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教深研功夫深 示范引领助发展

2020-04-16 04:03方观生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江门市一等奖名师

方观生

编者按:教而优则研,除了教书育人,名师还肩负着引领青年教师成长的责任。南粤优秀教师黄雪珍以名师工作室为依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既照亮他人,又照亮自己——在全力以赴、一步一脚印追逐自己教育梦的同时,不遗余力助人找到教育方向,让青年教师也能如她这般,勇敢而坚定地奔向教育梦。

黄雪珍,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广东省“优课”评审专家,江门市第四批名教师培养对象结业综合考核优秀,江门市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江门市政协通信员、江海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江海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江门市首批“名师、名医、名家”;江门市学科带头人;江海区名教师。曾获得5次全国“希望杯”优秀辅导;指导6名老师在市级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3名老师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佳绩,指导叶韦兵老师参加广东省说课比赛荣获二等奖。指导江海区19位青年教师参加江门市疫情微课制作大赛,其中10人获一等奖,9人获二等奖。先后主持广东省教育厅2019年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创新实践共同体项目等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2项。2018年担任景贤小学数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2018-2019学年取得江海区六年级调研检测全区第一名并荣获优秀备课组。2019年带领新民小学数学科组成功申报江门市优秀教研组。

转眼间,黄雪珍老师从事教育教育工作已整整20年,她说,回头看看,一路走来,心里装满太多感悟与喜悦,这些都是她的成长宝典,感恩一路走来遇到的人与事。

2017年6月,根据江海区教育局文件精神,组建“江海区黄雪珍名师工作室”。“黄雪珍名师工作室”由江海区区直及县镇学校的22位骨干教师组成,是一群有梦想的教师,他们朝气蓬勃、勇于探知、奋发向上。作为工作室主持人,黄雪珍老师注重充分发挥名师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生成的目的,从而更好地为城乡教师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供服务。工作室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实践交流为主体,以课题研究、教学研讨、课程研发、专家引领、成果辐射为主要研修形式,努力培养工作室成员逐步成为在各科教学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进而引领其他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一、立足教学一线,培育教育智慧

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雪珍老师注重培育与引领,切实加强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团队结合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新形式、新要求,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工作室平台,构筑名师成长的“自由空间”,开启学科引领的“辐射源”,建立结对帮扶的“加油站”,开辟青年教师成长的“示范园”,使之成为“名师展示的舞台、教学示范的窗口、科研兴教的引擎、教学改革的前沿、骨干培养的基地”。

(一)立足课堂,培育“智慧型教师”

黄雪珍名师工作室培育教师注重个性追求与共性诉求的结合、科学研究与课堂实践的融合、美好愿景与实际课堂的磨合。培育过程中注重有扎实的实践,确立明确的目标,让学员知道将去向何方。工作室采用“导师跟踪制、课堂交流制、课题引领制、成果辐射制、资源共享制”等方式开展常规工作,把提高教研能力、提升教学水平、提供理论成果作为团队合作的线性工程,指导青年教师经历“立住腳——站稳脚——站好脚——上下求索——游刃有余——大放异彩”六个循序渐进的成长阶段。在培育“智慧型教师”的过程中,注重引领骨干教师从“教育教学能手的初级层次”到“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的高级层次”,促进教师素养整体提升。2017年6月至今,在工作室的培养和指导下,学员取得镇级以上综合荣誉共41项;学员主持或参与的区级以上课题研究共19项;学员公开省级杂志发表的论文共15篇;学员个人比赛区级以上获奖证书共81项。在短短的3年,工作室打磨6位学员参加江门市小学数学说课均获一等奖,其中2019年叶韦兵获一等奖第一名,代表江门市参加广东省第十届说课比赛获得二等奖。打磨参加江门市优质课比赛2位老师,陈雪欢老师在2020年获市优质课一等奖的第一名;将代表江门市参加广东省2021年优质课比赛。织就以生为本的教学之锦。

(二)发挥示范引领,做教育追梦人

工作室以课堂教学研究为载体,以课题引领,每一位教师以学科课题研究内容为依托,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平时工作中深入扎实进行小课题研究,让工作室课题与教师小课题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既要重视理论研究,更要重视应用研究,在应用前人理论成果的同时,有所发现、有所感悟,通过科研提升认识,及时总结经验,逐步形成成果,并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传播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教科研质量,促进教师科研水平高层次发展。为了发挥工作室引领辐射功能,在研究过程中,以工作室为平台,以全体成员的智慧为依托,发挥集体的力量,积极开展教学实践。课题的研究在引领工作室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提高理论能力、提升认识层次、提速培养过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抓手,同时也使得教学、科研合二为一。2017年12月,江门市日报报道工作室名师风采《用“心”爱学生用“爱”铸师魂》的事迹;2018年1月,江门市日报报道黄雪珍工作室送课下乡活动事迹。黄雪珍老师多次被广东省陆春生名师工作室邀请,为骨干教师培训作讲座及示范课;多次被台山教师发展中心邀请,为台城街道老师作专题讲座及上课;多次被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学校邀请,为职业技术学院附属数学老师作专题讲座及上课。2018年,黄雪珍老师担任景贤小学数学科组长和备课组长,被聘为数学科组指导老师一年;2018-2019学年取得江海区六年级调研检测全区第一名并荣获优秀备课组;2019年9月,带领新民小学数学科组成功申报江门市优秀教研组。

