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本”里的绿色梦

2020-04-16 12:48陈沛黄俊峰
林业与生态 2020年1期
关键词:巡山护林账本

陈沛 黄俊峰

五盖山国有林场峰顶常年被霜、雪、云、雾、露所盖,故称五盖山,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4.5公里,最高海拔1619.9米,森林面积6533.3公顷,生存着百余种野生动物和珍贵名木。在林场待了40年的护林员邓子勤对这些不仅如数家珍,而且对哪里的植被茂盛,哪里的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哪里的防火地带需补植……心中也有一本“账”。当然,这本“账”同样记载着他多年的辛劳和业绩。

正是凭着这本“账”,他于2019年,作为一名普通护林员,荣获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的全国绿化奖章。

1978年,邓子勤被招工到林场当一线工人。当时一起在护林点的还有10多名工人。大家在一起植树、伐木,既有辛苦也有快乐。每年入冬便开始为来年开春造林做准备。整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每逢这段时期,他们天天扛着锄头,带上水和饭,往返6个小时。刺骨的寒风夹着雪花冻得双腿麻木,手上开满了血口子。用力干活时,伤口被震得如撕裂般地痛,简单地用薄膜缠绕一下便又继续开挖。一个冬天下来,手脚全是冻疮。为了不耽误造林的工期,他和同伴们只能把萝卜放进柴火里煨,然后用来止痒消肿。到了晚上,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踩着烂泥来到搭建的厂棚,挤在临时砍来几根木棒用马钉紧扣在一起的木架,裹着被雾水打湿的破棉被,你一言我一语的,深深浅浅地进入漫漫寒夜。如此这般,每年重复着春季植树、夏季抚育、秋季修防火隔离带、冬季整地挖树穴等繁重工作。不知不觉中,一同进入护林点的工人调走的调走、离岗的离岗,最终只剩下他一个。“当时我也有过离开的想法,但是考虑到,大家都走了,谁来管护这些树呢?”于是已经由一线工人调整到护林员的邓子勤在无奈和不舍之间,选择留了下来。

然而,守山、巡山也不是个简单活。特别是随着近年护林力度加大,林场生态得到极大改善,野生动物逐渐多了起来,护林危险系数与日俱增。巡逻时发现野猪、毒蛇、毒蜂和毒虫是常有的事,有时离蛇只有一米才发现。有一次,他在巡山途中,猛然看到一头100多公斤的野猪正在他前面拱泥巴,突然嚎叫着向他直冲过来。幸亏野猪在他的下方,走上坡来需要时间,邓子勤灵巧地迈开步子,迅速躲入右侧密林。看着消失在树丛中的野猪,邓子勤掏出手机给老伴打了半个小时电话。

说起老伴,她也是护林人。结婚35年,家一直安在山上。他们几乎见证了林场的所有辛酸苦辣。刚结婚那会,工区没有公路,不通电,不通自来水,夫妻俩住的工区離山下最近的集镇也有40公里。所有的生活物资全靠自己肩挑背扛。发霉的米、变质的肉、蛋,夫妻俩吃了不少。有时实在缺钱了,就只好向山下的老乡赊米吃。“当时我真的很傻,日子这么苦,都不知道和他离婚。”回首过去,妻子李友源说出半开玩笑半抱怨的话,情意绵绵地笑了又笑。

如今,随着林场改革转型发展,整体风貌明显提升,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森林质量明显改观,生产生活明显改善。职工们如愿实现了“睡山上一张床安心工作,住山下一套房安居乐业”的幸福梦。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站在夕阳的余晖里,邓子勤闭目凝神,远处青山依旧,阵阵飞鸟归林,清风拂面来,花香沁心脾。第二天清晨,他又脚穿一双胶鞋、身着一套工作服,背着水壶、拎着饭盒、拿着柴刀,坚定地踏上了新的绿色征途。

猜你喜欢
巡山护林账本
跟着牦牛去巡山
逆行而上 护林为民——宜兴市森林消防大队护航平安二三事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大树爷爷的账本
丢失的红色账本
第一章 大王叫我去巡山(下)
仿生蜻蜓护林机
巡山护妻两坚守
护林使者杨明松
护林路路堑边坡防护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