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观察

2020-04-19 09:55张楠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救治

张楠

【摘  要】目的:对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与观察进行探究。方法:在进行研究是过程中选取本院的60起严重创伤的患者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在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个患者。我们通过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进行一体化的急救护理模式,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救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实行了急救护理模式的实验组中护理的有效率为96.77%、救治的时间是(25.44±2.51)min、而住院的时间为(18.22±1.33)d。在与常规护理组进行对比时,其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中可以有效的提升医生对患者的救治效率、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

【关键词】急救护理模式;严重创伤患者;救治;应用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208-01

在我国的医院中对严重创伤的患者进行救治的时候,通常来说过程分为分科就诊以及救治两个基本环节。但是在实际的情况中由于严重创伤患者的伤情非常的复杂,并且一般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在對严重创伤的患者进行救治的时候,会在辗转会诊上面浪费大量的时间,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医院的救治操作的效率非常的低,非常不利于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工作,严重的话可能会危害患者的性命。为了对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具体措施以及环节进行研究,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来本院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具体状况以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实验的过程选取本院最近的60起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救治的过程中通过护理的模式不同对60起严重创伤患者进行分组,每组30起,在实验组中男性15个,女性15个,他们的年龄在20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1±5.11)岁。而在对照组中男性有16个,女性14个,年龄在21岁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98±5.21)岁。两组研究对象在进行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时没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我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对照组的严重创伤的患者进行一般的急救护理模式,患者在进入医院以后就根据医生的建议准备一系列的救治相关工作,然后通过医院的外科医生进行会诊,医生根据会诊的状况对患者实行住院观察或者手术治疗。

而对实验组的急救护理模式则是采取全新的模式,这种急救护理的模式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包含了四个基本步骤。首先是第一步:为严重创伤的患者制定出科学的处理程序。在患者到达医院以后,相关的医护人员就要对患者的伤情进行综合性评估,评估的工作完成以后,医护人员要及时和医生进行交流沟通。还有就是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呼吸道状况进行确认,伤情严重的话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处理。还有一点不能忘记,那就是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在患者进行检查和救治的过程中也不能忘记对患者各项指标的时刻监控。然后是第二步:组建工作效率较高的创伤急救护理小组,而医护人员也要组建护理小组,对于组长要有工作经验丰富,应变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担任。还有就是对急救的工作流程进行严格的规范,确保工作小组中哥哥成员的工作能力,并且定期对小组的成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第三步:不断加强医院创伤急救护理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构建急救护理的绿色通道。医院的医护人员会定期的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宣传工作,讲述相关的急救知识。构建科学的院前急救小队,对医院的急救护理的工作流程进行不断的优化,节省手续办理和分诊所要花费的时间,让医生能够及时顺利的开展急救工作。第四步:在医院的急救护理工作中建设无线网络信息终端系统。这一系统在医院的建立,可以有效的帮助工作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把控,尽可能降低不必要时间的浪费,帮助医生提升救治的效率。

1.3 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会对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患者的指标(住院时间、救治时间、有效率)进行关观察。还有就是对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呼吸状况、出血状况、意识状况、以及血压状况进行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会通过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 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救治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明显的观察到实验组的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要比对照组的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少得多。(P < 0.05)

2.1 两组患者有效率的比较

根据表格我们可以明显的知道实验组的患者有效率高达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3.34%。(P < 0.05)

3 讨论与结论

严重创伤的患者到了医院一般都是具有非常严重的伤情,在进行急救的过程中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医院面对这样的状况要及时的开展相应的急救模式的干预工作。在实际的情况中医护人员通过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相关的急救措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伤情,同时还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伤情状况进行及时详细的了解,缩短急救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让医生可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救治工作,提高医生的救治效率。实践证明在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工作中急救护理模式可以很好的帮助患者抑制伤情,提高医生的救治效率。

综上所述,在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实行急救护理模式可以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的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 彭春光,任招娣,李丽珍,彭李斌,彭彩萍.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05):170-171.

[2] 薛雯,符爱兰,韩惠芳.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180-181.

[3] 李京兰.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9):160+162.

猜你喜欢
救治
急诊快捷流程在老年急性脑出血救治中的应用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与护理方式研究
门诊胸痛患者的分诊与救治分析
颈外静脉穿刺及其护理干预在心源性
移动互联技术在创伤救治中使用的展望
探讨院前急救在急性高危胸痛患者救治中的价值
肺性高血压的急诊救治研究
除草剂药害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