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经济周期之库存周期综述

2020-04-08 09:37刘晓宁
商情 2020年7期
关键词:经济周期

【摘要】金融资产风险是影响国家经济及微观民众的重要因素.了解经济周期的波动规律无论对国家的风控还是对个人的资产配置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经济周期中最小的周期基钦周期即库存周期的定义,分析了基钦周期中相关的资产价格的波动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房价的趋势。

【关键词】经济周期;库存周期;房价波动

一、库存周期介绍

(一)库存周期的概念

库存周期又称为基钦周期。最早是由美国经济与统计学家约瑟夫.基钦在1923年发表的《经济因素中的周期和倾向》一书中提出。此书研究了1890—1922年间英国与美国的物价、银行结算、利率等指标,发现经济中存在约3.5年或40个月的经济周期。

库存是为了最终的销售而准备的原材料、中间品以及产成品,是工业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库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是属于企业流动资产,但是库存却是一个存量的概念。经济运行过程中供给和需求的变动的结果,引发了库存的波动,从而形成库存周期。

(二)库存周期的频率

一个完整库存周期大约是3.5年或40个月时长为一个循环,是最小的周期单位;从采购材料到厂家生产是6个月的时间,重复2~3次是一年半,然后会有一个去库存的下跌期,所以一个循环是3年左右的时间。库存周期可分为主动补库存和被动去库存,被动补库存和主动去库存。这4个阶段分别对应的经济中长周期的复苏、繁荣、萧条、衰退。

(三)库存周期的成因

库存的波动由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造成的结果。所以它的传导机制也是通过供需的价格传导的。一方面由终端需求传导的时滞造成。当终端需求量变化,零售商最先感受到这样的变化,根据变化调整零售商的库存;之后,这样的变化传导到批发商那里,批发商会根据变化调整自己的库存,最后才会传导到生产厂商,生产商根据变化再调整生产及库存量。这个过程使得生产商的库存投资不仅滞后而且被放大。因此很大程度上,库存的变化和价格的变化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而其中价格水平是供给方库存变化的关键。厂商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反应而调整是增加或者减少库存水平。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供给造成的。由于经济形势向好,库存见底,而需求上升,这样企业看到利润增加,从而不断提高生产的力度,生产商的库存增加,当需求量保持不变的时候,无论生产商还是批发商的库存都开始增加,导致价格回落。当生产商看到价格回落,不再增加产量甚至是削减产量,即从被动的去库存转换到了自动去库存。这个时候,当库存见底,供给量减少,但是需求端不变或者开始增加的时候,价格呈上升趋势。

(四)库存的作用

1.节约费用

当经济过热,需求端的需求量不断上升的时候,因为有库存,可以及时供应商品,无需因为等候采购材料而浪费时间;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时间段呢,因为有库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高利润率;可以实现风险对冲,进而套期保值。

2.节约生产时间

完成库存周期大概要40个月,从采购原材料直到销售完成成品。经济繁荣时期,不断增加的需求量会导致供不应求的状态,有充足的库存,可以节约采购的时间,缩短生产时间。

3.平滑生产的作用,应对突如其来的经济冲击

比如货币冲击:政府释放流动性,从而使通胀增加,物价随之升高,因为有了库存,可以从容应对一时的涨价之潮;政府支出冲击:因为刺激经济,加大政府支出,加大对基础建设的支出,这样对大宗商品比如水泥等原材料的需求迅速提高,如果有库存,那么可以应对临时的增加额度。

二、中国经济中的库存周期

改革开放的这30年中,中国的經济在波动中上升。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还是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房价,股市,猪肉等价格都有着剧烈的波动,其短周期的波动大部分呈现出了40个月左右的特点.所以中国的商品也存在着库存周期。

(一)库存周期与GDP周期波动规律

库存处于上升周期,GDP同步上升,宏观经济上行;而库存处于下降通道,GDP则相应的进入下行通道,宏观经济下行。他们是正相关的关系。根据支出法的GDP,企业投资为存货的增量和固定成本之和,所以存货周期的波动使其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非常显著。

(二)库存周期与CPI的周期波动规律

不仅国民生产总值(GDP)呈现库存周期波动的频率,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样有此规律。根据1997年至2014年的数据,可以以看出,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也同样呈现3~4年波动的周期频率

三、中国的房地产库存周期

(一)传导机制

房地产投资和库存周期也是同向变化,但是房地产投资是造成库存周期波动的因素之一。房地产投资是各种原材料的需求方。房地产投资上升期从而带动原材料库存的下降,企业开始被动的去库存,当房地产投资达到高峰,企业开始不断的主动补充原材料库存。从而带动新一轮的库存周期循环开始。

