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沙地草原畜牧业经济效益研究

2020-04-09 10:08刘宇晨郑丽娜郑黎阳王瑞珍张心灵
草原与草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总成本牧民畜牧业

刘宇晨,郑丽娜,郑黎阳,王瑞珍,张 健,张心灵*

(1.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9; 2.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30; 3.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9)

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经济越来越重要,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当今时代的热点话题。位于内蒙古东部西辽河中下游赤峰市和通辽市附近的科尔沁沙地,因过度放牧、气候恶化、滥砍滥伐等原因,导致原本广袤的草原变成了沙地〔1〕,沙地若不能够得到良好的治理,在长期发展的情况下沙漠化会越来越严重,使沙地地区的土地生产力逐渐下降,这将直接增加畜牧业的养殖成本,影响畜牧业长远发展〔2〕。因此,促进科尔沁沙地草原牧民经济的增长,就要有效解决草原资源环境的脆弱性与畜牧业经济的掠夺性之间的矛盾〔3〕。本文通过系统地分析科尔沁沙地草原畜牧业经济效益,找出该地区草原生态与牧区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为科尔沁草原牧区实现生态、经济协同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

1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来源

通辽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南北长约418千米,东西宽约370千米,土地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底,全市沙地面积4086万亩;草原总面积512.85万亩,其中91.3%为可利用草原,但在可利用草原中有90%的草原发生退化、沙化、盐碱化。为了进一步分析科尔沁沙地草原畜牧业经济效益,课题组成员于2018年7月深入通辽市扎鲁特旗进行实地调研。本次调研采用随机抽样与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共收集扎鲁特旗5个苏木(镇)、9个嘎查(村)124份牧户问卷,剔除重要指标缺失的样本,剩余有效样本120份,样本有效率为96.8%。有效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研区域样本分布表

数据来源:牧户调研数据

为了更加准确地衡量出牧户畜牧业经营成本效益,此次调研对牧民进行问卷访谈时同时收集了牧户2015年和2017年两年数据。调研样本中以男性牧民为主,平均年龄44.18岁,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8.17年,表明牧区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在生产资料上,2017年牧户平均拥有草场面积为1601.41亩,平均拥有牲畜数量为316.02羊单位。通过对牧户基本情况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牧户家庭资源禀赋的差异〔4〕,各牧户畜牧业经营的水平差别巨大。因此,详细分析牧户畜牧业生产经营成本收益情况,对于深入微观考察牧户家庭经济情况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也为政府精准施策提供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于科尔沁沙地草原生态可持续利用有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为增强牧户家庭经济单元的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5〕。

2 牧户样本基本情况

通过对样本数据中牧户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被调查牧民年龄的平均值为44.18岁,但是年龄最小的牧民只有22岁,年龄最大的牧民为70岁。在牧民的受教育年限中,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8.17年,而每户平均劳动力户只有2.08人,所以一些牧民的子女为了分担家里劳动,不能继续上学,还有一些年长的牧民因为当时生活条件所限,受教育年限较少,这两方面造成了牧区受教育水平较低。

根据牧户距离最近市场距离的远近,一方面可以看出牧户获取生活资料的便捷程度,另一方面市场也是牧区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从被调查牧户来看,平均每户距离市场为4.11公里,最近的只有0.1公里,最远的达20公里;通过调查,牧户家庭普遍拥有摩托车,部分拥有小汽车,总体来看牧民获取生活资料及信息相对比较便捷。从牧民草场及牲畜存栏数量来看,户均拥有草场面积1601.41亩,存在一些牧民没有草场,这是由于该类型牧民户口所在地不在此苏木,在分配草场时没有获得草场。样本牧民中最多拥有9452亩草场。另外,牧户平均拥有牲畜数量316.02羊单位,有的牧户没有牲畜,拥有牲畜最多的牧户达1201个羊单位(表2)。

