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援助中国“抗疫”的公关意蕴

2020-04-09 08:13郎群秀
公关世界 2020年2期
关键词:援助抗疫日本

郎群秀

庚子岁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波及全国。中国应对疫情的“战役”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关注。尽管有一些国家针对中国断航、禁入、甚至辱华,但是,更多国家却是对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中国战胜本次疫情。其中,对中国援助最多、速度最快的国家,竟然是我们的老邻居日本。何也?我们从公共关系角度可以分析其中奥妙。

一、借“道”——借抗疫之机积极表现

公共关系的一个基本法则就是“时机原则”,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开展活动,进行传播,吸引公众注意,达到形象塑造的目的。

本次疫情是国人的不幸,但疫情无情,友邦有情。日本恰恰通过这次无情的疫情,送来了东邻的无私关怀,使国人在大疫面前感受到了友善与温情,尤其是对于具有几千年复杂关系、特别是还有半个多世纪前那场血泪史的两国,国人对此更加关注。

我们回看日本在我国疫情出现后的表现。

在中国国内疫情愈发严峻的时刻,日本从官方到民间,都在极短的时间里做出了响应。1月23日10时起,武汉宣布封城,也正是在这一天的日本众议院全体会议上,安倍表示要全力支持北京方面抗击这次疫情,并且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

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在采访表示,中国遭遇疫情,就好像是日本的邻居和亲戚遇到了困难,他们愿意在此刻尽力提供帮助,支援中国,帮助疫情早日平息。

在1月25日凌晨时分,日本企业伊藤洋华堂公司就通过川航的东京-成都航班,将100万只口罩运抵成都双流机场,引来不少中国媒体与网友的关注,一度登上“热搜新闻”。 这是中国最早收到的国际物资援助。

随后,日本官方也对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出了回应,日本外务大臣茂木敏充向公众表示,日本政府愿意尽一切努力,帮助中国一起度过难关。日本愿同中国一道,共同应对疫情威胁,向中国提供全方位的支援与帮助。

1月27日,日本宣布将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认定为日本《感染症法》中的“指定感染症”。此举意味着不论国籍,所有感染者的医疗费用将由日本政府承担。1月28日,日本派专机飞往武汉,接回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日本国民,顺道运来一批日本政府捐赠的医疗物资。

日本是中国疫情爆发后最早、最快、最大力度的援助国之一。日本借“道”有路,借助中国疫情之道,铺平了两国友情之路,赢得了中国民众一致叫好,缝补了两国历史裂隙,不失为借道有方。

二、论“道”——助中国抗疫师出有名

公共关系倡导互利共赢,在公共关系视域下,不论组织还是国家,相互间都是利益关系。日本帮助中国抗击疫情,看似无私,实则双赢,尤其是对于日本恐怕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单就防疫看,帮助中国就是帮助自己防疫。中国疫情如果不能很好解决,难免会波及他国,日本作为中国近邻,相互间交往密切,帮助中国控制住疫情,日本也就没有防疫的压力。抗击疫情本身就是全人类应该共同奋斗的,当今时代全球休戚与共,而我国与日本是近邻,这本身也让日本非常担忧疫情会大规模扩散。那么及时帮助我国控制疫情,防止扩散,就等于在帮助东亚国家度过难关,也等于帮助全人类消灭可怕的病魔。旅游业是日本重要的产业,特别是日本的中国游客数量众多,“钻石公主”豪华游轮感染事件向日本敲响警钟。

近从奥运看,东京奥运会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今年是奥运年,东京奥运会即将于7月份开幕。如果中国疫情不能尽快结束,甚至波及日本,必将对奥运会能否顺利召开产生重大影响,即便奥运会按时进行,没有庞大的中国游客、观众的支持,奥运会的影响力及其经济效果恐怕会大打折扣。

从经济看,中日已经形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据统计,2018年日本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以及第三大新增外资来源国,中国也是日本第一大游客来源国,已经占年度赴日旅游外国游客数量的25%以上,并且中国籍游客平均消费20万7235日元,远超整体平均值的15万3000日元,带动了日本国内大量的商品、服务消费,已成为日本旅游、零售等第三产业的支柱力量。去年年底,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召开,表明东亚经济关系密不可分。20年来,中日韩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发展,三国贸易、投资、人员往来规模迅速扩大,共同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在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地位日益凸显。中日韩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2018年三国间贸易总额超过7200亿美元,相互投资额超过110亿美元,人员往来超过3100万人次。中日经济密不可分,帮助中国快速消除疫情,是对多年来萎靡不振的日本经济的强大助力,否则就会使得其经济雪上加霜。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日本对中国的慷慨,是对中国慷慨的回报。2011年日本发生3.11大地震,中国迅速向日本灾区派出了专业救援队以及数亿人民币的物质和资金援助。同时,日本是一个资源和市场高度依赖国际的国家,中国牵头的一带一路、全球命运共同体是日本的未来所系,中国成为日本的最佳合作伙伴,中国的地缘优势、巨大市场都是日本需要的,增强跟中国的关系,可以为日本的未来买到一份保险。

