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个整合实现任务群教学

2020-04-10 11:03俞群英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本情境语文

俞群英

语文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课程,而语文任务群教学是以语文教学设计的最基本单位,也就是从单元出发,以任务为导向,以单元性学习项目为载体,进行语文知识内容整合教学的一种方式。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的方式,以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为载体,帮助学生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进行结构性整合,引导学生在针对性的任务群教学中习得言语能力,深入文本内涵,从而真正建构起开放、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

一、整合情境,习得言语能力

整合情境是指教师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和整合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置于系统的、精设的教学情境中去。这样我们可以把学生学习的过程转换为学生融合所学知识去深度参与情境、实际解决情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掌握和习得言语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例如,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文本阅读的实用指向,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一定热度的社会事件,如以“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主播”为主题,“AI合成主播”是通过提取真人主播新闻播报视频中的声音、唇形、表情动作等特征,运用深度学习技术联合建模训练而成,这是搜狗与新华社合作开发、全球第一个“AI合成主播”。教师要让学生就这个话题展开阅读和思考,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未来,并让学生通过搜集素材、阅读相关资料、访谈、分析、研讨等的方式,合作完成调查报告实用类文本的撰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进行有效的阅读、掌握不同文体,还能在了解情境、参与情境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实用性思考和探究,这有助于实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任务群教学目标。

通过整合情境的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语文的方式去参与社会、认识世界,这体现的是语文学科的实用性。教师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不要把整合情境当做一个常规的教学环节,而是要从整合情境中不断地触发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方法,养成学习语文的习惯。

二、整合内容,深入文本内核

整合内容是指教师要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和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梳理整合文本内容,系统设计教学单元,以此开展语文任务群教学。整合也意味着取舍,教学内容的整合是要为实现单元的目标而服务的,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主线,立足核心知识内容,合理取舍,真正发挥任务群教学的教育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设定“认识词人苏轼”作为任务群教学的教学目标,在内容的选取上,包括语文教科书中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以及课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等。在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熟悉词的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这几首词不同的词风,将它们进行分类。学生在分析探讨之后,将这几首词分为了三类。第一类是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代表的豪放风格,多描写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第二类是以《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代表的旷达风格,寄寓着词人襟怀旷达,清高孤傲;第三类是《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为主的婉约类词风,具有凄美、委婉的美感。苏轼的词可以说是破除诗尊词卑、诗庄词媚的传统见解的重要转折点,教师要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词人的生平经历,让学生结合词人的经历全面地了解苏轼词创作的风格,掌握苏轼词风的多样性,认识到苏轼在词境的拓展、词风的改革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深刻感受苏轼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我们说语文任务群教学是以最基本的单元开展教学的一种模式。但教师要明确一点,这里说的单元不等同于语文教科书上设计的单元,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非常广泛的。教师可以从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着手,选择合适的文本,整合教学内容,凸显主题探究,进而让学生在多元、丰富、有效的文本组合中深入文本内涵,丰富精神世界。

三、整合方法,获得审美体验

整合方法是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从听说读写的基本语文行为出发,融汇多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任务群教学中提升语文能力,获得审美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思维,提升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这是帮助学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的代表性文本。在教學这篇散文时,教师就可整合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积累良好的写作经验。比如教师可以针对性的选择分析写作手法、赏析精华片段、模仿写作风格的教学方法。作者在这篇散文里,以家—小路—荷塘—家为行踪,在描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时,运用了比喻、博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动词、叠词精心选用,在作者笔下的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其中文章的4、5自然段是精华段落,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摘录或者背诵。在课堂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写作类的作业,如以“雨中校园”为方向,让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进而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习得文本写法,获得审美体验。

鉴于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课程,可供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是很多的,比如主题活动、演讲、辩论、调研、读书交流会等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教师要善于整合和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质量。

四、整合资源,建构开放课堂

整合资源是指教师要以语文教材资源为基础,引入助力教学的课外阅读、互联网资源等多种形式的其他资源,打造一个开放的、多元的语文课堂。同时,我们倡导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不代表要弱化文本资源、教材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在进行整合资源时要做好系统性的设计,真正利用单元整合的形式进一步发挥出教学实效。

例如,教师可以以“1+n”为模式开展任务群教学,也就是一篇课文加其他辅助教学的课外资源。以《荆轲刺秦王》为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战国策》、相关的影视资源、历史考证等多方面的资源利用起来,在课堂导入、内容讲解、课后拓展等环节适当的加入这些辅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内容、认识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的教学资源。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在学习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分析和思考,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用现代观念去审视这一事件和荆轲这个人物。教师要把握好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和客观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平衡,做好引导正确认识和修正认知偏差的工作,使学生能从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事件,让我们的课堂既是开放的,也是客观的。

只要我们从学习任务群教学模式的本质特征出发,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各个方面,我们的教学活动都能有所优化和创新。在这些教学要素的框架下,它们能被深入挖掘的内涵是很多的,留给我们去思考和实践的空间是很大的,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继续去摸索和实践。

总而言之,语文任务群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将不同类型的文本、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入教学,打破篇目性的碎片化教学,在高度整合的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打造一个多文本、多情境、多样化的语文学习生态。我们想要传递给学生的,不是教科书上陈列的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任务群教学中培养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观念与关键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最终指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作者通联:江苏江阴市祝塘中学]

猜你喜欢
文本情境语文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