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树梅笔下的台湾形象建构

2020-04-20 10:48杜宏宇
锋绘 2020年1期
关键词:台湾

杜宏宇

摘 要:清治时期的台湾以其独特的海岛形象出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自幼随父镇守海疆的林树梅在渡台期间可以寻见许多有关台湾见闻的文学书写。本文通过分析林树梅初次赴台湾以及追忆渡台事的诗文作品,找寻其青年时期观察台湾的印象,发掘其对台湾的自然、人文的情感态度与形象建构。

关键词:林树梅;台湾;印象建构

林树梅,字实夫,号啸云,又号瘦云、铁篴生,马巷厅后浦村(今属福建省金门县)人,生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本姓陈,周岁余便过继与金门千总林廷福,道光四年(1824年),八月四日,年仅17岁的林树梅随父由厦门航海赴台,经过三天两夜的海上航行到达鹿耳门,道光六年(1826年),十一月,随父内渡,结束了出没于风涛戎马间的赴台历程。《啸云诗文抄》对林树梅有这样的评价:“其文奇,神味渊永,直逼汉魏;其艺奇,铁笛铁笔,古雅绝伦;其才奇,经济韬略,名动公卿;其志奇,一生不苟尘世之念,惟抱经国济世之怀。”

1 林树梅在台期间的创作

初次渡台期间,林树梅作诗《台湾感兴》三首。此时作为初入台湾的少年,林树梅对台湾的认知多是源于父辈、师友的讲述、书中记载及民间言论,我们可以从他初次登台时所作的《台湾感兴》三首诗中发现其对台湾了解的逐步深入,见闻的增长也使他的情感从准备赴台的激昂与豪情、渡海入台的惊奇与幻想转变为经历台湾动乱后对人民的关切。

准备赴台时,林树梅对台印象是康熙年间被收服的偏远之地。“将军靖海驾楼船,一战功名二百年。地转荒陬成乐土,春随王化到穷边。关津自昔称奇险,镇治于今有大贤。我正趋庭心爱日,学诗聊作纪游篇。”林树梅援引靖海将军施琅收服台湾的事迹,赞美了台湾由清廷设府县管理后在鼓励开垦政策下欣欣向荣的一派胜景,表现出其随父渡台的意气风发以及守护疆土的豪情满怀。

在渡海游历的前期,林树梅惊异于台湾的妙物奇景。然而这座满是美景奇观的岛屿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状况,林树梅直接接触到的就是岛内械斗,在台三年出没于风涛戎马中,随其父于甲申平凤山,丙戌平嘉、彰,可见普通民众的生活并不平静。“三年两度赋东征,蕞尔幺麽旋踵平。伏莽欲清先保甲,流氓当恤正呼庚。金汤永固须同志,赤子如何敢弄兵。知有封章陈善后,至尊方切念苍生。”虽然小规模的作乱在短时间之内便可被平定,但对于居于此地的民众却是祸事,使得他们的正常生活难以为继,人心惶惶。这引发了林树梅对台湾真实社会状况的认识以及对已施行治理政策的反思,表现其揭露治理弊端、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2 金门追忆渡台往事

道光六年,十一、十二月间,林树梅返回金门后,再次作诗文追忆渡台期间的见闻。我们在《渡台湾记》、《渡台纪事》中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林树梅首次的台湾之行。《渡台湾记》详细记录了林树梅自厦门登舟,出大担屿,经金门料罗山,至黑水沟,遇惊涛飓风,天亮过澎湖猫屿,辗转从有台湾“天险”之称的鹿耳门登岸的艰险渡台经过,以及在台湾的安平镇游历与两次平定械斗的经历。文章主要涵盖了对台湾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的描写和对社会民生的关注。

林树梅初次来台的印象集中于渡海之险与环境之奇,在《渡台湾记》中使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渡海经过,可见惊涛骇浪的洗礼与磨砺给了林树梅难以忘怀的震撼。“舟触浪,作隤屋折柱声。遥望巨鱼喷水,如雪花飘空。”林树梅采用比喻的手法,将声与形相结合,呈现出黑水沟浪潮汹涌,喷水巨鲸强壮健硕的生动画面,将风险重重的紧张感与奇异壮阔的新体验进行了形象化的表达。