可见,日本援助我国抗疫可谓“论道有力,借道有理”,师出有名,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得“道”——获扬名之实公关之利

日本在第一时间的雪中送炭,值得尊重与赞赏。再加上日本在捐赠物资上打出加油关心的诗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等,一时间日本似乎成了悲天悯人、大爱无疆的“圣人”。日本的行为固然可嘉,但是理性分析,也不必过誉。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行为对于日本而言,得远大于失。

赢得了名声。中日之间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相互存在着矛盾对立情绪。这次疫情日本的表现使得国人对于日本看法发生了很大转变,日本捐赠物资标签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更是一夜之间刷屏中国社交网络,令不少中国网友“瞬間泪目”。尤其是在一些国家闭关、断航、污名中国,日本表现无异于及时雨、雪中炭,一下子触动了国人泪腺,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作用。

改善了关系。众所周知,近年来中日关系并非一帆风顺,钓鱼岛事件一度使得双方剑拔弩张。但是日本毕竟是中国近邻,中国14亿人庞大的市场是日本不可能也不愿意失去的利益重地。本来日本密切跟随美国,但是不靠谱的特朗普上台以来,逆国际化趋势明显,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盟友利益,诸如退出TPP,使之成为鸡肋。日本不得不寻求中国帮助,中日韩自贸区成为日本力推和追逐的平台,去年年底安倍亲自参加中日韩成都峰会,表明其积极的态度。可见在政治层面上,安倍政府要加强与我国之间的交往。而此时我国发生了突如其来的疫情,显然,日本是到了挺身而出表现的时刻。那么对于日本政府来说,抓紧向我国提供帮助这也是表现出日本政治热情的一种方式。这自然也会获得我国的好感,从我国国民这次的反应来看,已经得到了证明。

国家层面,2月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海外社交账号,发布了一条特别的推特。这条首次用日文发出、意在向日本民众表示感谢的推特,迅速引发日本网友的关注和热议。而除了这条官方推特,发言人华春莹也在2月4日的外交部网上记者会上点名向日本人民表达了感谢。自疫情发生以来,包括日本在内的不少国家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无论是物质的支持,还是精神上的鼓励,都印证那句老话:患难见真情。可见,这次日本的表现使得中日关系进一步得以改善。

换来了实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除了国家间的“礼尚往来”,国家援助也要为本国谋求一定的国家利益。中国如今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首要贸易伙伴(日本的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为中美韩,前三大进口贸易伙伴为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若受到疫情长期负面影响导致经济受损,对日本的电子、汽车、旅游等多个产业都不是什么利好消息。此外,日本经济增长率放缓已是大势所趋,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19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仅为0.9%(2017年为1.7%,2018年跌至0.7%),經济的不景气也给日本全国上下带来了焦虑与压力。承载日本厚望的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因为美国“退群”而没了下文,日本不得不重新把视野投放到持续多年的中日韩三国自贸区的构想与谈判中,在历时7年十六轮谈判后,三方在2019年年底一致同意加快谈判进度。按照原本的进度,中日韩自贸区在2020年初可谓是“初现曙光”,这对日本长期不振的经济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势必会对这些合作的推进造成不可忽视的不利影响,客观来说,这也是推动日本在本次疫情中表现积极的一个重要因素。总而言之,当前中日逐渐回暖的关系与紧密的经济联系等诸多影响日本国家利益的因素,也决定了日本与日本企业不可能对此次疫情充耳不闻、坐视不理。

可以肯定的是,疫情结束后,赴日中国游客必创新高,中日关系会再上新台阶,因为一场援助,日本在中国赢了名声,改善了关系,换回了利益,既有“里子”,又有“面子”,不失为国际公关的典型之作。

猜你喜欢
援助抗疫日本
“画”说抗疫
团结抗疫
中国对外援助的那些第一次
探寻日本
抗疫作品展
日本神社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6批受援助名单
第九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2批受援助名单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