表2 牧户基本情况描述性统计

3 畜牧业经营成本分析

3.1 牧户畜牧业经营总成本构成要素

依据会计理论,牧户畜牧业经营总成本可以分为两大类〔6〕:一是直接计入畜牧业经营的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其中直接材料费用是指可直接计入畜牧业生产成本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费用,主要包括饲料费、饲草费等;直接人工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投入劳动力所发生的费用,由家庭用工折价和雇工费用组成;制造费用是指为进行畜牧业生产的间接费用包括农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租赁费、修理维护费等。二是不直接计入生产经营的期间费用,如牧户贷款产生的财务费用、销售羊产品产生的销售费用以及日常牧场管理产生的管理费用〔7〕。

3.2 研究区域牧户畜牧业经营总成本分析

根据前文分析可知,牧户畜牧业经营总成本包括四部分分别为: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其中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属于牧户畜牧业经营的生产成本。通过对通辽市扎鲁特旗五个苏木120户牧户的调研数据的整理计算得到,调研牧户平均每户畜牧业经营总成本为63916.21元。其中生产成本为58281.41元,占总成本的91.18%,而期间费用平均每户为5634.80元,占总成本的8.82%。由此可以看出,牧户畜牧业经营成本主要支出在生产成本中。

3.2.1 牧户生产成本分析

本文对牧户生产成本做进一步详细分析。牧户畜牧业生产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平均每户为29788.38元,直接人工成本平均每户为1389.57元,制造费用平均每户为27103.46元;如图1所示,2017年平均每户调研牧户直接材料成本占平均每户总成本的51.11%,其次是制造费用占平均每户总成本的46.50%,占比较少的期间费用占平均每户总成本的2.38%。想要提高牧户畜牧业经济收益,一般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合理控制养殖成本,二是稳定提高畜牧业收益。在控制总成本上,如表3所示,牧户畜牧业养殖成本主要支出在饲草、饲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燃料动力费等方面。由于沙地草原生长能力较弱,牧户每年打草数量较少,有的甚至不打草,因此,在饲草料支出上占生产成本比重较大。此外,沙地草原牧区偏远、分散,牧民在放牧以及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必要的交通工具,加之一部分牧区草场还没有完全通电,仅靠风力发电并不能够维持日常所需,因此,牧户在燃油方面支出较大。

3.2.2 牧户期间费用分析

在期间费用支出上,研究区域牧户牲畜销售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己拉到冷库进行销售,二是卖给上门收购商。因此,第一类产生的费用主要是燃油费,已包含在生产成本中,第二类不产生销售费用。此外,牧户畜牧业生产经营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发生的管理费用较难准确核算,因此,本文在计算牧户总生产成本中此两项费用为零。在财务费用支出上,调研地区牧户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以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及包商银行贷款牧户最多。在样本牧户有88.3%的牧户均有借款,这也表明由于资金的有限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牧户畜牧业经营的扩大再生产。在借款牧户中金融性贷款占总样本的81.67%,非金融借款比例为18.33%。较高比例的借款同样会产生较高的利息费用,通过计算,调研牧户平均每年利息支出约5634.8元。

