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排球训练中对于二传手的培养

2020-04-14 05:02谢伟奇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排球训练小学

谢伟奇

摘  要:体育课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的基础。排球运动具有趣味性强、锻炼价值高的特点,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然而,小学生对排球运动知识了解较少,特别是二传手这种攻守关键点的知识。如何进行二传手培养,一直是小学生排球训练中的难题。本文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生长发育特点,提出排球二传手的有效培养方法和建议,旨在提高学生的训练水平。

关键词:小学  排球  训练  二传手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a)-0150-02

排球作为世界三大球类运动之一,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集强身、娱乐和竞技于一身,深受小学生们的青睐。排球训练中二传手的培养目的,是提升攻守知识和运动技能[1],提高排球队的整体竞技能力。然而,小学生理解能力欠佳,身体协调能力尚不完善,需要结合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训练效果。同时,小学生心理素质不过硬,容易出现接球胆怯、比赛紧张的问题,影响整体训练效果。因此,本文依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排球训练的关键技能,提出有效的二传手培养方法。

1  二传手的重要作用

二传手是排球队中进攻和反攻的关键,是防守和进攻的纽带,被称为排球场上的核心。二传手不仅要准确、快速地将排球传出,而且要运用各种传球技巧,突破对方的拦网。二传手要把握各种时机,掌握攻手心理,进行进攻和防守,发挥全队的攻击力[2]。虽然排球队员分工不同,掌握技能也不同,但二传手掌握技能相对较多,且不容易掌握。二传手要依据球速,判断落球的位置,以及对方球员的走向和跑位,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同时,二传手要具有准确的位置感,控制身体动作,及时占有有利位置,进行快速传球和发球。整体来说,二传手需要具备更全面的体育素质,更好地进行排球场控,带动全队打出自身水平。

2  二传手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处于对排球一无所知的年龄,很难全面掌握排球训练要领。体育老师要全面掌握小学排球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二传手培养策略。

2.1 缺乏学习兴趣

在训练初期,小学生首次二传时会产生挫败感,萌生放弃训练的想法。二传手技能不仅需要学好理论知识,还需要大量的实际训练技巧,掌握传球时机,判断排球轨迹,保证排球顺利传到队友手中。初学者对落球位置判断不准确,传球时机找的不准,或者传球方向偏离[3],或者落球位置不准。上述客观和主观因素,直接影响小学生二传手的培养效果,减少其对排球学习的兴趣。

2.2 相互合作意识不强

二传手是排球队的关键,发挥着攻守转换的作用,需要长期训练,反复实践,才能具备娴熟的技能。然而,大多数小学生属于独生子女,缺乏吃苦精神,在二传手培养过程中,容易产生放弃念头,不与其他队员进行配合。在训练过程中,二传手与其他队员经常出现矛盾,进一步影响队员间的合作。在实际比赛过程中,二传手与其他队员相互合作意识不强,影响排球队整体水平的发挥。

2.3 训练形式比较简单

二传手需要掌握多项技能,具备综合的素质,包括理论知识、观察能力、传球技能和轨道预判等。目前,大部分小学排球训练仍然采用传统培训方式,注重理论知识讲解,缺乏多样的实际训练。部分学校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在讲解和示范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4],缺乏相关理论的实践应用,达不到二传手培养的目标。另外,单一的教学方式会降低二传手的学习兴趣,影响相关知识的转化率,导致球队整体水平难以有效发挥。

2.4 学生心理素质不强

小学生处于心理发育阶段,自身心理素质较差,而二传手培养难度很大,使其容易出现暂时性的心理问题。在训练初期阶段,由于训练难度大,小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经常放弃训练,或者称病在家,使得训练难以继续。另外,在实际比赛过程中,由于心理素质较差,在放接球时导致全队失分。部分小学生二传手缺乏自信,在训练过程中缩手缩脚,影响训练效果。

3  小学生二传手培养对策

针对二传手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对策和建議。

3.1 激发小学生对二传手的兴趣

体育老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二传手培养训练,提高小学生对二传手的兴趣。在排球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排球游戏,让小学生对二传手产生兴趣。小学生处于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以在训练中增加辅助游戏,如移动传球、垫球投篮、趣味摇摆等,提高小学生对落球位置的判断能力,以及快速传球的能力。

3.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二传手培养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指导,促进小学生之间的沟通,为后期合作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定期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指导,使其认识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并帮助其解决球队内部矛盾。在训练过程中,增加团队合作项目,如“传球接龙、三点一投”等,增强小学生之间的配合。定期组织小学生之间的比赛,并在比分中增设团体得分项目,将合作意识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实际训练中。体育教师要让其他队员认识到二传手的重要性,以及其承担的任务,通过相互理解来促进队员间的合作。

3.3 丰富训练形式和内容

体育教师要丰富实际的训练内容,实现训练形式的多样化,比如,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增加精彩赛事播放,让学生进行动作模仿。又如,教师对二传手训练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相应的辅助游戏来增加其训练兴趣。训练过程中要采用多样化形式,可以采用分段式讲解和训练[5],或者专项训练,又或者模拟训练等。针对训练结果和内容,要采取动态的评价方式,增加小学生的自评项,多方面调动小学生的训练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

3.4 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多观察学生的动作和表情,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同时,教师定期对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克服训练中遇到的困难,用鼓励的语言帮助成长。教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勇于面对困难。教师要让学生从内心想成为二传手,用心去学习每一项技能,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结语

小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阶段,其排球训练方法不同于成人,应该从兴趣、方法等方面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二传手是排球训练中的关键位置,对于球队整体水平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二传手训练难度较大,需要掌握多方面的技能,小学生很难在短期内掌握,甚至会出现放弃训练的想法。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小学生,将训练内容与辅助游戏相结合,使其对二传手训练产生兴趣。同时,教师要将合作意识融入到实际训练中,加强二传手与其他队员之间的合作,发挥球队的整体优势。另外,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其克服训练困境、接球恐惧,以及比赛恐惧,使其勇敢地面对训练中存在的困难。在二传手训练内容和方式方面,应该丰富训练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训练兴趣,提高整体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谭珩珩.中学排球训练模式创新探究[J].田径,2016,24(10):40-42.

[2] 姜昌植.高校排球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及发展建议[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740(2):98-99.

[3] 刘晨.新时期高校排球教学发展出路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2(2):83-147.

[4] 方洁.高校排球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2):68-72.

[5] 陈翔.论中学生在排球训练过程中二传手的选拔与训练[J].当代体育科技,2018,8(5):40-42.

猜你喜欢
排球训练小学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最复杂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