库存周期下的供给,需求,库存,价格之间的关系和相对应库存周期的各阶段描述如下。

1.被动补库存:供给量量增加,需求下降,供给大于需求,商品价格下降,库存量上升,形成了库存周期中的被动补库存阶段,同时也是经济周期处于衰退时期。

2.主动去库存:供给量下降,需求量同时下降,库存量也下降,这时候进入到主动去库存的阶段,对应经济周期的萧条时期。

3.被动去库存:供给量还在不断下降,但是需求量开始上升,库存还会继续下降,这就是库存周期的被动去库存阶段,对应了经济周期的复苏阶段。

4.主动补库存:供给量因为需求量的上升开始逐步增加,需求量也继续上升,商品价格也开始上升,这个时候,形成了主动补库存的阶段,同时也是经济周期繁荣阶段。

(二)影响房价变动的因素

房地产具消费和金融的双重属性。影响房地产的周期的因素包括经济周期,人口水平,城镇化进程,工资水平,利率等多种因素。因此房地产周期可分为长周期和短周期。长周期主要看人口的数量变化及经济周期,短期国家受政策影响。

(三)基于基钦周期的房地产趋势分析

2013年中央针对高居不下的房价现象,为了抑制房价的泡沫,于同年2月出台了“新国五条”,并多次高整了贷款利率,行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管齐下,遏制住了高涨的房价。房地产的需求端不断下降,供给端已经建好和在建的住宅还在不断增加,房地产的库存被动增加。

2014年年底,房屋建设数量也直线下降,这个时候供给,但是住房的需求却一直没有减少,只是被政策抑制了需求。2015年,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房地产方面的促销费,去库存,稳定市场的组合政策,并同时进行了多伦降准降息降首付。迎来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复苏。这个时候,需求被刺激,不断增加,但是新住宅还没有建成,不断的消耗了既有库存,从而过度到了被动去库存阶段。

2016年9月30日,中央出台了最严楼市调控政策并配以强有力的货币政策,调高首付利率,及二套首付比例。从这时起,楼市的供给量增加,但是需求量突然下降,开启了新一轮的被动补库存阶段。从2013年2月份颁布的新国五条到2016年9月30日的限购政策政策,中国的房地产经历了从主动去库存到被动补库存的一个完整库存周期,历史40个月,符合基钦周期的规律。

宏观层面,土地出让金作为政府性基金收入对各地区当前和未来政府现金流有重要影响,是各地方政府利息支出的重要来源。土地流拍数量增多意味着土地出让金减少,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债务率高的地区的偿债压力。为了保证政府收入,以及逐年下滑的GDP增长率,房地产的未来尤可期。微观方面,80后二胎的家庭不断增多,可以看到很多有改善家庭住宅面积需求;90后达到了适婚的年龄也在不断增加,微观需求量也在增长。但是土地的供给却在不断减少。从2018年至今,土地多次流拍频发,供给量会严重下滑。据我爱我家集团市场研究院统计,2018年4月,包括居住类用地、商服金融类用地、工业用地、综合用地等土地类型在内,北京全市并无新增土地供应。无独有偶,近2年内杭州临安,济南等地也出现了流拍现象。

由此总结得出,房地产周期和宏观经济周期,也和库存周期基本一致。被动的去库存和主动补库存阶段,正好是宏观经济上升周期,也是房地产价格进入上升通道。由于2016年是房地產周期中的主动补库存到被动补库存的时期,从2016年9月份的限购限贷政策至今,已有39个月,按照基钦规律40月左右的波动规律,中国的房地产周期在近1~2年内会迎来房地产的复苏。

四、总结

周期研究尚未成为中国经济学的主流,对这些周期的分析和研究不够深入,但是经济周期分析对理解经济波动有这重要的价值。无论是美国成熟的市场经济还是我国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存在着经济波动的现象。微观企业可根据库存周期波动的规律,在经济下行时期,减少存货,在经济复苏之前,储备相应的库存原材料。使企业实现风险对冲,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

国家的宏观层面也需要逆周期进行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的干预,逆周期进行库存的调配。通过对基钦周期及库存周期分析出中国房地产中的基钦周期规律,有关部门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制定房地产政策,切实将房住不炒政策继续有效的贯彻下去。

参考文献:

[1]贺骁束.库存周期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J].金融纵横,2019(6).

[2]王璐.中国住房均价“基钦周期”研究[J].货币时论,2016(6).

[3]李乾孙,翁鸣晓.库存周期与大宗商品价格[J].上海金融,2012(6).

作者简介:

刘晓宁,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猜你喜欢
经济周期
货币变动与经济周期
浅析我国经济周期与股市波动的关系研究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经济周期和我国对外贸易周期关联性分析
浅析熊彼特之创新理论
新常态下我国需求调控的战略转向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居民消费与GDP的关系研究
基于偏相关分析的大陆与台湾经济周期协同性研究
成思危:本轮经济周期顶峰或在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