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俨然”的词汇化及语法化

2020-04-20 11:36向秋霜
卷宗 2020年5期
关键词:词汇化语法化动因

摘 要:“俨然”在最初时期是形容词“俨”和指示代词“然”组合的一个形容词性的偏正短语,在句中做谓语对主语的情貌和状态进行描摹,后因句法位置的改变,逐渐词汇化为为一个形容词,并继续发展逐渐开始语法化,从对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状态的描写到对人的心理状态的描写,而后因为高频率的与“如”,“若”连用,逐渐丢失掉本身的“庄重义”,变为“与…类似仿佛”之义,语法化为一个像似义的描摹性副词,并一直沿用至今,本文试说明其词汇化、语法化的过程,并对其动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俨然;词汇化;语法化;过程;动因

1 前言

“俨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主要有两种解释,“形容词,形容庄严”;“副词,十分像”,但本文在对“俨然”进行历时的考察后,发现“俨然”最初是一个形容词性的偏正短语,表示严肃庄重的仪态,而经历词汇化后,成为一个形容词,并继续语法化,才最终虚化为一个像似义的描摹性副词,目前,俨然的形容词用法和副词用法都存在在现代汉语中,但俨然的副词用法为主导地位,本文将在大量历史语料的基础上,运用词汇化、语法化的理论,对“俨然”的历时发展进行一个考察。

1.1 研究现状与意义

目前学术界关于“俨然”一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释义和词类归属,关于释义方面的研究:梅海潮(1982)从语法功能的角度出发,认为“俨然”可作谓语、状语和定语。作谓语和状语时可解释为“很像那个样子”,做定语时可解释为“矜持庄重的样子”。许友科(1992)站在语文教学的角度,认为“俨”是一个标准的形容词,“俨然”中的“然”是形容词词尾。杨庆(2016)则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法意义、句法分布和词义衍申等角度对副词“俨然”和“仿佛”分别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二者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关于词类归属的研究:冀文秀(1983)认为由“然”构成的“A然”词都可归入状态词或声容情态词,并且认为“然”虽有构词能力,但本身意义较虚。张谊生(2007)认为“X然”副词可以分为两类:表速度的情态副词和表情状的情态副词,并把“俨然”归入表情状的情态副词。何云(2011)认为描摹性副词主要是用来对相关的行为和状态进行描述、刻画的,而“俨然”刚好为这一类词。上述研究,就只有一篇文献是专门对“俨然”进行专门的探讨,并且还是注重对其释义方面的探讨,其余的都是在论述某一类“X然”副词时,顺便涉及对“俨然”的讨论,所以本文将运用词汇化,语法化的理论,对“俨然”(形容词短语)到“俨然”(副词)的词汇化、语法化过程进行一个讨论,希望能有新的认识。

1.2 语料来源

1)语料库来源: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爱如生语料库,瀚堂语料库等其他網络语料库。

2)网络检索:国学大师检索,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检索。

3)其他:相关词典及前人文献中的例句。

2 “俨然”的词汇化及语法化

2.1 “俨”与“然”的考证

首先关于“俨然”先分别从“俨”字与“然”字的演变进行考察,《说文·人部》:“俨,昂头也。”,“俨”字之义为人高昂起头,仪态庄重,在先秦文献中已有用例:

1)“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诗经·国风·泽陂》)

2)“《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礼记·曲礼上》)

3)“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成人之道也。”(《礼记·祭义》)

“俨”字最早出现在诗经当中,形容女子美艳貌,而其他几例也都是表仪态端庄之义。因为在演变过程中,人们通过在认知上的隐喻,“俨”字由最初的“昂首”之义引申为庄重之义,这便是“俨”字的其中一个义项,而后在中古汉语时期:

6)“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洛神赋》)

因为高频率的用来形容仪态端庄,所以,引申出整理仪态,使整齐的动词义,例6义为六条龙齐头并近,例7是整理头发使头发分行,例8为整理衣冠。

9)“苍松含古貌,秋桂俨白英。”(《云溪竹园翁》)

10)“登楼四望,俨鹏抟九万,翛然腋生风。”(《念奴娇序·云住阁为欧阳平林等题》)

发展至宋明清时期,则因为“俨”字常用于“俨然+如/若”的结构中,使得“俨”字带有了类比像似之义,在上述例子例子中义为“宛如,仿佛”之义,所以根据以上语料,我们明显可以发现“俨”字的词义发展脉络,其次是对于“然”字的考察,“然”是“燃”的本字,其本义是“燃烧”,后来假借为谓词性指示代词,意思相当于“如此,这样”,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用例,如:

