靺鞨绣传承人孙艳玲:一双巧手剪春秋

2020-04-19 10:06东亮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绣品针法山本

东亮

孙艳玲,出身于满族刺绣世家,跟着外祖母和母亲学习满族刺绣,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满族刺绣传承人。她采用新技艺绣出的人物生动传情,风景立体真实,花鸟风姿绰约。

2019年,渤海靺鞨绣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当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在3月召开的“两会”上,面对中外媒体,她身着色彩斑斓的满族服装一出现,便引来大批中外记者围观。她自豪地说:“这是靺鞨绣,电视剧《延禧攻略》中魏璎珞衣服上的刺绣,就是我们做的!”曾一度在唐代宫廷中盛行的靺鞨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到了近代却濒临失传。孙艳玲带着姥姥的嘱托,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和改良。从视觉效果上看,南方刺绣小家碧玉像是中国画,靺鞨绣更像油画。通过参展,孙艳玲的产品目前已远销欧美、东南亚和中东,不少作品被美国、阿联酋、加拿大等国艺术家收藏。如今她已授徒2万余人,带动10万绣娘就业!

继承衣钵,创新靺鞨绣针法

孙艳玲是满族人,家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她是渤海靺鞨绣的第四代传承人。孙艳玲的外祖母做了一辈子靺鞨绣,技艺精湛,远近闻名。受家庭熏陶,她从6岁起就开始跟着外祖母学刺绣。到中学毕业时,她已经学会了各种针法,完成了大量靺鞨绣的绣品。

上大学时,孙艳玲学的是与靺鞨绣毫不相干的计算机专业。大三那年假期,姥姥含泪对她说:“你应该将家族传承下来的技艺发扬光大,如果将来老祖宗留下来的靺鞨绣失传了,那就太让人痛心了!”听了这话,孙艳玲深受触动。孙艳玲后来了解到,靺鞨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发源地为唐代渤海国都城上京龙泉府,就是现在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为中心的满族地区。与湘绣、苏绣、蜀绣、粤绣这中国四大名绣相比,靺鞨绣既蕴含了南方山清水秀之韵味,又兼具东北粗犷质朴的风情,它色彩瑰丽、大气磅礴。靺鞨绣作为渤海国“国宝”,曾一度盛行于唐代宫廷,到了清代之后,它才渐渐变得默默无闻。近代,这门技艺已濒临失传。

大学毕业后,怀着对靺鞨先人宝贵遗产的敬仰,带着姥姥的嘱托,孙艳玲在学习继承靺鞨绣的基础上,对靺鞨绣的史料进行挖掘、整理。她遍访东北各地的博物馆,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并且深入到民间搜集相关遗物和图片。孙艳玲说,早期的渤海国靺鞨族针法被称为“鸡爪针”,针脚比较大,缝制冬季打猎时御寒的皮草特别结实,不易撕裂。随着在皮革上一点点缝制花纹、姓氏,这种针法慢慢地演变成独立的作品,最后变成了刺绣。但如果用这种古老针法做艺术品,叠加时三线交于一点,总是有一个死点,影响美观。她深知,古老技艺只有创新发展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她对靺鞨绣进行了改良,不仅丰富了传统针法和技艺,还创造了“三角针”:针法由大到小,4-8层叠加,丝丝并股参色。罗列起来的“三角针”形态就像六棱形的交错,这样不仅死点会分散,还能使其呈现出极强的立体感,所刺绣出来的艺术作品细致精巧、色彩艳丽、景色逼真。

钻研技艺,成为“国宝”级绣娘

2004年,孙艳玲偶然结识了到东北旅行的日本人山本先生,此人对中国书画及刺绣都有所研究。当他看到孙艳玲的靺鞨绣作品时,对刺绣上姹紫嫣红的色彩赞不绝口,尤其是它带给人的强烈视觉冲击,让他颇感神奇,而且与日本绣品以及中国的苏绣、粤绣等都不一样,便询问这其中到底有何奥秘。孙艳玲笑着向他解释说,渤海靺鞨绣使用的是东北特产的柞蚕丝,与细腻柔美的桑蚕丝相比,几乎是它的9~10倍,柞蚕丝的纤维粗,自然折光面积大,因而反光效果明显。

“本身就带有珠宝光泽的柞蚕丝,在染色后更显艳丽,加上丝线颜色的饱和度高,绣出的作品色彩斑斓、形象逼真。再加上叠加的层数多,通过换线来展示明暗过渡,所以远距离观赏时,视觉冲击力非常震撼。”孙艳玲还对山本说,从视觉效果上看,南方刺绣小家碧玉,像是中国画,渤海靺鞨绣看上去更像是油画,对方听了频频点头。

最后山本激动地提出一个请求,说他的女儿即将出嫁,想请她亲自为女儿绣一件带有中国元素的和服嫁衣,孙艳玲答应了。原以为这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不料日本人做事一贯严谨,博学多识的山本对所绣图案的色彩搭配、花样设计等提出诸多看法,结果两人先后沟通了3个月才把图案确定下来。

