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技术型改革背景下的“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设计

2020-04-20 10:41李峰范文捷张巍李宁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液压传动教学设计

李峰 范文捷 张巍 李宁

摘要:课程教学设计是提高高校教师业务能力的良好途径。“液压传动”是高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的一门应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为适应国家提出的对普通高等学校进行应用技术型改革的要求,通过对“液压传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进一步整合、丰富了“液压传动”教学过程,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在设计、实施过程中也反思和探讨了课程的应用技术型改革。

关键词:教学设计,液压传动,应用技术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20)01-0094-03

Abstract:Course teaching design is a good way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llege teachers. “Hydraulic Transmission” is a highly technical course offered by the major of Mechanism design,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z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te for implementing applied technical reforms to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 teaching design on “Hydraulic Transmission” course was given in this paper,the teaching process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was further integrated and enriche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and the applied technology reform of the cours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was reflect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teaching design,hydraulic transmission,applied technology reform

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教师经过对课程认真理解和深入研究后,酝酿出来的针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设计[1]。液压传动是用液体特别是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进行传递能量,实施运动控制的一种广谱高效的传动方式,是依据法国帕斯卡提出的帕斯卡定律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应用广泛[2]。“液压传动”课程讲述的是液压技术所涉及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在高校工科专业的教学内容里面,“液压传动”一般为专业基础课,可见该课程非常重要。2015年10月,国家提出普通高等学校要进行应用技术型改革,要加强应用,提倡实践出真知[3]。中原工学院根据应用技术型改革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及方式也进行了改革。“液压传动”理论教学课程课时量由原来的45学时减少到30学时,但是,“液压传动”实践课时量增加,原来该课程没有实验和课程设计,现在安排了实验4学时,新加了课程设计1周共10学时。下面对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简称机自)培养计划中“液压传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1 课程定位

1.1 课程性质

“液压传动”为机自专业专业基础课。

1.2 先修后续课程

“液压传动”先修课程有“机械制图”“认识实习”,后续课程有“液压与气动技术课设”“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1.3 课程作用

“液压传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流体传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性能、用途,以便学生在設计机械系统时能合理选用元件,使学生具备分析、理解、应用基础的液压系统并进行改进提升的能力。

1.4 课程难度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必须通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应用,验证并运用所学知识,需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工程实践能力,较难。

2 课程内容设计

2.1 教学目标

根据国家应用技术型改革要求,对课程的教学目标细分为3个方面,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液压回路的基本工作原理,使学生掌握液压控制回路的基本工作组成。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分析简单的液压回路,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要求设计不同的简单液压回路,掌握液压回路的应用,使学生能够从事液压回路相关的研究工作。

素质目标:使学生具备与专业人员进行液压方面交流的基本素质,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液压相关规范,使学生了解实践中遇到液压回路如何解决。

2.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液压回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知识,使学生会用液压回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依靠所学的液压回路解决实际问题。

2.3 教学内容

根据前面所述“液压传动”的3大教学目标,其教学内容也分为知识教学内容、能力教学内容、素质教学内容。

知识教学内容:流体传动基础知识,流体动力元件,液压、气动执行元件,液压、气动控制阀,液压辅助元件,液压基本回路,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能力教学内容:分析液压回路的能力,设计基本液压回路的能力,做相关的液压研究的能力,使用液压回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素质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工厂里面主要用哪些基本液压回路,使学生了解工人师傅如何应用液压回路,具备与工人师傅沟通的基本素质,知道如何查找液压回路的基本资料。

2.4 教学资源

液压在高校工科的教学中十分受重视,在工业生产中应用也十分广泛,因此其教学资源较多,同时教师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建设相关教学资源。本校的“液压传动”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方面:建立微信群与学生沟通,微课资源,制图比赛图纸,评价细则,自己平时外出收集图片,请教其他老师,国家相关液压规范,实习单位等。

针对普通高等学校的应用技术型改革,要遵循重点应用、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基本思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

