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江山,笑傲人生

2020-04-10 11:06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鄂州首词黄州

【赏析】

这首词大约作于元丰四年(1081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已谪居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有职无权,真正成了闲人。不过,因这一番波折,使苏轼有余暇反思人生,致力于创作,在艺术的净化中走向超越。这首词正反映了他思想上的变化。

词首小标题谓“寄鄂州朱使君寿昌”,朱寿昌是苏轼交情较深的友人。鄂州即今湖北武昌,距黄州较近。朋友之间诗词酬答,无所忌讳,苏轼在词中敞开心扉,坦露胸怀,即景怀古,尽情抒写了此时的感受。

词的上阕即景抒怀。苏轼抓住鄂州的地理特征,指点江山,抒发情怀。“高楼”指位于武昌濒临长江的蛇山黄鹄矶上的名楼——黄鹤楼。楼下,长江、汉水从西南西北奔流而來,江水如葡萄般碧绿澄澈。此句化用李白诗句“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极言江水之美。长江经由四川流来,江水中融入了岷山、峨眉山的积雪,长江与岷江、锦江相通,面对长江不由引发了苏轼怀乡之念,“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表现出苏轼由浩荡江水而引起思乡之情。“南山”,终南山,位于陕州(今西安)以西,此代指陕州。朱寿昌曾任陕州通守。“遗爱守”,指留有爱民美誉的地方长官。“剑外”,剑门关以南的四川。这两句既赞美了朱寿昌为人颂扬的政绩,又表达了自己眼前寂寞的处境,以及浓郁的“思归”怀乡的情绪。面对这里的风土人情,触发了苏轼复杂的思绪,要仔细恳切地向朋友诉说。

下阕写诉说的内容。鄂州一带是三国逐鹿的古战场,黄州时期,苏轼经常忆及当年风云变幻的政治斗争。《江表传》是记述三国时东吴人物事迹的史书。他劝告朱寿昌不要再读这部书了,借此引出自己对历史的审视和反思。“狂处士”,指三国名士祢衡。祢衡才辩过人而孤傲不羁,曾当众辱骂曹操,曹操假借刘表属将黄祖之手将其杀害,葬于武昌长江段的鹦鹉洲。“真堪惜”,真是令人同情,深感痛惜。如今,贤士何在?空对沙洲,苇花萧瑟,只留下一片凋零凄凉的景象。苏轼站在更高的视角审视历史,“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祢衡究竟为何事抗争呢?他自己连同曹操、黄祖等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已逝去,成了过眼烟云。苏轼此时看来,祢衡的孤傲、曹操的专横、黄祖的鲁莽,都显得非常可笑。言语间,反映出苏轼淡泊功利、超越历史、摆脱现实限制的观念。“夫不役于利,则其见也明;见之也明,则其发也果。”(苏轼《孙武论》)最后,他希望朱寿昌能像李白一样潜心作诗,赶追崔颢的名作《黄鹤楼》,虽为劝勉,其实也正是苏轼居黄州期间的心愿。

这首词借景抒怀,指点江山,论古说今,涉及五个历史人物,展露了对朋友的坦荡胸怀,将写景、怀古、抒情结合,不粘不滞,思想深沉,笔力横放,虽为酬答之作,却也体现了东坡词豪放的风格。

猜你喜欢
鄂州首词黄州
是不是连我也隐藏雾的背后
杨优秀
登鄂州江上观音阁
神回复
书法《竹枝词》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宋高宗的眼力
赵学敏书法作品元稹《鄂州寓馆严涧宅》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