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策略

2020-04-20 10:43汤娟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修改小学生作文

【摘要】本文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培养学生习作修改能力的要求,提出让学生掌握自主修改作文能力的五个教学建议,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修改 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2A-0126-0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但在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中,都是由教师批改学生的作文,从而使学生失去了自主批改作文的机会,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被扼杀。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作文学习中形成惰性,写作能力的提升自然会受到限制。此外,由于班级内学生数量较多,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的文章都进行细致的评价,写的作文评语往往比较宽泛,导致作文批改无法发挥评价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作文教学观念,由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向学生自主评改模式转变。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教会学生正确的评价方式及修改流程,努力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

一、示范引导,掌握方法

人们常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刚刚尝试修改作文,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具体指导,给予规范的示范引导,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作文修改方法和步骤。首先,对修改符号进行示范。作文批改要利用统一修改符号,因此需要教师给学生做好准确示范。在修改作文时,常用的符号有添加、删除、改、调、换等,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修改符号及其用法,教会学生怎样用正确的符号完成文章的修改任务。同时,利用屏幕投影让学生清晰地观看整个修改过程,了解不同符号的内在含义和使用规则,使学生在自主修改文章时能够有章可循。

其次,对修改方法进行示范。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作文几经朗读,各种问题便暴露无遗。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修改习作时,可指名作者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朗读,让自己和同学们的耳朵当“老师”,共同听出作文中不够流畅、通顺的地方,甚至是绕口的地方,反复研读,斟酌词句。学生通过朗读来修改作文,能在调动各种感官参与作文修改的同时激发语感,进而找到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修改。同时,通过推敲文章内容,学生可能还会找到更准确的词语来表达同样的语义,或者使用更好的表达方式为文章增添色彩。

二、师生携手,形成能力

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批改文章就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对文章进行修改。在教授几堂示范课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批改作文,从而把学到的修改知识变成为自身写作技能。

一般情况下,在对作文进行批改时需要完成两部分,分别为“批”和“改”。“批”又可以分为眉批和总批。对作文进行眉批就是需要让学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对重点问题加以解决。因此,教师需要对典型文章进行集体讲解,然后通过投影引导学生进行眉批。在进行眉批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耐心细致地逐句逐段品读、修改,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遣词造句等进行分析。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脉络进行分析,告知学生清晰的脉络、紧凑的结构是优秀习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需要带领学生对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在眉批上要得以体现;需要强调在写眉批时应当将鼓励作为出发点,以鼓励性和建设性的批语激发同伴的习作热情,提高同伴习作和批改的能力,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批评方式进行批注。

总批的位置通常处于文章末尾处。总批是对文章的整体点评,要按照不同作文训练要求展开针对性的评价。总批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从批注中有所提升。学生在写作能力上的差异非常显著,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批注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侧重点的总批。通常要选择不同层次的文章进行批改,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不同文章要如何从谋篇布局、取材立意、手法运用、深化中心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批注,切实提升学生品读作文、修改作文的技能技巧。

三、组内互评,合作探究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应当通过上述两个环节的教学让习作水平较高的学生熟练掌握正确的文章批改方法,然后成立作文修改小组,让这些修改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教师要将班级内不同水平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每个小组由组长对组内成员的作文评改负责,带领成员共同完成组内作文评议和修改任务,合作探究组内作文评改的有效模式和方法,帮助每个成员在互相评议、合作修改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训练要求出发,判断所使用的素材、文章布局与训练要求是否吻合,是否做到了文章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文章的情感是否真实。

在互评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找到习作的闪光点,需要找到哪里有待提升,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思考,从而明确应该怎样对文章进行修改。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对于非常确定的问题可直接用相应的符号作标记,如果存在疑虑则可以在组内交流讨论,确定正确的修改方法。在共同批改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厘清自身思路,又能够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还能够了解别人的写作思路,实现思维拓展的同时作文水平也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自主修改,锤炼技能

通过教师一系列的修改训练之后,学生基本上培养了良好的作文修改习惯,并具备一定的作文修改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从习作要求出发,总结自己文章中的闪光点,并找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在班上和组内学到的修改方法和技能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练习给自己写眉批和总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作文修改;要鼓励学生按照批注耐心细致地修改作文,使其在语言表达、突出中心、技巧运用等方面更加完美,更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在学生修改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对于学生忽略的部分要进行点拨,以促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升自主修改作文的技能。

五、及时反馈,巩固成效

在引导学生开展作文自评及互评之后,教师还需要对文章进行二次修改。即对学生评改后的文章进行审阅,了解学生在写作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并总结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对于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及时讲评,让学生注意并纠正。同时,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评价进行点评,让学生树立起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评价习惯。对于学生评价中不够合理的部分,也要予以纠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筛选优秀作文进行张贴,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赏读和评价,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文打印汇编,出版《班级优秀作文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真正爱上习作,并且乐于修改。

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环节,同时也是语文课标对学生能力要求之一。而借助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互动,能够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文章批改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和修改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简介:汤娟(1978— ),女,江苏扬州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研究。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修改小学生作文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