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发展路径、多元定义及理论困境

2020-04-08 09:30任星瑶王蕾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STEAM教育

任星瑶 王蕾

摘要:STEAM教育继承了美国教育哲学的实用主义导向,成为近些年来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自2016年起,这一热潮也拓展到了中国学术界,然而如火如荼的STEAM教育中国化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因而重新审视STEAM教育发展路径、从多元化定义源头进行探究、直面STEAM教育实施中面临的困境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STEM;STEAM教育;STEAM定义;分科教学;理论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3-0148-02

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培养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并解决问题的新型人才。STEAM教育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似乎为目前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然而,水土不服、缺乏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使中国STEAM教育的践行之路走得并不顺畅,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从根源处进行反思以厘清概念、直面挑战将有助于STEAM教育中国化的发展。

1 STEAM教育发展路径

美国教育一直深受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并惯有将经济科技发展迟缓归咎于教育的传统,因而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SB)于1986年发表报告《本科的科学、数学与工程教育》,并在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将“科学、数学、工程和技术教育集成(SMET)”,這一纲领性建议成了STEM集成教育的开端。十年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教育哲学转向的关键时期正式将SMET改名为STEM。此后二十年间,美国各届政府先后通过颁布《美国竞争力计划》《培养和激励:为美国的未来实施K-12年级STEM教育》等法令以及拨款资助等形式呼吁培养STEM人才、增加弱势群体接受STEM教育的机会、培养优秀的STEM教师及在中小学实施STEM教育,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了一股推广STEM教育的热潮。美国STEM教育彰显了美国教育的实用主义理念,并且带有较为明显的“国家意志”色彩[1]。

2007年,一篇有关STEM教育的文章《全球化时代美国教育的STEM战略》拉开了我国研究STEM教育的序幕。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2]。2017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学校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提升[3]。这两个国家级文件的颁布掀起了我国高校教师和教育信息化领域学者研究STEAM教育的热潮。其火热趋势从渤海大学修志宇的《近10年来STEAM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以CNKI期刊数据为例》的数据中可见一斑。

2 STEAM教育多元化定义

由图一可知,自2016年以来,中国的STEAM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实际上理论界迄今为止尚未对STEAM教育的概念及其内涵形成公认的定义。

从概念的三种类型出发,有的学者倾向于从理论层面下定义,例如菲奥列罗就认为STEAM教育是一种通过使用设计基础、问题解决、发现和探究学习等策略将多个学科进行整合的方法。有些实践取向的学者从特征和内容的角度考虑,认为STEAM教育要联系真实世界、通过多学科联合解决问题以克服分科教学的弊端。也有的学者从内容方面研究,建议拓展STEAM教育的范围,加入教育、医疗、环境等学科[9]。

定义不明导致的后果极其严重,这也反映在我国教育发达地区的先行实践中。有的坚持产品是STEAM教育的首要特征,认为只有配备3D打印机、电子白板等硬件设备之后才能开展STEAM教育。有的强调要多学科综合,把人文、艺术、医疗等等都要加入STEAM教学实践中,搞得不伦不类、没有重点。也有的非常激进,要求实施广域课程,取消学科独立性。可见在概念不明的情况下,运动虽开展得轰轰烈烈,然而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没有纲领,不知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就算做成了。虚头巴脑的乱搞一气,其结果势必如道尔顿制、贝尔一兰卡斯特制等只是昙花一现。

3 STEAM教育中国化面临的几个理论困境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的STEAM教育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和数学(Mathematics)五门学科的综合,是一种贯通学科知识、以问题为导向、联系真实世界、以求形成严谨的和系统化学习经验的学习方式。这一源自美国的教育理念如今在中国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然而,中美两国毕竟国情不同。STEAM教育中国化更多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变革,其主力军集中在高校研究者和互联网教育企业,理论性研究居多,可用于指导实践的实证研究无比稀缺。内地一线中小学教师大都不知STEAM的具体含义,甚至闻所未闻。这一局面的形成有其内在的深层机制和制约性,而且具有长期性、必然性等特点。

