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形象的悲剧色彩

2020-04-17 14:50陈沛杏
青年时代 2020年3期
关键词:威尼斯商人

陈沛杏

摘 要:鲍西亚无疑是《威尼斯商人》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之一,她机智勇敢,能随机应变。然而,在光鲜亮丽的背后,鲍西亚本身也带着悲剧色彩。面对家庭,鲍西亚只能听从父亲的命令;面对爱情,鲍西亚丧失主动权;面对社会,鲍西亚只能女扮男装出现在法庭上,按照社会为女性规定的轨道行进。鲍西亚的不幸是小小的缩影,她所处的社会,仍有无数个与她一样的女性,骨子里追求自由,却被迫选择服从。

关键词:鲍西亚;《威尼斯商人》;悲剧色彩;被迫服从

一、引言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笔下的著名四大喜剧之一,该剧特点是多主题、多情节和多冲突,借由剧情,莎士比亚塑造了鲍西亚这一鲜明的形象。一直以来,鲍西亚都是大多数研究者肯定和赞赏的对象,如詹丽宏认为鲍西亚是小说中最受欢迎的人物,年轻貌美,勇敢而聪慧,虽然出生于贵族,但是没有养成刁蛮不讲理的性格,身上具有理想的女性光芒[2]。杨超认为,生活在人文时代的鲍西亚美丽、善良、机智,富有才华和胆识。如果说《威尼斯商人》第四幕“法庭斗争”是全剧的高潮,那么鲍西亚形象也在这一高潮中得到了完美的塑造[3]。然而,鲍西亚的身上带有悲剧色彩的烙印,本文将从鲍西亚的家庭、爱情和所处社会这三方面,解读其悲剧色彩。

二、家庭悲剧

身为富豪贵族的女儿,鲍西亚在父亲去世后得到了万贯家财。按理说,鲍西亚的命运是得到眷顾的,但其父留下了遗嘱,如果哪个男人能从金、银、铅匣子选择装有鲍西亚画像的匣子,那么鲍西亚将嫁给那个男人,那个男人也将继承其父留下的财产。这样看来,鲍西亚的父亲把鲍西亚的爱情和自己财产的命运托付给了其中的一个匣子。

剧中,鲍西亚的父亲并不是一个实体的存在,但他无时无刻不存在,在鲍西亚和侍女尼莉莎的对话中,总是可以看到鲍西亚父亲的身影:“一个活着的女儿的意志,却要被一个死了的父亲的遗嘱所钳制。尼莉莎,像我这样不能选择,也不能拒绝,不是太叫人难堪了吗”“要是没有人愿意照我父亲的遗命把我娶去,那么即使我活到一千岁,也只好终身不字”。鲍西亚的许多话语看似无奈,却体现她对父亲遗嘱的绝对服从。身为贵族的孤女,鲍西亚的物质条件固然丰富,但是她的精神不一定是快乐的。她是年轻人的代表,骨子里追求自由,想做不受拘束的野兔,但跨不过老年人(即其父)所设立的理智的藩篱。细细品读,鲍西亚讲述的关于父亲的一系列话语展现了她的忧伤和无助。

从《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对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遭受到的各种不公平待遇的同情。这部剧也讽刺了社会中存在的一种不公平待遇问题,女性在家庭中一直是附属的位置,家庭中一直以男性为主导地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男性将自己的地位排在首位,以自我为中心去处理思考问题,女性一直作为男人的附属品,没有独立意识和思考决定权[4]。鲍西亚父亲的遗嘱,与其说是为了给女儿找一位好夫婿,还不如说是为自己的家族找一个值得托付的男性继承者,这样看来,鲍西亚只是父亲寻找继承者的中介,她的命运注定带有悲剧色彩。

鲍西亚确实有值得尊敬的一面,她天生活泼乐观,聪明知性有魅力。然而,她是封建贵族家庭的产物,已经惯于服从家庭的命令,性格偏向懦弱和屈服,并不会真正为想要追求的生活和自由而反抗,这样看来,一个正面人物的命运如此被动,这一形象注定带有悲剧色彩。

三、爱情的悲剧

当打开正确匣子的人是巴萨尼奥,鲍西亚的爱情或许并没有成功。巴萨尼奥是一个落魄的贵族,他好面子,为了维持外强中干的体面,把微薄的资产挥霍光了,因此,他计划了清掉一切债务的打算:追求鲍西亚。倘若鲍西亚不是手持丰厚的财产,巴萨尼奥会如此费力地追求她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巴萨尼奥有跟安东尼奥提到,因为他们交情深厚,巴萨尼奥才敢在安东尼奥跟前坦白他追求鲍西亚的重要原因是了清债务,由此得知,巴萨尼奥也清楚自己追求鲍西亚的动机是不纯洁的。由此看来,巴萨尼奥对鲍西亚的追求是不真诚的。

鲍西亚是单纯善良的,也是软弱的。巴萨尼奥选择了有鲍西亚画像的匣子,看到这一幕的鲍西亚是欣喜若狂的,她表明:“我自己以及我所有的一切,现在都变成您的所有了”,随后又表示,如果巴萨尼奥让从匣子中获得的指环离开了身边,或者是丢了,爱情便结束,鲍西亚可以因此责怪他。这样看来,这句话流露出两层含义:一个活生生的女性,其爱情受到指环的束缚,一旦指环没有了,爱情也就结束,这是可悲的;面对丈夫把珍贵的指环弄丢的行为,她除了能责怪他,别无其他行动,这不也是鲍西亚的悲伤和可怜之处吗?对待爱情,她从来没有主动权。从一开始寄托在匣子上,再到指环上,鲍西亚的爱情就像游魂,孤独地依附在硬邦邦的事物上,却从来不在自己手中,实在可悲。

