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0-04-07 03:46侯露露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读者现状调查信息素养

侯露露

摘 要: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是公共图书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问卷调查阐述了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培养读者信息素养的优势,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培养读者信息素养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1-0022-03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信息素养;读者;现状调查

1 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tti Zurkowski)率先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将信息素养定义为能够感知信息的需求,有能力获取、评价、有效利用所需信息,并具备学习的能力。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信息素养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方面。信息素养是人们在信息社会中赖以生存并开展终身教育的基础。读者信息素养的高低关系到其能否在浩瀚的信息资源中快速、准确查找到所需信息,关系到新媒体时代其信息评价及信息道德能力的高低,更关系到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高低。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是公共图书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进行创新的必由之路。

2 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2.1 基本情况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维度设计了问卷,在公共图书馆随机向读者发放,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回收率86%,其中男性78人(占41.3%),女性111人(占58.7%);高中及以下学历12人(占6.4%),大专或本科学历116人(61.3%),硕士学历54人(占28.6%),博士学历7人(占3.7%)。

2.2 调查分析

2.2.1 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读者对信息的洞察力和内在感受力,是信息素养的前提和基础,是人们从事信息活动的精神驱动力,直接影响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和评价。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读者对信息具有较强的敏锐力;信息需求态度端正,能主动查找信息;网络成为读者获取信息的首要和主要途径,读者通过图书馆获取信息的比例最低。因此,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意識调查情况表明公共图书馆在发挥自身功能和宣传营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2.2.2 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是对信息工具、信息基础知识、网络通信技术、信息理论和多媒体技术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你对信息素养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37.6%的读者表示了解一些,30.7%的读者表示没听过,24.8%的读者表示听说过,仅有6.9%的读者表示非常了解。针对“你对图书馆的功能布局了解吗?”这一问题,50.2%的读者选择了“一般”,33.4%的读者选择了“不了解”,16.4%的读者选择了“非常了解”。综上可知,读者对信息素养及公共图书馆功能布局的了解非常有限。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进一步加强对信息素养及功能布局的宣传和推广,不断提升读者的信息素养。

2.2.3 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要素,包括查找信息、甄别信息、整合信息、利用信息、评价信息等能力,是衡量信息素养的主要指标。从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读者具备检索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技能和能力,能使用OPAC检索到所需图书,具备基本的信息查找、信息评价、信息甄别能力。

2.2.4 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指在信息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针对“你有没有制造或传播过虚假信息?”这一问题,70.8%的读者选择“从不”,表明读者的信息道德水平较高。

2.2.5 影响信息素养的相关因素。针对“你觉得在图书馆获取所需信息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多选)”这一问题,60.9%的读者选择“不善于利用图书馆”,49.2%的读者选择“缺乏信息检索相关知识”,43.4%的读者选择“资源太少”,16.4%的读者选择“英语或计算机技能差”,表明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率不高。因此,公共图书馆应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完善馆藏资源体系,提升读者的检索能力,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2.2.6 因素差异对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水平的影响分析。笔者利用SPSS软件对189例样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多个独立样本,分析了性别、学历、年龄对读者信息素养得分的影响,P值分别为0.043、0.002、0.108。由此可见,不同性别、学历读者的信息素养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读者的信息素养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为了保证分析的准确性,笔者还以性别、年龄、学历为自变量,利用Logistic对影响读者信息素养水平的多个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189例样本信息素养的平均分值为30分,笔者将得分等于大于30分的读者划为信息素养水平高的一组,将得分小于30分的读者划为信息素养水平低的一组。

从表3可以看出,性别对读者信息素养水平呈反向变化(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时赋值男=1,女=2),变化显著(P<0.05);年龄对读者信息素养水平呈反向变化,变化不显著(P>0.05);学历对读者信息素养水平呈正向变化(从低到高将学历的四个阶段依次赋值为1、2、3、4),变化显著(P<0.05)。

3 公共图书馆培养读者信息素养的优势

3.1 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奠定了资源基础

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学科门类齐全、种类结构合理,大都形成了纸质和数字资源并存、实体和虚拟馆藏共有、能反映地方文化鲜明特征的合理的馆藏资源体系,为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3.2 先进的馆舍设备提供了硬件基础