林树梅《渡台湾记》对辗转赴台后的记闻不再着重于描绘自然景观,转而开始关注岛内的社会状况。在台湾归入清朝版图后,偷渡入台的奸邪小人为非作歹,常常发生械斗事件。林树梅作为镇守者的角色对此看法是“得良有司安辑教化可无虞也”。作为对纪实性文章《渡台湾记》的补充,林树梅所作《渡台纪事》一诗的抒情效果更为突出,由此也可以更直接感受到其再次渡台的意愿。“吁嗟复何常,踪迹鸿泥雪。寒暑今再更,使我壮心切。”林树梅化用雪泥鸿爪的典故回忆往昔,表达了虽然渡台风险重重,但仍愿历经波涛险阻,实现自己的治台抱负的豪情。

3 林树梅笔下台湾形象的建构

台湾的形象在林树梅的诗文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景物、人物、风物的描写和观念与言词的表达。对台湾的认识并非林树梅个人意识的产物,而是由清代社會和群体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在未达台湾前林树梅就存在对台湾的先入之见。“地转荒陬成乐土,春随王化到穷边。”,这种形象预设了对台的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台湾存在认识的普遍性与片面性。这是由清朝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多领域建构下形成的对台湾的固有认知形态。在赴台接触到当地土番与清治台湾的官员,了解真实的台湾社会,贴近民众生存状态后,林树梅笔下的台湾的形象则更加丰富。

狄泽林克所说:“每一种他者形象的形成同时伴随着自我形象的形成。”台湾的形象不仅反映了台湾同时反映了林树梅的生活环境。林树梅生于海岛,因此不会过度惊异于台湾的海洋景色,但对于区别于以往经验的奇异景物仍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比喻如火山、佛桑花等。林树梅在对台湾的塑造中,同时形成一种对金门、福建等地区的对照。岛内的械斗就反映了制度和治理的缺失,作为对照的金门等地的治理方式就值得借鉴,如实行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开垦荒地等。林树梅作为清代入台官员对台湾的想象离不开以清朝的治理为中心,也不能忽略荷兰入侵台湾、清治台湾、偷渡盛行等社会历史语境。林树梅的主观情感也对台湾形象的建构产生影响。作为重归清朝版图的台湾,社会基础薄弱的状况使林树梅忧心,从而使他产生了寻求治理台湾有效方法的热情与责任感,这影响了林树梅对台湾形态的呈现。

4 林树梅台湾记忆的文学重构

林树梅初渡台湾和金门追忆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记忆在植根历史的同时带有着主体的主观体验,林树梅对台湾记忆的文学书写在细致完整地描绘出渡台事件之外,同时也展现着从个人视角近距离观察台湾的感受与对待台湾的情感态度。文学作品在主观色彩的影响之下形成了独特的内容与风格,林树梅饱含治理台湾的情怀与志向,以简洁凝练的笔触形成对自己初次赴台记忆的书写。

比较林树梅在台时的创作与内渡后的在台追忆,可以发现其对记忆中渡台经历的描写中对位置的记录特别详细。“一些特别的地方或风景是和特定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们在记忆文化中实现了这种召回记忆的功能”。在《渡台湾记》中记录了渡海途中的航行位置:厦门、大担屿、金门料罗山、黑水沟、澎湖猫屿、鹿耳门,随后记录了入岛途经地区的位置:安平镇、七鲲身屿、凤山、嘉义、彰化、西螺堡。对航行位置的详细记录说明林树梅对风险重重的渡海经历记忆犹新,反映出渡海之凶险,也是少年时代林树梅对自己平安渡海后产生的英雄主义情怀的表达。对于在台途经地区的记录多是历史事件发生地区和奸宄作乱地区,突出其对社会历史和民众生活的关注,侧面反映了台湾乱象,也表现着林树梅存在的勾画台湾版图、寻找治理途径的意识。

林树梅对台湾记忆的文学书写并非是对过去的完全保留,而是在现有经验基础上的重新建构,过去的记忆根据现在的意愿进行筛选、加工和重新表达。经过内渡回到金门这一段时间的酝酿,林树梅对台湾的心态从单纯的随父镇守台湾转向希望投身治台事业。台湾记忆的书写展现出林树梅看待自己与台湾的关系的转变,从陌生的岛外人转变成为志愿贡献治台策略的改革者,他通过描述暴乱事件表现记忆中台湾的治理缺失,从而形成一种有责任和使命去改善民生的自我认同感。他对渡台风浪滔天的着重描写,也隐含了无畏险阻的赴台决心,若使台湾得到更有序的治理,那么渡海的困苦辗转便有了意义。

猜你喜欢
台湾
台湾都市诗的阶段性发展与蜕变(1930—2015)
“一带一路”战略下台湾产业转型初探
从实施成效看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捍卫“台湾”?美学者炒作旧书有蹊跷
台湾家庭责任医师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台湾地区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福建食品农产品出口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