鲍西亚为了援助丈夫巴萨尼奥的朋友,女扮男装,作为出庭的法律顾问,当她面对咄咄逼人的夏洛克时,从容不迫,让对手落入自己的圈套中。鲍西亚在这场官司大放光彩,体现出其胆识和智慧,拯救了安东尼奥。然而,正因为有另一身份的掩护,她才得以听到巴萨尼奥的真心。夏洛克准备割安东尼奥的肉时,巴萨尼奥向安东尼奥说出“我的生命、我的妻子以及整个的世界,在我的眼中都不比你(安东尼奥)的生命更为贵重;我愿意丧失一切,把它们献给这恶魔做牺牲,来救出你的生命”“我有一个妻子,我可以发誓我是爱她的;可是我希望她马上归天,好去求告上帝改变这恶狗一样的犹太人的心”“这犹太人(夏洛克)可以把我的肉、我的血、我的骨头、我的一切都拿去,可是我决不让你为了我的缘故流一滴血”等言论,这些言论确实表现出巴萨尼奥对安东尼奥的情深意重,但对鲍西亚而言这实在过于致命,这也不禁让人思考巴萨尼奥对鲍西亚的爱情是否真实。

此外,对鲍西亚视为重要定情物的指环,巴萨尼奥在妻子面前表示将十分珍视这指环,但当鲍西亚扮演的拯救好友性命的青年博士律师要求要他的指环时,他最终还是主动把指环给了青年律师。可怜的鲍西亚女扮男装,眼睁睁看著心爱之人说出对自己不恭敬的话语并违背誓言,这何尝不是让人痛心的爱情悲剧呢?在巴萨尼奥眼里,友情甚至比爱情更重要,然而在鲍西亚眼里,爱情是可贵的,她在后来说清“女扮男装”解救安东尼奥并且拿走了巴萨尼奥的指环的这一真相时,以幽默的方式化解了巴萨尼奥在众人面前的尴尬,也消除了她和巴萨尼奥之间的误会,这体现了鲍西亚对她和巴萨尼奥之间爱情的绝对忠诚与守护。在爱情中,鲍西亚单打独斗,切实履行了作为爱人的职责和义务,获得的却是一份注定带有悲剧色彩的爱情。

四、社会悲剧

16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但在世纪末,英国社会各种矛盾逐渐尖锐化,各种矛盾爆发。这一时期,资产阶级的力量也更加强大,它同王室的暂时联盟瓦解。莎士比亚开始感到他的人文主义理想和英国现实间的矛盾,因此创作了这部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

鲍西亚便是16世纪英国社会穿着新衣裳的旧女性。鲍西亚在和侍女尼莉莎倾诉选择爱情和婚姻的烦恼时说道:“我这小小的身体已经厌倦了这个广大的世界了。”这是她对社会施加给女性的无形又巨大的压力的控诉,鲍西亚只是一个缩影,社会上仍有其他更多的不能自主追求幸福的女性。

鲍西亚出席在法庭拯救安东尼奥前,她需要乔装打扮,女扮男装,并借助表哥的推荐信,才能得到法官的同意进入法庭。鲍西亚“女扮男装”这一行动是《威尼斯商人》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对社会的现实存有控诉意味。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形象选择“男装”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迫于传统与现实的无奈之举;二是心理层面上的“男性化”抗议之举。这些“女扮男装”的形象客观地反映了当时女性的从属地位以及某种程度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5]。莎士比亚笔下的鲍西亚确实有一定的觉醒意识,她知道自己的爱情受到了束缚,自己的生活在他人的安排中前进,然而,因为鲍西亚是传统封建社会培养的产物,她会有传统思想的意识,认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这是鲍西亚的悲哀,也反映了当时深受传统思想影响的社会女性的悲哀。

莎士比亚所处的社会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社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人本主义的思想得到一定的传播,虽然莎士比亚竭力塑造一个人文主义的新女性形象,但是鲍西亚显然仍是受旧思想影响深刻的女性。新旧时代女性主义的矛盾和悲哀,在鲍西亚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五、结语

这部戏剧看似喜剧,结尾是鲍西亚和巴萨尼奥终成眷属,给予人们对生活的期待和憧憬,但鲍西亚作为一个女性,她的权利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也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女性权利的追求,仍是漫长的过程。在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下,莎士比亚塑造鲍西亚这一人物形象抒发自我感情的同时,也对社会女性的悲剧色彩进行了剖析。

参考文献:

[1][英]W.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M].朱生豪,译.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2]詹丽宏.基于《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研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6-38.

[3]杨超.《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形象透析[J].语文教学通讯,2003(17):34.

[4]王小宁.论《威尼斯商人》中女性话语权的建构[J].黑河学院学报,2018(6):153-154.

[5]苟迎迎.析莎剧中的“女扮男装”母题——以《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亚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1(6):30-32,132.

[6]白璐.论《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新女性特征[J].校园英语,2019(5):249-250

猜你喜欢
威尼斯商人
《威尼斯商人》(节选)
穆拉诺玻璃瓶,“威尼斯商人”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