实践的困境倒逼理论的发展,厘清实践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直面挑战、时刻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能促进STEAM教育中国化的发展,让中国学生为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和愈加严苛的人才选拔做好充分的准备。

STEAM教育中国化面临的理论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

3.1“A”的意义?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学者乔吉特在研究中最早提出了STEAM教育,这里的A不仅仅指的是艺术,而且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文范畴[4]。此后,诸多学者从特征和内容角度思考STEAM教育,认为STEAM就是提倡多学科融合,因而不满足于S、T、E、A、M等五门学科,建议将更多的农学、生物学、医疗等学科融合进来,然而对分科教学的矫枉过正很有可能将教育教学引入另一方相反的绝境。多学科结合是一种理念,而实践中的教学活动往往会有学科侧重性,片面要求STEAM教学活动中贯穿所有学科的内容和素养是不现实且难以完成的。

3.2 STEAM教育的目标

正值社会和高校为分科教学培养出的学生难以面对复杂的社会竞争而苦恼之时,STEAM教育应运而生。目前实施中的STEAM教育多是以通信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等边缘性学科为载体,探索具有可行性的教学组织形式。显然,STEAM教育并不满足于此,其自身的理念要求和实施模式也必然难以与现行的以升学为导向、强调终结性评价的现状相符合,那么STEAM教育的多学科综合理念最终是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还是想要从教育目标、评价制度、实施模式等方面彻底变革整个教育系统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的头号问题。

3.3 教学内容是以实践为导向还是理论为导向?

任何教学最重要的主干都是教学内容。传统的分科教学采用的是理论导向,学科教科书都是以学科内部逻辑和分类来编写的。而STEAM教育强调真实情境和学生兴趣,要求活动主题来源于生活,国家层面编写的教科书和教学大纲难以满足这一需求,这就使得STEAM课程主要以校本课程的方式编排和实施。在此,我们暂不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单纯从知识完整性的角度来分析也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单纯以兴趣和实践为导向开展的、没有经过专业评估和编排的教学活动难以完整覆盖学龄段学生应当领会和掌握的所有学科门类和知识点。

3.4 STEAM教育到底往哪個方向走?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赫希巴奇提出了STEAM课程跨学科整合模式,将其分为相关课程和广域课程。相关课程是将各科目仍保留为独立学科,但各科目教学内容的安排注重彼此间的联系。广域课程则取消了学科间的界限,将所有学科的内容整合到新的学习领域,形成结构化的课程。在这种跨学科整合取向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如PBL、CBL等[5]。由此可见STEAM教育提倡课程整合,然而究竟要以哪种方式整合却尚无定论,相关课程和广域课程各有其利弊,实施过程和难度也不尽相同,若无事先规划和顶层架构,STEAM教育的未来之路也难免会险象环生。

4 结尾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STEAM教育是美国实用主义导向下的产物,能否适应中国国情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首要问题。多学科综合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必然大有裨益,但如何综合、以何种方式、何种手段、实现何种程度上的综合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实践固然出真知,但缺少顶层架构和理论指引,摸着石头过河也定会面临更多的磕磕碰碰和无所适存。STEAM教育面临的实践层面的困境固然有很多,师资不足、案例稀缺都是普遍性问题,但缺乏清晰的目标和理论指引无疑更加关键和紧迫。文中提出了一些问题和思考,权当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切实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STEAM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许海莹.美国STEM教育监测指标体系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4(07):14-16.

[2]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2016.

[3]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Z].2017.

[4]杨晓哲.STEM与创客教育相关的概念溯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11):19-20.

[5]中国STEAM教育发展报告(起点篇)[R].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2017.

猜你喜欢
STEAM教育
数学“项目化学习”与“STEAM教育”的深度融合
杜威思想指导下的STEAM科学教学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STEAM教育探析
基于大数据对STEAM教育进行师生互动研究
创客文化背景下的STEAM教育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