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债转股的会计处理及财务风险研究

2020-04-17 23:24沙述茂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债转股会计处理市场化

沙述茂

摘 要:债转股是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必要性措施,而债转股要实现市场化则会使其在发展中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基于此,本文对债转股的内涵以及其会计计量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阐述市场化债转股作业环节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提出了解决这些财务风险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市场化  债转股  会计处理  财务风险

一、债转股的会计处理方法

债转股是以金融投资公司为投资主体,实现企业债务和金融投资管理公司所掌控的企业股权之间的转换行为,在这一过程中的企业债务都属于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在开展债转股工作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其他组织结构,都需要开展会计处理工作,而这一工作往往是以会计计量的形式来展现的。

比如,A企业向B银行借贷10万元用于企业投资,在投资失误以后无法依照合同偿还贷款,而且此时B银行已经将A企业所借贷的款项定为了不良资产并且进行了全额计提减值。那么,经企业股东审核,企业和银行之间签订债转股协议,其中规定将10万元的债权以3.5万元转让给C企业,然后将其转换成A企业的20%股权。经过这一番债转权会计处理,企业A的账面贷款总额减少了10万元,企业资产以及其当前效益增加3.5万元。而对于银行来说,债转权的实施让银行的监管指标压力大减,其不良信贷率也得到了降低。从结果上来看,债转会计处理能帮助企业降低其负债比率和还款压力,还能在帮助企业扩大权益比例的情况下助推其再次扩张。

二、市场化债转股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债务风险

企业负债减少而其资产不变,则企业的负债资产比率将会降低,那么企业财务杠杆率也会下降。但是,企业的资本框架仍然是导致企业存在财务风险因素的原因,若企业内部运营情况未得到改善,则必将再度举债。企业实施债转股会为其带来重组效益并且会降低债务规模,但是而来的负面效益和对自身盈利水平以及治理框架科学性的忽视,也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

(二)资金风险

银行无法按合同回收贷款,必然会造成银行资产受损,其计提当期效益将会不断降低。债转股工作的开展能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量,使其流动资产数量得到提升,但是银行在转让环节所承担的额外开支以及可能出现的效益降低问题,都会加剧银行的经济压力和资金风险,会对银行的后续发展造成影响。

(三)效益风险

由于开展债转股的企业已经存在严重财务问题,所以投资企业在从银行处接收债权以后,大多会选择使用债权重组的方式来降低因债务而产生的损益。若实施债转权后企业仍然无法扭亏为盈,则投资企业就无法获得资金和股权收益。而且,成为股东的投资企业拥有经营话语权,但后期股权退出困难,将会处于被动地位,则投资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加剧。

三、降低市场化债转股财务风险的策略

债转股模式之下,无论是转股对象企业的选择还是转股债权或股价都可由市场主体进行自由选择,而且其第三方实施机构和退出机制也需要基于市场主体自选和市场发展情况来协商和确定。不过在实现市场化债转股的过程中,将会面临不同种类的财务风险。从表面上来看,债转股的实施会让企业所面临的偿债风险下降,股本收益提升;同时,企业拥有了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实现了治理结构的优化。但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仍然不容忽视,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对其进行规避。

(一)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为了应对市场化债转股财务风险,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进而实现对转股企业负债规模的合理控制。转股企业应该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合理的手段对企业的负债规模进行把控,确保企业在经历债转股以后能获得新的生机。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言,风险管理水平与资本结构关联密切,而且在资本结构之中负债比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企业对其自身的债务资本占比进行合理规划与控制时,企业的资本结构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更容易推进企业获得理想效益,实现对财务风险的规避。

当企业因负债而开展债转股时,企业负债的合理性和严谨性就将会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产生巨大影响。此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应用有效措施来控制其负债规模,保证企业拥有偿还负债的能力,为企业获得理想效益奠定良好基础。比如,提高企业资金流动比率,是企业的短期偿债压力降低,那么可能引发债务风险的因素也会随之减少,可以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此外,实施债转股的企业还需要积极促进自身运营能力的提升,优化企业结构框架,以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来提升管理效率,规避财务风险。

(二)设立管理部门

开展债转股工作必然会为银行带来一定的损失,而为了能有效地降低这些损失、尽可能地保证银行运营成本不增加,银行机构可以在其内部设立资金管理部门,以此来实现对债转权工作的全权管理。如果在开展债转权工作以后,原企业的债务直接被转让给了投资企业,那么银行必然面临债务折价问题,而其中的损失需要银行自行承担,所以会对其经营效益造成极大地冲击。而且,基于这种直接的债权转让行为,投资企业会获得股权但银行机构对企业的持股权益必然会丧失,实现银行财务管理现状优化的节奏将会被打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对财务风险的规避,银行机构既可以借助于政策引导,更为有效地参与债转股。比如,下设资产管理机构,以此来降低债转股的影响,增强对企业股权情况的把控,让银行在引导企业运营管理方面具备更大的主动性,使得企业能脱离不良运行的状态。这样一来,企业的运行轨迹将恢复正常,其理想收益也能被顺利获取,那么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风险抵御水平都将得到提升。

(三)强化企业财务监管

在前文案例中,C企业作为此次债转权的实施机构,在作业后C企业成为了A企业的股东之一,所以该企业的行为也属于投資行为。但是,这种投资在收益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其风险和收益因素兼而有之。在债转股发生以后,转股企业的运营情况将会直接影响投资企业的股权收益,所以必须强化对转股企业的财务监管,以提升其财务管理能力和风险规避水平,进而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在此情况之下,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着眼于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和基于实际的态度应用财务管理方法,实现财务监管;更需要为投资企业推出转股企业提供保障。比如,建立科学的市场推出体系,保证转股企业能回购股权,而且资产管理企业在开展股权转让和销售时,可借助于资本市场作业,这样一来就可以为股权释放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基于此,市场退出突袭和风险分担体系将会被构建,而资产管理企业也无需独自承担转股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企业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在不断提升,“去杠杆”成为了规避财务风险的主要途径。而作为“去杠杆”的有效方式之一,债转股的应用价值极为突出,在实践中财务工作者需要明确其作业要点,依据市场化的作业标准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规避。

参考文献:

[1]凡波.浅析市场化债转股的会计处理及财务风险[J].纳税,2019,13(13):130-131.

猜你喜欢
债转股会计处理市场化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新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问题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