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殊家庭学生不良心理原因的调查

2020-04-18 06:32魏国娟魏国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统计表学校德育自卑

◎ 魏国娟 魏国丽

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随之发生了变化,而作为社会最基本细胞的家庭,也同样在发生嬗变。特殊家庭式样如雨后春笋络绎纷呈,一路飙升。这些家庭的学生进入学校,就会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一些新问题。因此,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学校对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也将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使学校德育富有成效,就要及时研究特殊家庭学生不良心理健康现状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寻找有效的教育对策,进行心理干预,从而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同时,特殊家庭的学生越来越多,又倍受社会关注,如果这部分学生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教育,不仅给学校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困难,而且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在这样的形势下,开展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干预和行为疏导就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性和重要性。

为此,笔者走访了本区一些学校、家庭,了解到特殊家庭学生主要以单亲、留守、特困和寄宿家庭学生较多。

东江初级中学 学校特殊家庭学生数的统计表

马街初级中学 学校特殊家庭学生数的统计表

安化初级中学 学校特殊家庭学生数的统计表

特殊学生不良心理的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原因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自卑

一些学生缺乏自信,感觉自己干什么都不行。这种自卑心理的形成,有以下原因。

1.性格内向,不善交往。长期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大家身边,会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从而萌发自卑的念头。

2.表现欲强,对自己认识过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事事处处表现自己,如果一旦有其他同学比自己强,就会马上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嫉妒,多次这样,就会自卑自叹,消极的嘲笑自己。

3.来自贫困家庭的学困生极容易产生自卑。这些学生感叹命运不公,注定自己不如别人,是别人嘲笑的对象,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不愿与大家一起学习活动。

4.缺失爱的关照。一些学生在困难或者逆境时,如果有教师及时的开导交流,正确的引导,鼓励帮助,就会激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焦虑

经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学生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内心往往会出现紧张和不安,严重时会给人带来恐惧,从而形成焦虑。自卑可能也与性格和生活环境有关,但是主要与我们的教育有极大的关系。因而,焦虑的出现在所难免。

三、人际交往紧张

调查发现,近一半的学生存在与师生或家长关系紧张。

1.师生关系紧张。主要是教师对学生不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从而造成压抑心理、对抗行为的问题。

2.与家长关系紧张。家长与孩子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容易造成孩子孤僻、不善言谈、性格专横。

想要化解此种不良现象,就要将教育植根于爱。首先,教师和家长要富有爱心、耐心,循循善诱。其次,日常学习生活中,注意学生细微变化,及时表扬鼓励。

总之,笔者通过走访调查探究特殊家庭学生不良心理的原因,寻求解决对策,帮助特殊家庭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猜你喜欢
统计表学校德育自卑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神奇的统计表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