孙艳玲说,从前都是姥姥拿绣样来,她就按照画好的样子绣,从来没想过这些复杂的问题。最终,当她把绣有花鸟风景的和服交给山本时,对方惊叹不已,并拿给许多日本人传看。虽然做这件和服嫁衣费了不少功夫,但通过和山本先生的这次交流,让孙艳玲开始重新审视靺鞨绣,“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可以去探索研究。”从此,她开始真正将靺鞨绣作为自己一生执着的事业。

她经常沉浸在绣制作品中,在板凳上一坐就是一天,旁人甚至不敢叫她吃午饭,生怕她分心分神。孙艳玲在绣制著名油画大师李自健所画的《母亲》的过程中,深深被油画中双手合十的老母亲慈祥、感恩的神情所感染,老母亲额头、脸颊尽染岁月风霜的皱纹十分难绣,但孙艳玲在心底发愿:“我一定要把母亲的神韵绣出来。”这是技艺人向艺术人的挑战!她端坐在《母亲》前,仔细端详,揣摩绣品构图、色彩、光感。一天绣制10个小时,连续7个月,终于完成了《母亲》这件作品,该绣品后来斩获业内含金量最高的金凤凰奖杯!

孙艳玲天生手快,又勤奋刻苦,她采用新技艺绣出的人物生动传情,风景立体真实,花鸟风姿绰约,很快成长为名闻遐迩的“国宝”级绣娘。

办校授徒,千年休碍绣远销海外

在室外展演时,靺鞨绣离观众虽有两三米的距离,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色彩对比吸引了很多外国艺术家和时尚界人士等前来围观,被很多国外媒体誉为“刺绣中的油画”。从此,中国渤海靺鞨绣在国外名声大噪。

2005年,孙艳玲开始在自己开办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中,开展手工刺绣培训,她决心将满族靺鞨绣传承下去。孙艳玲说,最初她的刺绣作品销路很窄,带的徒弟也因没有出路而转行谋生。2010年,她带领团队参展上海世博会,使满族刺绣登上大舞台。其间,由7位绣娘历经6个月1440小时创作完成的《中国·雪乡》,展出后引起轰动。当时不仅卖出不少绣品,还接到一批来自俄罗斯等国的订单,这一年的销售額突破1000万元!此后,孙艳玲在黑龙江开展了大规模的刺绣培训,培训人员包括下岗失业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残疾人。

孙艳玲说,靺鞨绣的最大特点就是创意。由于她特别喜欢摄影,她的作品在选材上多是借鉴摄影作品,她拍摄了大量东北风土民情图片,创作了很多原创作品,这种有东北地域特点的靺鞨绣特别受欢迎。

在2014年美国史密森民俗艺术节上,她特意去展示了渤海靺鞨绣。当时,由中国108位艺术家组成的展演队伍,在白宫门前举行了26天的展览。孙艳玲带去了4幅最能体现中国北方特色的冰雪题材绣品,其中一幅绣的是带栅栏的东北民居,有一个华裔老者看后热泪盈眶、泣涕不止。在和孙艳玲的交流中,他说自己是黑龙江人,看到这幅作品就想到了老家,如今回不去了,非常想念故土。

通过在世界各地参展,孙艳玲发现,国外特别重视服饰、生活用品这些有实用性的东西,而不单单是买个装饰品摆在家里。因此,她带领团队对靺鞨绣作品进行大胆创新与设计,推出包括家装家纺、服饰挂件、旅游纪念品、商务礼品等一系列靺鞨绣的衍生品,这也让靺鞨绣艺术更加接地气了。

孙艳玲的家乡牡丹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镜泊湖、雪乡等知名景区,每年都会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为了让更多人认识靺鞨绣这项古老的技艺,孙艳玲先后在牡丹江市区和镜泊湖景区建立了两座靺鞨绣博物馆。几年来,博物馆的展品已从几百件增加到数万件。旅游旺季,每天到这里参观的游客多达好几千人。

2015年,渤海靺鞨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非遗第四代传人的孙艳玲,更是信心倍增。2018年,她在深圳成立了满族刺绣研究所,把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打造非遗手工艺品牌。她的最终目标是依托深圳的技术人才资源,让满族刺绣走向世界。

如今,孙艳玲已授徒2万多人,间接带动10万绣娘就业。她的公司仅靺鞨绣就有6大系列上千个品种,产品不但遍及国内市场,还远销北美洲、欧洲、澳洲、东南亚和中东地区,不少作品被美国、阿联酋、加拿大等国的艺术品收藏家收藏。“沉寂”千年的靺鞨绣,如今终于再创辉煌,惊艳了世界!

(编辑 朱庭萱)

猜你喜欢
绣品针法山本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把传统文化精髓和中国女性之美展现给世界
螳螂之夜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