3 课程实施

3.1 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教学重点:主要为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液压控制回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知识,使学生会用液压回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液压回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模式:微信预习—复习导入—视频展示—新课教授—实例讲解—分组讨论—巡回指导—分组测评—小结—作业。

原教学顺序:

绪论(2学时)—流体传动基础知识(4学时)—流体动力元件(4学时)—液压、气动执行元件(4学时)—液压、气动控制阀(10学时)—辅助元件(4学时)—液压基本回路(12学时)—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4学时)。

改进后教学顺序:

绪论(2学时)—流体传动基础知识(4学时)—第七章 液压基本回路(14学时)—第八章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计算(4学时)—实验(4学时)。

其中第七章 液压基本回路(14学时)融入了原来教学内容里的:流体动力元件(4学时)、液压、气动执行元件(4学时)、液压、气动控制阀(10学时)、辅助元件(4学时)、液压基本回路(12学时)。

这样,将原来的45学时缩减到30学时,要求学生既要专心听讲,又要活学活用。

3.2 教学环节

以针对串并联调速为例:

微信群发材料课前预习—上课复习导入:上一节,大家知道速度怎么改变的吗(1 min)—视频展示:轧钢厂拖运钢筋快慢速视频(0.5 min)—新课内容:讲解,以并联调速为例(2 min)—动画演示:并联调速动画(0.5 min)—小组讨论:看看动画,有哪些元件,如何调速(2 min)—巡回问答:哪些元件,如何调速,你身边那些地方可用(1 min)—分组练习:以学生回答答案为导向绘制系统图(3 min)—小组测评:按照绘图优劣打分评比,对照(1 min)—小结:并联调速注意事项,工厂如何使用、如何解决—作业:见课本—思考:外出遇见调速想想怎么用。

3.3 教学方法、资源

教学方法和资源的先后顺序为:

1)机械制图了解,

2)认识实习,

3)微信群,

4)微课材料,

5)多媒体,

6)分组讨论,

7)巡回问答,

8)分组测评,

9)小结,

10)作业,

11)液压与气动实验,

12)液压与气动课程设计,

13)生产实习验证,

14)毕业实习回顾,

15)毕业设计应用。

3.4 教学用的结合

课程的讲授要强调教、学、用的结合,图1介绍了“液压传动”课程讲授中教、学、用的结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通过大学4年的教学来完整呈现,而不仅仅是“液压传动”这一门课程的教学。

4 课程评价

本课程强调:重点应用,突出识图,问答形式,减少计算,要求知识目标在用中获得、表现,能力目标就是用,素质目标用中积累、表现。评价成绩分为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考试成绩60分,平時成绩40分,平时成绩可通过灵活形式获得,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另外既有加分,又有减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5 反思

以往我国强调的是知识,强调“知识改变命运”,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转变为“能力改变命运”。我国高校进行应用技术型改革也是在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提高整体的创新能力。我们要改变整体的教学观念,学习发达国家小班上课的模式。小班上课注重讨论,注重能力,要求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学习国外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课堂上多讲最新知识,多为学生提供表现的空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6 结束语

课程的教授是通过每节课程的教学过程积累起来的,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一种教授思路的表达,不同的授课思路表达了不同的教学侧重点。针对国家倡导的高校应用技术型改革,现在高校授课的重点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知识应用能力的增强和相应素质的提高。“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设计将学生大学4年学习生活连贯起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主要目的,打破原有的教学顺序,提出学中用、用中学,潜移默化,不仅通过“液压传动”课程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更增强了学生的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静.“机械设计基础”的说课[J].机械职业教育,2009(3):30-31.

[2]王积伟,章宏甲,黄谊.液压传动[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3]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0-21)[2019-02-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 t20151113_218942.html.

猜你喜欢
液压传动教学设计
关于《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城市公交车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分析
新型液压传动自动控制节能水闸
谈《液压与气压传动》启发式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