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精准培训实施路径及应用实践

2020-04-08 09:30许兴苗
农民科技培训 2020年2期
关键词:精准农民培训

许兴苗

农民精准培训是以信息化、网络化、大数据驱动培训方式创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农民素质提升与技能发展的培训服务模式。该模式适应新时代农民发展的要求,通过技术的驱动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开辟了农民培训的新天地。文章指出了农民培训需要精准化,阐述了农民精准培训的概念和内涵,并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精准识别、精准设计、精准实施、精准支持、精准评价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农民精准培训的实施路径。

一、农民培训需要精准化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农民培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但调查发现,当前农民教育培训还存在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培训成效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例如,通过对江苏三个地区11个县的800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培训效果不理想;通过对20多家农民培训组织机构的调查发现,农民培训成效亟待提升。综合来看,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培训内容针对性问题。

农民作为成年学习者,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由于学业背景多样性,学业技能水平差异大,对学习过程的流畅性造成很大影响。二是成人是基于经验的学习,个人经历的差异性往往会影响学习内容知识建构的统一性,这对标准化、规模化教学形成了挑战。三是成人学习者学习需求的多元性,往往会对教学目标的确定造成不小的影响。因此,农民更需要适应个性化需求与多元化教学特点的精准服务。精准培训强调的是培训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度以及由此建立的学习者表现的流畅度。实施农民精准培训,对于提高农民培训效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民精准培训的概念与内涵

(一)农民精准培训的概念

农民精准培训是以信息化、网络化、大数据驱动培训方式创新,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农民素质提升与技能发展的培训服务模式。它适应了新时代农民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体现了“精准”服务的理念,通过技术的驱动和培训方式的创新发展,推动面向农民发展的培训改革与创新。

(二)农民精准培训的内涵

提供个性化服务是核心。农民培训需求是多样化的,每位学员都有其特定的服务需求和心理诉求。在传统的农民培训服务模式下,不能完全精准把握每个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农民精准培训服务以需求为核心,更加注重服务情境创设、服务过程以及学习者内在特征,实现对农民学员个体更加精确的数据分析,更准确地把握他们真实的需求,为制定个性化服务策略提供依据,最终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个性化培训模式。

以创新培训方式为手段。农民精准培训服务以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设备等作为信息获取工具,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协同参与,对农民培训服务过程进行深度渗透,可以有效支持不同场景、不同空间的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协同服务与嵌入式服务资源整合,进而创新农民培训方式,不断提升学员体验,更好地满足农民学员的需求。

以大数据驱动为前提。农民精准培训强调培训全过程的数据应用,通过数据分析来预测农民培训的内在规律,为培训决策、培训管理提供参考。从过去基于实践的经验判断向基于数据的认识模式转变,可以更加直观地缩小农民培训服务与农民需求之间的差距,更深入地发掘学员的真实需求,进而提高培训服务的精确性与科学性。

三、农民精准培训实施路径

(一)精准识别

精准识别农民培训需求,并充分了解培训相关资源的可获得情况,是有效实施农民培训的首要条件。在这一环节,要对培训对象及其需求、培训内外部环境等情况进行系统分析,从教育、经济、社会、文化等多角度明确培训方向,确定培训目标。同时,还需广泛整合、合理使用可获得的人、财、物等资源,全面论证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精准设计

对培训资源投入的量度以及方式、方法的选择可直接影响培训绩效水平。因此,精准设计环节需要收集、评价培训各类资源,并根据项目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如学员组织方案、课程设计方案、教学实施方案、效果反馈方案等。农民培训涉及培训主办方、实施方、协作方、农民学员等不同主体,培训信息传播、培训条件完善、培训后期服务等涉及面很广,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应广泛整合与优化各类培训资源,提高培训预期效果。

(三)精准实施

精准实施过程的重点是要保障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的精确度以及培训过程的流畅度,即让农民学到想学的知识,并且顺利学会这些知识。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有效协调相关资源,推动培训各环节顺利运行,保障效果;另一方面要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对培训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有效处置,使培训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被修正、优化。

