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母沛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2020-04-17 03:38倪国华
关键词:宫素出血量产后

倪国华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221300)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非常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指的是产妇娩出胎儿24 h内的出血量在500 ml以上,或剖宫产24 h内出血量超过1000 ml,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产后出血的诱发因素较多,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宫缩乏力,主要由产妇过度恐惧使得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再加上分娩过程中消耗过多体力而引起。因此,临床应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展开积极有效的治疗,通过加强子宫收缩,及时止血,从而充分确保患者的安全[1]。本文以我院8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例,通过应用欣母沛对部分病例进行治疗,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试验对象为我院8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时间为2017年8月~2018年10月。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其中,患者年龄为23~35岁,平均(28.6±3.5)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39.2±2.7)周;63例为初产妇,21例为经产妇。42例患者接受剖宫产分娩,42例行阴道自然分娩,并于分娩后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排除存在高血压、胃溃疡、严重过敏体质等前列腺素禁忌症患者。两组对比,一般资料差异不大,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缩宫素治疗,也即向患者子宫体肌肉注射20 U的缩宫素注射液,如果效果不理想,需改为静脉滴注20 U的缩宫素注射液,并以患者病情为依据进行反复应用,但需控制缩宫素应用总量24 h不超60 U。对于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欣母沛进行治疗,如果其宫体按摩效果较差,且阴道出血超过300 ml,需向其臀部肌肉注射250 μg欣母沛;如果单次注射的效果较差,还需每隔15~30 min重复肌注,但注意控制总剂量在2 mg以内。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产后2 h及24 h的出血量,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记录。其中,疗效判定标准如下:子宫在单次注射15 min以内便开始收缩,且出血量显著下降,为显效;子宫在30 min后再次注射才开始收缩,出血量有所下降,为有效;子宫在经过多次注射后依旧不收缩,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中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于采集到的计量数据,用的方式来表示,当P<0.05时,证明结果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 结 果

2.1 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产后2 h的出血量为(256.4±31.8)ml,产后24 h的出血量为(651.4±36.2)ml;对照组产后2 h及24 h的出血量分别为(358.6±47.5)ml与(849.3±58.0)ml,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

2.2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6%,相比于对照组的81.0%明显升高(P<0.05)。见表1。

3 结 论

随着人们晚婚晚育观念的增强,再加上流产次数的增加,使得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严重威胁到了产妇的生命安全。临床以往在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时,主要采用宫缩素以及子宫按摩等方法,虽然能够促进子宫收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子宫血流量,但是宫缩素有着较短的半衰期,当使用量达到60 U以上,也即在受体位点饱和以后,再将剂量加大也不会提高子宫收缩效果,甚至还会引起水中毒等不良反应。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而作为甲基前列腺素F2α的一种衍生物,欣母沛也即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有着非常强的生物活性,起效快,向患者肌肉注射15 min以后,便可达到峰值,且可持续作用2~3 h,能够将宫颈软化并进行扩张,通过协调子宫平滑肌群的收缩作用,将创面的血管及血窦关闭,最终发挥出起效的效果[2]。本实验中,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应用欣母沛,结果显示,其产后2 h及24 h的出血量,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接受常规缩宫素治疗的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证实了欣母沛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积极影响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欣母沛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其子宫收缩,降低产后出血量,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宫素出血量产后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