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微课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及实施路径研究

2020-04-14 05:02杨鄢戎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可行性信息化

杨鄢戎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产物,微课以其时长短、效率高、趣味性好等特点为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将微课与传统体育教学相结合,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微课教学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实施路径,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微课  信息化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1(a)-0157-02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日益碎片化。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为代表的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新媒体技术迅速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产生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指以课程标准为教学准绳,以短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中针对某个知识点讲解的教学活动。微课充分适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特点,短小精悍,主题明确,教学效果良好。微课教学视频普遍时长较短,一般控制在5~8min。这也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人类长时间关注某一事物将会产生疲劳感。微课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时间短,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微课是一种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结合体育以及计算机的教学模式。体育微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是某个动作要领的详细解释,也可以是某种体育游戏的比赛规则讲解,还可以是体育进行体育运动心得体会的分享或者体育健康知识的传播等。体育微课具有一般微课的基本特点,并且具有直观性与易传播性,近年来受到广大高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1  高校体育微课教学的必要性

微课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具有充分的必要性。当前阶段,大学生的亚健康问题成为高等教育需直面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生罹患慢性疾病出现年轻化、严重化与多样化的趋势。正因为如此,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支持与鼓励下,大学生对高校的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十分单一。甚至部分教师往往采用自由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致使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极为陌生。即使在课时增加的情况下,在自主选择体育项目的情况下,大学生仍然对体育教学十分迷茫,不知如何安排体育课程。教师在上体育课时,目标也并不明确,课程也非常乏味,导致学生学习效果欠佳。在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非常欠缺,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这样不利于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与习惯的养成。学生在在体育课中的学习漫不经心,在体育课后也不愿加强体育锻炼。高校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微课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时间短、效率高、指向性强、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且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非常符合高校体育教学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要求。

2  高校体育微课教学的可行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为高等院校开展体育微课提供了网络的可能性。移动互联网将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身享受开放、泛在的互联网服务。高校师生均拥有智能手机,可以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课程交流。此外,微信群为高校体育微课教学提供了便利的可能性。微信,自2011年由騰讯公司开发并投入使用后,已经成长为国人必用的智能手机应用。高校师生可以通过微信建立班级微信群对班级体育课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建议建立专门的体育课程微信群,内容更专一,方便师生查找。微信群的便利之处在于,高校体育课教师可以在群里传送照片文件视频等供大家下载使用,不需要每个人再去寻找,有“一人传输,多人受益”的特点。课前,高校体育微课教师将课程内容拍摄成短视频形式,并上传至体育微课微信群,通知学生下载观看。课后,学生可以对微课内容进行效果反馈,提出自己对动作的疑惑,由教师进行解答。移动互联网的泛在性使得学生随时可以下载视频观看,随时可以进行体育运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录制自己动作的短视频并上传至体育微课微信群,以获得教师与同学的表扬与指导。当大部分同学将自己的进行体育运动动作上传至体育微课微信群中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兴趣,也使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目的性,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提高。

3  高校体育微课教学的实施路径

3.1 科学选题

选题,是高校体育微课教学实施的第一步。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微课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因此,体育微课的选题应当经过深思熟虑。微课视频的时长有限,一般只有5~8min,因此一个微课视频只对应着一个主题。该主题对应着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体育教师可以选择体育理论或实践课中经常出现的难点、重点、疑点或者知识点、技术点、技能点作为主题。体育微课的选题应当具有独立性、完整性与示范性。以篮球教学中的“三步上篮”为例,该选题满足以上要求。教师可以根据“一大、二小、三高跳”的教学步骤拍成微课,供学生学习。

3.2 合理设计

高校体育微课的设计是体育微课实施的核心环节。设计以选题为基础,以学情为方向。高校体育教师应充分分析学习者的基础与特点、本次课程的目标与内容,以明确学情,合理设计。微课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具有良好的传播性与互动性。在微课未出现之时,部分学生在体育课之前到达操场,但并不进行任何运动,而只是闲聊。微课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先放映微课,如同精彩电影的预告片一样,将课程中精彩的部分首先展示给学生,提升学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充分考虑微课的趣味性。在拍摄视频时,可以选择户外,如公园、丛林、大山、湖边等,风景宜人,可以增加视频吸引力。当然,在提升微课趣味性的同时,教师也应保障课堂纪律。只有在趣味性与课堂纪律同时保证时,才能充分发挥微课效能,保障学习质量。

3.3 重视互动

高校体育微课的互动包括2个方面,一个是体育微课中的互动,另一个是体育微课后的互动。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视频,理解理论知识,体会动作要点,在课堂中进行演练。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演练进行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程度,针对疑难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这种互动对于提升学生体育能力,实现个性化教学十分重要。体育微课后的互动也十分重要。高校体育微课的服务对象是高校学生。高校体育微课好坏的评价不应由教师自己做出评价,也不应由学校领导做出评价,而应由高校学生做出评价。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后,应积极主动收集学生对微课的评价,并进行总结、反思,以此为基础对课程进行优化与调整。只有实现课堂与课后的真正的师生互动,才能最大程度发挥高校体育微课价值。

4  结语

微课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其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来看,微课选题恰当,设计合理,可以有效配合体育传统教学,发挥其重要价值。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微课教学只是辅助的教学手段,不可与传统教学本末倒置。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微课教学经验,也应在进行微课教学之前,先在小范围内进行教学实验并对课程进行完善,以提高体育微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戴建辉.高校体育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7(5):165-166.

[2] 肖威,肖博文.体育类微课设计流程与制作方法[J].体育学刊,2017,24(2):102-108.

[3] 李华.高校体育教学微课应用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J].新西部,2019(6):162,167.

[4] 殷光波.体育健康知识教学的微课设计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7):158-163.

猜你喜欢
可行性信息化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螺旋CT对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评价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浅谈出行及服务MaaS方案在XX市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