设置通气孔。通气孔一般设置于屋脊或屋顶两侧。数量和大小应根据牛舍的大小、类型及通气和保温要求确定,最好设有活门,可以在雨天或牛舍温度过低时关闭。

通气孔推荐参数为90 cm×90 cm。通气孔总面积应为牛舍总面积的0.15%左右。在牛舍屋顶安装固定式换气扇(通风机)进行换气,可有效缓解冬季通风与保温的矛盾。

3.10 粪尿沟

人工清粪的牛舍内需有粪尿沟。粪尿沟宜采用明沟,表面光滑、不透水、易清洁,且不妨碍牛活动。粪尿沟宽28~30 cm,深10~15 cm,沟底向出粪口有1°~1.5°的坡度。粪尿沟应通过暗沟通到舍外污水池。

3.11 运动场

育肥牛场一般不设置运动场,但繁殖母牛散养犊牛、育肥高档肉牛需设置运动场,每头牛运动场设计面积为:成年母牛20~25 m2、育成牛10~15 m2,犊牛5~10 m2、种公牛30 m2以上。地面以三合土或砂石土为宜,周围设围墙或围栏。运动场内应配置饮水槽、补饲槽和遮阳棚,饮水槽和补饲槽可采用移动式水泥槽,放置于围栏边。

3.12 围栏

围栏要结实耐用,牛舍内一般用钢管,运动场可用钢管、水泥、电围栏等,围栏高度、间隙和钢管直径等要根据牛的大小和类型确定,牛舍内靠饲槽侧围栏高1.5 m以上,运动场围栏高1.8 m,电围栏高1.5 m以上。围栏间隙一般成年大型牛30~35 cm、育成牛和中小型于25~30 cm、犊牛20~25 cm。

3.13 消毒设施

消毒池深10~15 cm、长1.5~2 m、宽略小于大门宽度,坚固、平整,耐酸碱,不渗漏,并配备手动或自动喷淋装置,对车辆进行整体消毒(消毒液为0.5%过氧乙酸)。消毒地可用火碱(2%~4%氢氧化钠)或生石灰,使用10~15 d更换1次,下雨后必须立即更换或进行补充。

3.14 饲料加工

它与普通饲料厂的建筑一致,防鼠、防鸟、防潮,不漏水,满足生产需要即可,大小和类型根据牛场养殖规模、所需加工饲料的种类及生产需要确定。

3.15 青贮设施

青贮池分为地上式、半地上式和地下式3种。常用地上式和半地上式(地下部分不超过1 m)。青贮池大小根据养殖规模、贮藏饲料数量确定,底部和四周用砖或石头砌壁,用水泥抹平,保证不透气、不透水,底部应留有排水孔。

3.16 粪场和污水池

为了避免污染环境,污水主要来源于屋顶及硬化场地,因此,加装雨污分流设施,减量化排污治污,规模肉牛场必须配备粪场和污水池,粪场地面要坚硬不渗水,能贮存1个月以上的粪量。污水池距牛舍10 m以上,容积以能贮存1个月的粪尿为准。粪场和污水池每月清除1次。

注:以上尺寸均为技术要求尺寸,实际建筑要依此略调整。

图3 双列对头式牛舍

4 现代化牛场建设趋向

现代化牛场建设,应符合牛自身的行为特征,为牛提供舒适的生活和休息环境,除了满足肉牛饲草料营养需求,尽可能改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外,还应当从温湿度调控,远离有害物质(有害气体、有害农药残留),远离噪音,尤其改善冬季饮水温度,皮肤按摩,慢节奏舒缓音乐播放,让牛有充分的休息空间和嬉戏玩耍的时间,保证良好的情绪等方面考虑。从生态角度来看,及时做好粪便清理,集中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从污水处理方面来看,增加雨污分流设施,有效减少污水排放总量,采取最新技术发展成果(如高密度黑膜处理技术),并从处理中创造一定经济价值,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牛场运动场牛舍
洛绒牛场
洛绒牛场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在亚丁(二首)
大美运动场
肉牛舍自走式牛场清粪车的研究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潮湿环境对肉牛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家有运动场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