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宜居到移居

2020-04-07 03:43Junitaille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宜居城乡空间

Junitaille

“移居”生活

2020年,宜居生活将成为人类的最低标配,“移居”才是面向移动互联时代的全新征途。你不需面对镜头,可以直接通过物理位移,让你的床、书桌、木椅、厨房或者办公室、会议厅、健身房、创意工坊等出现在任何一个需要的场景和区域中,如果把1995年——联合办公空间前身C-base在德国柏林正式创办的那一年——看作“移动办公”元年,那么25年后的2020年,或许就是以“万物皆可移”为特征的“移居时代”的开端。

为什么需要“移居”生活?清华大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袁牧在一篇名为《未来理想的居住模式,是“城乡结合部”》的文章中分析,移居生活存在的基础,是模块化的建筑和细分化的需求,“我们不但要自由的灵魂,还要自由的躯体,以及自由的居所”。“各地的房屋不需要重复建设,甚至可以考虑办公居住空间合一,白天把房子开到公司上班,晚上开回家休息,周末开到景区娱乐。各地只需要建设停房场地和必要的管理设置即可。而目前的居住模式,必然是有一半房屋是空置的,对空间和建筑的消耗是双倍的。”

这是一种被不断调整,但与此同时也保持更新状态的“居住动态平衡”,怎么理解?从早上起床开始,你就进入了一种被智能化输送网络主宰的居住动态:吃完早餐,或许餐厅已经平移到公司的打卡机前了,而在需要打印文件时,打印机也能在10秒内“赶到”你的面前。

这一切或许不会在近几年内完全实现,但2020年至少会在某些方面出现变革的端倪。例如在日本宫崎县日南市,“巴士住宅”的概念已经成形:在一辆29座小型巴士内部长约7米的空间中,配备了上下铺、沙发、桌子、淋浴、投影等生活用具,在打造高阶版“房车”的同时,也拓宽了不同生活场景的边界,难怪日本设计师认为这种新型智能车载模式可以“把人从常识中解放出来”。

与“移居”对应的是智能社区的全面建立。有客人来做客,可以在人脸识别、车牌识别和指纹识别模式中任选其一;家有急事可以通过智能臂带、可穿戴智能设备等一键报警;当你想做个体检时,智慧医疗可以足不出户就达成目标,省去在公立医院排队之苦……总之,与之伴随的,是社会凝聚度和生活便利度的提升。

城市的未来发展

居住配套和生活节奏的变幻,或许是城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投影。

袁牧认为,大城市无疑给了拱卫大都市的中小城市乃至村镇更多发展机会。“大城市不可能独立生存,必然依赖外界物质能量输入,这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支撑不只是食品、电力、燃油、工业品这些物资支撑,其实更重要的是产业链、人力、生态环境以及空间容量支撑。”

最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将是以高铁为代表的交通快速网络。交通工具的提速,压缩的是城乡之间的办事和流动时间,也变相把“用脚投票”的成本降到最低。在袁牧看来,“未来的城镇格局,应当是以大城市(北上广深和一部分强二线城市)为核心,中小城镇网络为主体,利用未来科技的高自由度、高速高效城際交通连接,配合互联网信息强化,从而形成的大规模疏松高效城镇网”。便捷交通工具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提升了不同地域间流动迁徙的自由度。袁牧的一个观点是:未来中国城市人口的趋势,不再是“三生三世三代人供一套房”,也不再是“千军万马挤北上广”,城乡的边界逐渐开始模糊,城市因为各色资源的需求而离不开乡村,乡村也因背靠及依赖城市的辐射而变得并不遥远——“未来理想的居住模式,是‘城乡结合部”。

届时,谁都不会自称“城里人”,也不会自称“乡下人”,所有人的ID卡上的户籍地只有一栏,上面写有“移居人”3个字——在高新科技占领居所、城乡边界越发模糊、交通脉络日渐清晰的未来,你可以去任何地方过“宜居生活”。

(摘自《新周刊》2020年第3期 )

猜你喜欢
宜居城乡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基于多种数学方法的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
基于多种数学方法的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
最宜居的多元文化之城——多伦多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中国老年宜居环境发展报告发布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