二、细教深研,助推发展

工作室提炼的“以生为本情智课堂、感悟数学”理念贯穿整个教育教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在课堂里将生活还原给学生,再现学生生活经历,让学生历历在目,学生学起来更熟悉,会感觉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就是数学。

学生的生活实践是课堂的大教材,生活认知是课堂提升地,以“学生为本情智课堂”构建“学习生活化”已成为教育者不懈的追求。工作室主动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教研活动。通过和专家零距离接触,开设名教师论坛、专家讲座、研讨会、报告会、现场指导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同时抽时间外出观摩考察,博采众长,选派、推荐工作室成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研修,给教师提供学习与提高的机会,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工作室探究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数学学习的主要资源,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熟悉的实例,作为数学学习的第一手材料,使学生乐于学习,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学习的真正价值。

作为工作室主持人,黄雪珍老师力求让名师工作室为全体入室研修教师打开一扇窗,让教师透过这扇窗开辟一片新视野。通过集中研讨、反思学习,入室研修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提升了一个台阶,把感悟带回各自学校,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带动一校,辐射一片,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得更好。“冬雪欲白千里草,春晖又红万朵花。”回首名师工作室工作,黄雪珍老师感到非常充实而快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黄雪珍老师给自己的承诺,往后,她定能坚定地走在数学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

一路走来,黄雪珍名师工作室硕果累累。

2017年,培养骨干教师10人——林合笑、陈悦甜、刘瑞莹、伍晓晖、吴美霞、冯锐成、张雪、林梓婉、唐启双、闲德才。论文方面,3人获区一等奖,2人获市一等奖,2人获市二等奖;此外,2人获区优秀教师。课题方面,1人立项市课题,1人获省课题成果二等奖;课例方面,1人获市一等奖;教学设计方面,1人获市一等奖,1人获省三等奖,参加区级说课比赛3人获区一等奖,2人获区的说课比赛二等奖,2人获江门市说课比赛一等奖,1人获江门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二等奖。吴美霞老师荣获江门市骨干教师录像优质课一等奖。

2018年,培养骨干教师10人,谭瑞养、梁小芳、唐丽娟、曾志能、陈丽玲、秦雅文、伍晴苑、黄锦超、陈燕霞、李玉婷。课题方面,3人立项市课题;课例方面,1人获省课例三等奖,2人获区的说课一等奖。1人獲得街道优秀教师,1人获广东省优秀少先队员,8人获得江门市基本功比赛分别一、二等奖。

此外,2018年,黄雪珍老师辅导2位青年教师张雪、林梓婉参加江门市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2019年指导麻锐、叶韦兵、陈晴苑三位老师参加江门市说课比赛荣获一等奖,其中叶韦兵是说课比赛一等奖的第一名。2020年,指导叶韦兵老师参加广东省小学数学说课比赛荣获二等奖;指导林娴、庄紫慧、陈雪欢等老师参加江海区优质课比赛均获一等奖,其中陈雪欢获区一等奖的第一名;指导滘北小学陈雪欢老师参加江门市2020年优质课比赛荣获一等奖的第一名,并代表江门市参加省赛。

个人来说,黄雪珍老师注重发挥一线教师实践性强的优势,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理念,创设了典型的工作情境、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新颖实用的教育理念。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提炼出实践教学性强、较独特的教学理念,并形成了“以生为本情智课堂”的教学风格。黄雪珍老师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实践经验,相关论文、案例、课题、项目成果突出。曾先后在深圳、浙江、台山、阳江、江门讲座上示范课9次;区级以上示范课20次,其中2019年参加江海区教育局组织四校同堂教研活动的主讲人。参加2次省级现场说课一等奖,广东省课题成果分别取得一等奖、三等奖。2019年获得江门市基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出版个人教学成果专著《聚焦“数学建模”核心素养课堂的方法与策略》;2020年出版个人教学成果专著《好玩小学数学情智作业》。

争做名师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是教师自我持续发展的要求。名师工作室,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是更多名师涌现的“催化剂”。黄雪珍老师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这一平台,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坚持行动研究,充分发挥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使名师工作室成为优秀教师培养的摇篮。

猜你喜欢
江门市一等奖名师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2020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作品集
浅议"名师"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大白兔奶糖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名师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