表3 研究区域牧户畜牧业生产经营成本明细表 单位:元

数据来源:调研样本数据计算所得

4 畜牧业经营收入分析

4.1 畜牧业经营收入结构分析

牧户畜牧业经营收入包括出售牲畜、出售牲畜副产品收入以及政府补贴收入。这里的政府补贴主要是指草畜平衡补贴和禁牧补贴,由于该补贴是通过鼓励牧户减畜保护沙地草原生态环境,因此将此补贴视作对牧户畜牧业经营收益的补偿,纳入核算范围。牧户畜牧业经营收入主要包括出售牛、羊、羊绒、羊毛、羊皮、下水及牛奶等收入。120户调研牧户中出售畜产品收入包括出售绵羊、山羊和肉牛收入,如图1所示。牧户出售牲畜牛的销售收入占牧户畜牧业经营收入的69.71%,是牧户畜牧业经营主要收入,这是由于牛肉的销售价格较高,并且近年来羊肉价格持续走低,调研牧户不断调整其养殖结构,减少羊养殖而增加牛的养殖规模。该项收入中犊牛销售收入占比最高为54.50%,成年母牛销售收入占比14.29%,育成牛销售收入占比0.91%。牧户出售牲畜羊的销售收入占牧户畜牧业经营收入的30.29%,其中羔羊销售收入和母羊销售收入占比较大,分别为12.61%和11.50%。羊毛收入及羊绒收入占牧户畜牧业经营收入比重最小,分别为1%和2.32%对收入影响较小。

4.2 牧户畜牧业经营收入效益分析

通过对120户牧户的成本收入情况的计算分析得到,销售收入小于销售成本即销售净利润小于0的牧户有26户,占到总调研牧户的21.67%。其余94户的销售收入大于销售成本,销售净利润大于0,其中销售利润在0~50000元的有46户牧户,占到全部牧户的48.93%;销售利润在50001~100000元的有19户牧户,占到全部牧户的20.21%;销售利润大于100001~150000元的有12户牧户,占到全部牧户的12.77%,销售毛利率大于150000的有17户,占全部牧户的18.09%。在销售净利润大于0的牧户中,销售毛利率在0~20%的有13户牧户,销售毛利率21%~40%的有19户牧户,销售毛利率41%~60%的有33户牧户,销售毛利率61%~80%的有20户牧户,销售毛利率超过80%的有9户,毛利率最大的为87.94%。

从整体样本牧户畜牧业经营收益分析可以看出,多数牧户家庭经营收益呈正向。收益为负的牧户通过询问,从2014年开始,羊肉价格大幅下跌,对该类牧户畜牧业经营造成了不少的损失,有的牧户反映养的越多,赔的越多。因此,一些牧户加快了牲畜出栏量,导致存量母畜较少,当羊肉价格上涨时,并不能及时扩大养殖规模,而每只羊单位的固定成本随着养殖数量的减少在不断的增加,养殖成本较高,而收益较少,导致其收益较低。

5 结论与建议

科尔沁沙地草原作为我国重要的草原生态恢复项目区,对该区域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通辽市扎鲁特旗120户牧户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基于会计理论,将牧户生产经营总成本进行详细划分,研究得出:牧户生产经营成本中支出较大的项目主要有饲草料费、燃料动力费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费;牧户畜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犊牛和成年母牛收入,其次为销售羔羊和母羊收入;120户调研牧户中78.33%的牧户畜牧业经营可以获得收益,而21.67%的牧户畜牧收益呈亏损状态。

为了更好地保障科尔沁沙地草原牧区畜牧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首先应合理控制牧户畜牧业养殖成本〔8〕。由于沙地草原产草能力较弱,牧户在饲草料支出占比较大,因此,可以适当增加牧户人工草地面积,同时加强种植技术培训,提高人工草地产量弥补牧户养殖成本。此外应完善沙地草原牧区道路交通,减少牧区生产资料交换成本,进而降低牧户畜牧业生产中制造费用的支出。其次,建立科尔沁沙地草原畜产品品牌,提升畜产品价值,同时,不断拓宽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牧户畜牧业销售收入。最后,建立现代生态家庭牧场〔9〕,根据自家草场质量合理确定畜群养殖结构,秉持“少养、精养”牲畜养殖模式,增加单位牲畜净收益,并开展相关牧区旅游业,将畜产品直接销售给终端消费者,转变经营方式,最终实现科尔沁沙地草原生态效益与畜牧业经济效益双增长。

猜你喜欢
总成本牧民畜牧业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2020年中国棉花种植成本调查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健康传播在畜牧业领域的实践分析
商人买马
数据驱动下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
线性盈亏平衡分析在TBM隧洞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