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措施

2020-04-19 00:35阮德喜
乡村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抚育管理栽培技术

阮德喜

[摘 要] 杉树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加强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极为必要。基于此,本文明确杉木栽培的环境条件,从选择良种、选地与整地、播种、造林方面入手介绍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同时提出松土与除草、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合理的抚育间伐等抚育管理措施。

[关键词] 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抚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 S791.2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04--2

杉木在建筑行业、桥梁建造领域、造船领域应用广泛,而且其相关制品可用于祛风止痛、散瘀止血,因此具备极高的种植价值,是我国主要的造林树种。在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中,为了保证杉木的生长效果,需要引入合适的栽培技术,并采取科学的抚育管理措施。基于此,探究杉木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措施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

1 杉木栽培条件简述

杉木可在年平均温度15~20 ℃、极端最低温度

-17 ℃、年降水量800~2 000 mm的环境下生长。但是,杉木最适宜的生长条件如下:年平均气温16~19 ℃,极端最低气温-9 ℃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 300~1 800 mm,

而且分配均匀;无旱季或旱季不超过3个月。杉木喜好阳光,但幼时稍能耐侧方蔽荫[1]。杉木生长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高,最适宜在土壤肥沃、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区域种植,如果土壤瘠薄、板结及排水不良,则会导致杉木生长不良甚至难以成活。杉木产区的主要土类包括黄壤、红壤,边缘地区为黄棕壤、砖红壤性红壤等,其中黄壤条件较好。

2 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

2.1 选择良种

科学、合理的杉木良种选择是速生丰产林栽培的基础工作。为了保证杉木林达到速生、丰产的效果,需要在选种操作中重点落实以下几点:①挑选饱满的种子,以保证杉木可以迅速发芽、生长;②由于种子的遗传性状会对种子的生长与抗病能力产生影响,因此要优先选择遗传性状相对优良的杉木树种;③选好树种后,需将种子放置于温水中浸泡24 h,并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在阳光下晒干。完成晒干处理后,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及二次晾干,为后续的种植操作提供支持。

2.2 选地与整地

2.2.1 选地。在选地过程中,应选择地势相对平缓的区域展开杉树育苗。同时,需要保证种植地背风、日照时间较短、土壤肥沃疏松且具备良好的排水性能。为了方便杉木运输,应将育苗区域设定在交通便利的位置。应避免将杉木种植于农作物耕地位置,以杂木林地、荒地更为适宜。另外,要避免在曾经繁殖过杉树、松树的区域展开种植,尽可能保证杉木发芽、生长所需养分充足。

2.2.2 整地。为了保证栽植效果,需要及时完成整地操作,第一时间清理杂草及灌木,防止其对杉木幼苗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在整地过程中,应保留一部分阔叶树木,以达到维护林内树种多样性的效果。同时,虽然要及时展开除草操作,但是要降低地势陡峻地块的除草工作量,避免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另外,必须结合栽培区域的实际情况、地质条件等完成整地,为杉木生长提供更好的外界条件。

还应进一步完成栽植区域排水系统的规划操作,播种前挖掘排水沟渠,确保杉木栽培期间可以迅速、有效排除土壤中多余的水资源。为了保证杉木生长具备充足的养分,要在种植区域施撒碳酸钙、石灰石等物质,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2.3 播种

相比其他播种方式,条播更加适用于杉木播种。杉木播种中应将播种宽度控制在2.5 cm左右,深度控制在1.0~2.0 cm。同时,要控制各个播种沟之间的距离在20.0 cm,平均667 m2种子播种量为3.0~3.5 kg。播种完成后,可以使用经过过筛处理的细火烧土覆盖种子,但要避免出现覆土过厚的情况,仅保证看不到种子即可。另外,相关人员要对覆盖的土壤进行检查,防止覆土上方存在杂草、稻草或其他草籽。

2.4 造林

當发出杉木苗后,即可将其运输至造林区域构建杉木速生丰产林。应尽可能选择洼地造林,为杉木生长提供充足水分。块状整地规格控制在长40.0 cm、宽

40.0 cm、深30.0 cm;带状整地规格控制在长40.0 cm、宽80.0 cm、深25.0 cm,定植中穴底的直径控制在30.0 cm

以上[2]。为了保证栽植成活率,需要栽植树龄为一二年、高度大于30.0 cm且根系发达的杉木苗。覆土时,应分层覆土,且保证覆土区域高于地面,以避免由于积水而导致杉木根系腐烂。

3 杉木速生丰产林抚育管理策略

3.1 松土与除草

在杉木速生丰产林的抚育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杉木生长状况良好,必须完成松土与除草操作。第一,根据杉木的生长需求,在杉木苗生长前期全面落实除草操作,即铲除栽植区域的杂草,最大限度地避免除草操作对杉木根系造成破坏。第二,及时清除杉木周围土壤中存在的杂草,维护栽植区域土壤的肥力,确保土壤为杉木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第三,可以使用人工除草与机械除草相结合的方式落实除草操作,并保留土壤周边一定数量的植被,避免发生水土流失问题。第四,要想进一步提升林地的经济效益,可以适当引入豆类、薯类等矮秆经济作物[3]。

3.2 水肥管理

由于杉木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其对土壤的肥力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在杉木速生丰产林的抚育管理中,必须要重点落实水肥管理,特别是要保证施肥的科学性。要结合季节及杉木生长情况的不同选择肥料;施肥时,避免肥料与杉木苗的根系直接接触,降低杉木苗烧根问题的发生概率。一般在杉木苗生长初期,需要施加氮磷肥,提升杉木的抗病虫害能力,促使其提早发育生根;在杉木苗生长中期,需要施加磷钾肥,促进杉木苗稍木质化;进入9月后,应停止施肥。

另外,由于杉木属于亚热带地区的树木,不耐寒也不耐旱,所以在少雨天气需要及时浇水。并适当配合遮阳操作,以免水分散失。

3.3 病虫害防治

一旦出现病虫害问题,则会降低杉木生长效果,从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杉木速生丰产林的抚育管理时,相关人员需要重点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第一,以提前预防为原则,避免形成“在发生病虫害后进行处理方案设计与实施”的管理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及损失,为杉木健康生长构建良好的环境;第二,病虫害发生后,需第一时间分析其成因,并引入解决策略,避免对树木造成损伤;第三,定期喷药与修剪,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3.4 抚育间伐

为了保证抚育间伐的合理性,需要重点完成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注意间伐期限。一般第一次间伐工作的展开需在杉木栽植5 a后展开,然后每隔4 a进行一次间伐。应避免间伐时间间隔过短,保证杉木达到生长预期目标。第二,控制间伐强度。第一次间伐量占总量的25%,后续每一次的间伐量占总量的10%。

4 结语

杉树的经济价值较高,营造速生丰产林在实际的林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明确杉木栽培环境条件的条件下,通过选择良种、选地与整地、播种控制、造林,结合松土与除草、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合理的抚育间伐,有利于提升杉木自身的抗病害能力,促进木材整体质量与产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桂连.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简述[J].南方农业,2019(24):11,13.

[2]潘玉娟.杉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及抚育管理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9(9):80-81.

[3]王红芳,唐庆子.杉木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J].现代园艺,2018(12):33-34.

猜你喜欢
抚育管理栽培技术
良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