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带常规检验中阴道涂片检查快速染色应用探讨

2020-04-17 13:51张忠贵
关键词:滴虫涂片白带

张忠贵

(贵州省纳雍县农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贵州 毕节 553300)

阴道炎属于妇科常见疾病,妇科门诊中有超过一半以上就诊患者都为阴道炎疾病。为了确保临床对妇科阴道炎疾病进行及时诊断与治疗,需要重视阴道白带常规检验的准确度。本文探讨白带常规检验中阴道涂片检查CTB法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2017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150例妇科病患者,按顺序分别进行盐水常规法和阴道涂片检查CTB法,患者年龄区间为21~46岁,平均年龄为(34.6±5.3)岁,均排除存在其他脏器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经期、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采取过程中患者配合度高,未发生意外情况。结果具备统计学意(P<0.05)。

1.2 方法

取患者阴道分泌物,将其放置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进行涂片,先采取生理盐水直接涂片,在光镜40×10倍下进行镜检。再进行阴道涂片检查快速染色法(试剂由株洲康乐检测试剂有限公司提供),染色方法[1]:①混合染色法:首先将涂片用酒精灯火焰或95%乙醇进行固定,将Ⅱ液滴在涂膜上,滴Ⅰ液2滴于Ⅱ液中→侧动玻片,盖满薄膜→平放染色5~6 min→倒去染液,自来水进行冲洗后用高倍镜检查,如可疑淋病,等涂片干后,换油镜仔细观察。②分布染色法:固定方法同前,滴4滴Ⅰ液在涂膜上,盖满薄膜→平放染色4~5 min→自来水进行冲洗,甩去多余水分→滴Ⅱ液2滴于涂片上→平放染色1 min→水洗,甩掉多余水分,趁湿用高倍镜检查。③加温染色法:上述两种方法步骤完成后,均可在滴上染液后加温至有蒸汽散发出为止,染色时间可1/2缩短。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检查特异度及敏感度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采取百分比表示,用x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采用两种方法检测比较,盐水法(n=150)的检查结果是单一滴虫56例、霉菌46例、线索细胞36例,未见异常12例;而CTB法(n=150)的检查结果是单一滴虫60例、霉菌45例、线索细胞37例、淋球菌2例和核异质1例,未见异常5例。结合临床,根据检验结果显示,盐水法真阴性4例、真阳性88例、假阴性8例、假阳性0例,其特异度100%,敏感度91.67%;CTB法真阴性4例、真阳性95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0例,其特异度100%,敏感度98.96%。CTB法的敏感度明显高于盐水法。

3 讨 论

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是妇科白带检验中的常规检查手段,是临床上妇科检查中一项基础检验项目,现阶段,大多数医院都选择的是盐水法。阴道涂片检查CTB法是在常规涂片检查上进行快速染色,是建立在不同病原体形态不同基础上,借助多功能染色液对其染色,从而进行准确诊断的检查手段。

阴道涂片检查CTB法在对滴虫进行检查过程中不会受到温度影响,滴虫在低于25℃环境下不会进行活动,采取常规盐水检查,当周围温度较低情况下,滴虫检出率会明显降低,且标本干涸时也会造成滴虫死亡,影响检出率。而采取阴道涂片检查CTB法则不会出现上述情况[2]。另外,白带常规检验中应用阴道涂片检查CTB法,还可以实现一个玻片进行多项妇科疾病检查,传统盐水法需要在检查过程中需要的玻片数量及染色时间更短,相对于盐水法来说,阴道涂片检查CTB法所需要消耗的时间较短,背景更加清晰,检出率更高。阴道涂片检查CTB法在实施过程中,通常只需要两分钟便可以完成对玻片的染色,然后就可以开展观察工作,这样既可以让检查者节省出更多时间,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材料消耗,达到节省医疗费用的目的[3]。本文中导致患者出现假阳性假阴性原因考虑主要有检测方法局限、标本污染、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离心时间过长、不敏感菌等方面,结合临床,针对假阳性、假阴性患者进行连续检测可降低其发生率。检查结果灵敏度反映的是假阳性情况,特异性反映的是假阴性情况,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采取阴道涂片检查CTB法的敏感度(98.96%)高于采取盐水法的敏感度(91.67%)。两种方法比较,白带常规检验中进行阴道涂片检查CTB法高于盐水法,其方法简单,时间短,经济适用,检出率高等特点。当然在妇科病检测中,若白带常规检验进行盐水法,同时可以进行阴道涂片检查 CTB法,提高检测率,在诊断阴道炎早期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滴虫涂片白带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白带异常,早点去看医生,别回避
9611例孕期妇女阴道分泌物结果分析
31012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
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分析
痰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比较
白带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不同采样时间,不同性状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率分析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