近年来,很多公共图书馆将馆舍建设作为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办馆条件,加强硬件设施设备建设。一些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修建了新馆,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多功能厅、报告厅、阅读空间、公共电子阅览室等为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讲座和培训提供了场地和设施设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计划等为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信息素养培养提供了平台。

3.3 经验丰富、专业精深的馆员队伍提供了人才支撑

公共图书馆拥有一支专业、年龄结构合理,工作经验丰富,精通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的馆员队伍。馆员承担着图书信息采编、图书上架管理、参考咨询、数字资源数据库建设、数字图书馆推广、阅读推广及读者服务等工作,这些工作体现了馆员在信息筛选、信息选择、信息查找、信息甄别、信息组织、信息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也展现了信息素养的重要内容。因此,馆员是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信息素养培养的有力人才支撑。

3.4 公共图书馆多种工作的完成就是开展读者信息素养培养的过程

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文献信息服务和阅读推广工作本身就包含着信息素养教育,如阅读指导、参考咨询、信息检索、定题服务等已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读者信息素养培养贯穿于公共图书馆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读者的信息素养意识,提升他们的信息能力,引导他们积累信息知识及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

4 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培养及提升策略

4.1 整合信息资源,吸引读者参与信息素养教育活动

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强宣传和推广,完善馆藏资源体系,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并利用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只有有效整合各种信息资源,构建贴近民众、贴近生活的信息资源体系,才能使民众切身体会到信息的存在,体会到自己已置身于信息社会中,感悟信息给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的巨大变化。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吸引读者参与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他们的信息意识。

4.2 建立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

公共图书馆可借鉴国内外图书馆的经验,整合开发互联网上的免费学习资源,建设针对不同年龄段读者的信息素养在线教育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将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链接到网站主页,供读者自主安排学习;建立在线咨询系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咨询服务。此外,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过程中要注重交互式体验,区别不同读者群体,把握好内容资源的专业性和难度的循序渐进性。

4.3 针对不同读者群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教育

公共图书馆要针对不同读者群开展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教育。对于老年读者,公共图书馆可通过讲座、培训等传统方式,为他们讲授馆藏功能布局、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馆藏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使其掌握在信息社会立足的本领;对于中青年读者,公共图书馆可构建知识共享空间,或通过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主动为他们推送信息技术、检索工具使用、数字及网络资源检索利用等相关知识;对于青少年读者,公共图书馆可开展与信息素养相关的阅读推广活动,营造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提升青少年读者的信息素养能力和水平,使其掌握在信息社会终身学习的技能。

4.4 充分做好阅读指导、参考咨询等图书馆业务工作

公共图书馆应利用“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现代阅读服务月”等重要节点,做好阅读指导工作,打造阅读活动品牌,提升读者的信息素养。参考咨询是公共图书馆对读者在利用文献和寻求知识、情报方面提供帮助的活动,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在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提高读者检索、利用和评价各种数据资源库、网络资源的能力。

4.5 提升馆员信息素养

馆员的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关系到读者信息素养培养的效果,馆员应承担起读者信息素养教育者的角色,指导读者了解、利用馆藏资源,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馆员要不断更新观念,认识到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水平,具体包括基础信息素养(馆藏布局、功能、服务的介绍和OPAC的使用指导)、通用信息素养(学术及日常生活问题信息的检索、评价能力及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信息素养(基于学科的专业信息素养)和高级信息素养(终身学习能力)等四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Presidential Committeeon Information Literacy:Final Report[EB/OL].[2019-11-08].http:www.ala.org/ala/acrl/acrlpubs/whitepapers/presidential.htm.

[2] 李于于,顧华宁,李莉.成都地区部分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0(9):171-172,174.

[3] 侯小云.公共图书馆公民信息素养教育研究[J].图书馆,2010(1):128-129,133.

[4] 章忠平.公共图书馆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基于读者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3):40-42.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读者现状调查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读者》光明行动”(26)
“《读者》光明行动” (25)
“《读者》光明行动”(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