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初探

2020-04-07 19:47李贵荣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历史

李贵荣

我国的悠久历史中众多的历史故事与历史事件中都包含了充足的人文内涵。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对具体知识的讲解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我国灿烂的人文文化。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其中不乏一些具备人文情怀的内容,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理念对他们自身的发展来说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一定的引导。

一、教师展现人文形象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中,教师是历史知识学习的组织者,也是人文素养教学的渗透者,所以教师也需要意识到自身的任务以及肩负的重任,首先开始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保证自己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向学生展示最佳的人文形象,保证能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和榜样。所以,教师不仅需要承担起历史课堂上教书的职责,更需要肩负育人的重任。一方面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在历史课程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与学生多交流和接触,走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与自己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涉及关键性的历史人物或者是事件的时候,教师需要积极地渗透人文素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学习《民族大团结》的时候,教师在讲解课程的时候需要渗透自己“团结友善”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新时代带给国家和世界的美好,并且清楚地向学生表述自己对未来世界和平和祖国繁荣的憧憬,这样的情感表达,能够带给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综合国力、团结一致对于国家,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性,以此渗透人文思想,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

初中历史知识中的很多内容包含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受到学生升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忽视这一部分内容,片面要求学生只掌握《考试大纲》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历史是一门人文类学科,不论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教师都应该使教学更加多样化,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因此,在具体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都要对此进行深入地挖掘,让学生明确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问题带给他们的启发是什么,让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文素养。如果教材知识中包含一定的人文素养,教师要提前做好课程安排,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消化理解,让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感悟不仅停留在浅层次上,而是从根本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做。例如,在“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形成”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简单地把几个历史事件讲解给学生,而是要通过对知识进行深入的讲解来让学生感悟到我国屈辱的历史是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软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当下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国际化,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仍然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教师把历史事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力量都讲解给学生听,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启发作用。此时,学生不仅对教材的掌握更加牢固,其人文素养也会得以提升。

三、历史人文教育贴近生活

初中历史教材中,很多知识具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若想要把其中所包含的功能和价值最大程度地发挥,还需要把这一教育工作与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历史,在历史中学会生活,这样才是人文素养培养的最佳效果。同时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方法,能够简化历史知识内容,让学生更加清楚地对其中枯燥的知识点进行学习,这样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人文素养。例如:在学习《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现在学生上课所使用的设备,以及学习的环境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也可以融入自己曾经教学的经历,如教学中只有黑板和教材,完全没有使用多媒体,也不能够拓展课堂知识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询问自己的祖辈,与他们接受的教育环境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三观,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效果。

四、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为了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教师不应该把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局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课堂的教学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教师将教材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也仍然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学习压力,他们仍然会从一定程度上把自己学习成绩提升作为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对于人文精神的感悟更加深刻。例如,在“新文化运动”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当时的运动对于人们的影响以及在该运动过程中涌现出的部分优秀的作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新文化运动时期发表的刊物和作品有很多,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参考性意见,让他们在众多优秀并且做出突出贡献的刊物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朗诵。学生在进行朗诵的过程中,不仅要熟悉自己所朗诵的文本,还要对其中包含的深层含义进行一定的了解,这就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逐步提升。

总之,历史教师秉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教学原则,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的人文内容,通过一系列教学方法实现历史人文教学的目标,不仅能塑造学生品格,增强其人文素养,更符合历史教学革新的要求,将素质建设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为推动初中历史教学水平进步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人文历史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新历史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