(四)精准支持

精准支持既是对培训认识的深化,又是对培训流程的拓展。精准支持包括技术性精准支持与非精准技术性支持。技术性精准支持主要是通過为学员提供知识技能应用方面的针对性指导服务,提高知识技能转化率,保障所学知识与技能顺利迁移到工作之中。非技术性精准支持是通过为学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市场、技术信息等资源,保障培训效益实现。

(五)精准评价

精准评价是农民精准培训服务的重要环节。评价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类。农民培训的过程性评价是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参与者(如培训学员、培训教师、支持服务人员等)对培训实施全过程效果的信息反馈。根据各种反馈信息对培训过程因素与环节做出适当调节,保障培训的顺利实施以及培训目标的实现。培训终结性评价的精准性则主要体现在对培训最终效果的客观评价上,它对后续培训产生价值。

四、农民精准培训应用实践——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浙江省供销社主办的高等职业院校。长期以来,学校坚持“立足浙江、依托系统、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依托与浙江省23家市区县供销社联合成立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教育基地”、浙江农民大学经贸分校区、浙江合作经济管理学院以及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培训教育基地等服务平台,深入开展农民培训工作研究,广泛组织农民培训。根据精准培训理念,学校积极实施以需求为导向、“五性”合一的培训策略,提升农民培训效果,努力推动从农民培训向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转化。

(一)根据精准识别要求,坚持培训课程的实用性

采用走访、问卷等方式,通过基层供销社、培训学员、讲师团队三条渠道,深入开展农民培训需求调研,量身定制开设课程。目前,已形成了农产品种植、农产品检测、农产品营销、农村合作经济等四大系列,《科学施肥与环境保护》《农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实操》《互联网思维与农产品电商》《农民金融与财务管理》等二十多门核心课程。同时,在每一次培训开班前,认真开展学员需求调研,有效提升了培训内容的精准度,提高培训课程的实用性。

(二)根据精准设计要求,坚持培训模式的开放性

根据培训项目和对象的特点,适时采取实操训练、实践辅导、案例分析、基地考察、经验分享、主题沙龙等多种方式,提升培训教学效果。同时,在学校培训骨干力量的基础上,整合在杭高校、农业部门、基层专家等多方资源,建立多元性培训师资库,打造了一支专家型、跨单位、跨行业、跨区域、接地气的培训师资团队。

(三)根据精准实施要求,坚持培训组织的严密性

科学制订《学校培训工作流程》,注重培训前期准备、培训实施到培训后续支持各个环节的工作规范。设立臨时班级组织,建立由学员、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参与的微信群,加强师生、学员之间的联系,加强相互学习与信息交流,也为培训后续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根据精准支持要求,坚持培训服务的延伸性

每期培训结束后,通过线上平台、培训班微信群、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为学员提供技术指导、信息交流、咨询答疑等后续延伸服务,促成培训成果落地,努力从培训转向培育。

(五)根据精准评价要求,坚持培训信息的交互性

建立培训全过程沟通机制,发放《培训学员反馈表》,从培训安排、组织管理、授课讲师等方面征求学员意见与建议,及时做好统计、梳理与反馈工作。建立“经贸培训”微信公众号,定期开展学情调查。建立培训班微信群,实现师生、学员之间无障碍沟通。

实施农民精准培训以来,学校根据实际不断优化各项培训服务,农民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三年,共组织了学员培训反馈评价90余次,收集问卷3100余份,学员对学校培训效果表示满意与较满意的达95%以上。浙江省农办、浙江省供销社、浙江农民大学、全国供销合作社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展中心浙江调研组对学校农民培训工作创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校多次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行业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突出贡献单位”“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农产品经纪人星火科技培训优秀单位”“浙江农民大学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称号。《光明日报》《浙江日报》分别以《农民点菜   学院送餐》《培育农民致富“领头羊”》为题,专题报道了学校农民培训工作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

(作者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精准农民培训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