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践课中怎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020-04-14 11:53杨光有北京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段活动课全过程

杨光有 (北京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

一、整体教材分析——以四年级为例

1.综合实践的各学段侧重点

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综合实践领域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体验、尝试、参与、了解等行为动词变成了经历、能、主动参与、掌握,从活动任务上来看,第一学段:通过“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第二学段通过“设计方案,动手实验,交流反思”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2.第二学段教学目标定位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新版教材对综合实践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重在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重在让学生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全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点放在重过程、重实践、重综合、重经验。

二、学生分析——以《密铺》为例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调研目的:学生看到密铺现象有何想法,能提出哪些问题?

调研问题(1):看到图中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学生看到密铺现象,能想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通过生活经验对现象做出相应的分析判断;大部分学生已经可以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从生活出发,有的从数学角度,有的涉及其他学科,发现问题并提出、分析问题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联系,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为制定可行性报告打好基础。

仅仅通过几张图片,学生就真正理解密铺吗?学生心目中的密铺是什么样的?

可以看出,学生对密铺的了解主要在生活上铺地砖等一些铺满的现象,数学中的密铺,学生对于怎样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密铺,它又需要什么条件并不清楚。探讨密铺的道理,成为学生的学习困难点。

2.分析问题,制定方案

调研问题(2):这些问题,你打算怎样去研究并解决?

学生针对密铺,提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和疑问,而这些问题之间又有一些联系。

这些问题中,首先解决什么平面图形能密铺,这是切入点。

三、学生——综合与实践课的主体

1.学生对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主题具有发现性

发现,即:针对某一学习内容,学生到生活中去充分观察、思考,进而发现、提出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并由这些问题来重建某一内容的课堂学习素材,从而替换书本上既定的教学及学习素材。

2.学生对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问题具有规划性

规划,在形成学习素材的基础上,学生要对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进行自主规划。主要形式是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在共识的基础上展开后续学习。

3.学生对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实践具有尝试性

尝试,任何学习过程都不能忽视独立思考的价值,因此,在规划后首要的是个体的自主尝试。学生尝试着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此时困难的产生和积累,会对下一步的交流产生重要的作用。此时的尝试,也会促使学生有新的发现。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本质上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索实践,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在做中学,学中得。

猜你喜欢
学段活动课全过程
土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问题与处理对策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低年级的实践与探究
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活动课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