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教育如何进行心理辅导

2020-04-13 02:58隆碧波张煜宇
读天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小学教育德育教育

隆碧波 张煜宇

摘 要: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大力推崇,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小学是学生进行文化课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建立优秀人格关键时期,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小学教师应该深感肩上的重责大任,积极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改原有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关注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同时还需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学生潜在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关的心理辅导方案,针对具体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具有实际价值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心理辅导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人格,心智也没有完全成熟起来,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经常感情用事,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心理调整。因此,小学生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再加上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很多教师在完成日常教学工作的时候仅注重文化课知识的讲授,并不会过多地去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健康将无法得到保障,学生也不能够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性的发展。针对这种教学情况,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及时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理念,在注重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给予每个学生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

一、 教师应时刻关心每个学生的心理动向

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较为繁杂的,拥有的有效教学时间也是极为有限的,这种情况便导致很多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而没有及时观察每个学生反馈的信息,造成学生负面情绪的积累。小学生的心思是较为敏感的,处理突发事情的手法也是较为稚嫩的,这便导致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没有办法及时得到很好的处理,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问题将会越来越多,不仅会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会给学生造成终身性的影响。因此,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是刻不容缓的。教师在课上的时间要时刻观察每个学生的精神面貌以及心理走向,利用课下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知晓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和学生进行谈话的时候需要将学生领到一个相对僻静的场所,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放下自己的心理包袱,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完全地向教师展露出来,教师也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進行心理辅导的时候也能够给予学生有价值的建议,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教师在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以及措辞的方式,要以一种朋友交谈的口吻去进行言语的表达,让学生感觉到一种亲切感,师生之间的隔阂才会慢慢消除,并且能够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局面。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积极主动地向教师倾诉,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也会更为顺利。

二、 教师应积极变换心理辅导的手段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之前一定要对班级的每个学生进行详尽地了解,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应该制定人性化的德育教育手段,积极采用分层教育的理念,让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具有实际价值的心理辅导。很多教师并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学手段上的变更,当学生之间发生突发事件后,教师并不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问清事情原委,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严厉地指责。小学生的内心是较为敏感的,极其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变得脆弱不堪,教师这种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不仅无法得到很好的德育效果,甚至会让学生的内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长为栋梁之材。很多学生对于教师是存在畏惧心理的,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也不敢将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教师,不想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便需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在班级内部设立一个公共的心灵交流箱,也为每个学生放置专属于自己的柜子。当学生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便可将内心的想法写在信纸上,并投递到箱子里。这个箱子是只有讲师才能够打开的。教师在知晓学生内心的想法后也可以将自己的建议写在信纸上,然后将信件放进学生的柜子里。教师可以以这种特殊的沟通方式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将自己的良好形象树立起来,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给予的德育教育,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是极为高明的,可以让学生主动改变自己的思想理念,班级整体都会因此形成好的学习氛围,并形成一种隐性的凝聚力,切实促进每个学生的良好发展。

三、 学校应在校园内部设置心理辅导室

很多学校为了提升自身的升学率,在设置教学工作的时候会将全部的重心放在文化课教学上,并不会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这种教学方式是具有片面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晰地意识到,教学工作的进行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课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校的熏陶之下学会做人的道理,这样的教育才是具有实际价值的。现代社会中高智商犯罪的案件已经屡见不鲜,很多罪犯在学生时期都是教师眼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为此,学校需要积极反思,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力度,并及时对问题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心理辅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主要任务还是需要对学生进行文化课的教育,仅靠教师一己之力完成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是不现实的。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的领导应该将自身的教育眼光放得长远一些,积极在学校内部设立一个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并聘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这样,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为了维护学生的隐私,心理咨询室应该设立在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心理辅导师也需要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不能够将学生的个人问题向任何人泄露。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之中完全打开自己的心扉。同时,学校还需要定期举行心理辅导讲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内心潜在的问题,并依照讲座中阐释的方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另一方面,学校也要组织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相关的培训,帮助本校的教师掌握更多的教育理念,让教师在进行文化课教学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的内容,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洗礼。这样,校园内部将会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气氛,让学生受到多元化额心理辅导。

四、 教师应同学生家长進行联络共同商议德育问题

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学校方面的支持,还需要家庭方面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一个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是最能够影响学生成长方向的人。但是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存在偏差的,导致学生不能够顺利地进行思想上的改变,学校方面的教育工作也因此无法顺利开展。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通过定期开办家长会与每个学生的家长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了解每个学生的原生家庭是怎样的一种教育状态,这样,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也能够拥有更多的应对措施。教师在和家长进行交流的时候一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面对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家长,教师需要拥有不同的应对措施,以免因思想上的偏差而与家长发生激烈地口角。同时,教师需要具有专业的素养,为家长提供好的教育策略,赢得家长的信任,并进行很好的联合,共同促进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久而久之,教师及家长才能够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注意在和家长汇报学生在校情况的时候,不能仅告知家长学的不足之处,更重要的是要让家长知道孩子优秀的一面,家长在进行教育的时候也会更加富有信心和耐心。教师还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利用社交软件建立家长联系群。家长如果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产生疑问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联系,获取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及时告知家长学生的在校情况,指导家长调整教育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将学校和家庭融为一体,双方都能够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拥有更为细致的了解,在制定教育决策的时候也会更加具有针对性,为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切实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不能仅注重文化课的讲授,还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观察每个学生的心理走向,以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教育。同时,学校领导也应该将自己的教学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及时制定新型的政策来辅助教师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让校园内部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心灵上的洗礼。另一方面,校方需要同学生的家庭进行密切的联系,这样,双方才能够对学生拥有更为详尽地认知,共同商议学生的德育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各方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燕平.浅析小学德育教育如何进行心理辅导[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7):110.

[2]孟庆民.研讨小学德育教育如何进行心理辅导[J].科技资讯,2019,17(12):235-236.

[3]雷玉平.浅析小学德育教育如何进行心理辅导[J].才智,2019(8):185.

作者简介:

隆碧波,张煜宇,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行知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小学教育德育教育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