A、先秦时期:

12)“彻我墙屋,田卒污莱。日予不栽,礼则然矣。”(《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13)“子日:‘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论语·宪问》)

以上例句中的“然”都是用作谓语的代词。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和成语中还有所遗留,如“你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不期而然”、“理所当然”等。

B、中古汉语至近代汉语:

15)“忽然不见,殆非人也。”(《史记》)

16)“忳曰:‘当为汝理此冤,勿复杀良善也。因解衣于地,忽然不见。明旦召游徼诘问,具服罪,即收系,及同谋十余人悉伏辜……”(《后汉书》)

17)“人知乌喙之杀人不可食,断然不食,是真知之也。”(《朱子语类》)

中古时期以后,随着词汇化程度的加深,代词“然”在语义上逐渐减弱,并丧失指代功能,“然”主要是用作形容词的词缀,并逐渐向副词词缀转变,如在例15例16,虽然在《史记》、《后汉书》中都能看到“忽然”可以独立充当状语,但是由于“忽然”在《史记》中也有充当谓语的例子,所以我们不能确定汉代的“忽然”己经完全变为副词了。但是发展到近代汉语时期,由于词缀“然”构成的副词大量出现,并且使用频率上升,最终完全虚化为一个词缀。

2.2 从“俨然形容词短语”到“俨然形容词”的词汇化

董秀芳(2002)认为,词汇化即短语等非词单位逐渐凝固或变得紧凑而形成单词的过程,就是从句法平面的自由组合到固定的词汇单位的演变过程,是指从大于词的自由组合的句法单位到词的一种变化。“俨然”连用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的文献,形容人严肃庄重的样子,在这个时期,是由形容词“俨”加指示代词“然”的连用:

A、先秦:

1)“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论语·尧曰》)

2)“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

3)“士君子之容:其冠进,其衣逢,其容良;俨然,壮然,祺然,蕼然,恢恢然,广广然,昭昭然,荡荡然。”(《荀子·非十二子》)

通过对先秦时代的典籍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俨然”在这一时期的用法多是用来描写人的仪态,在句法结构中表现为一个形容词性的偏正短语在句中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情貌和状态的描摹,义为严肃庄重,如例1至例3中的“君子”,例4中的“吾子”例5中的“先生”,其句法形式为“S+俨然形容词短语”。

B、两汉时期,“俨然”除了保留“仪态庄重”的语义,还增加了几个新的义项:

9)“耆老大夫荐绅先生之徒二十有七人,俨然造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10)“宋人闻之,俨然感说,而晋国日昌,何则?以其诛逆存顺。”(《韩诗外传·卷一》)(真切、明显之义)

在这一时期,我们可以看见,“俨然”词义增添了几个新的词义,意义上发生了变化,如例9,“俨然”表示形容事物的齐整有序,用来描摹绅先生的二十七位徒弟拜访的状态,例10,“俨然”为真切之义,用来形容宋国人发出感叹的状态,并且在句法位置上,也发生了改变,由最初的“主语+俨然(谓语)”变为“俨然(形容词)+谓语”,已经词汇化为一个形容词,如例11,例12中,分别对“独处”和“列坐”这两个动作的状态进行描摹,在13例中,“大夫何足俨然辱而临之?”中“而”连接两个连续的动作,“俨然”对其进行修饰。所以在这一阶段,其句法位置不仅可以充当谓语,做形容词短语修饰主语,也可以放置谓语前,做形容词,对谓语的动作状态进行描摹修饰,可以看出,在此阶段,虽然“俨然”已经完成词汇化。

2.3 从“俨然形容词”到“俨然类比副词”的语法化

沈家煊(1994)认为语法化通常指的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詞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俨然”在词汇化为一个形容词后,其自身意义开始出现虚化,以下是对其语法化的分析:

C、魏晋南北朝:

15)“太康中为人所发见,表夫妻其尸俨然,颜色不异,犹如平生。”(《水经注·沔水》)

16)“至大中六年,年满归朝,便退私室,承绍先业,俨然如初。”(《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在此时期,由上述语料我们可以发现,“俨然”的虚化程度逐步提高,不仅仅是在事物存在状态进行一个描摹说明,更多的是对人的心理状态的描写,在例15中的“俨然”则是对“尸体”状态的描写,因为没有腐坏,所以给人的感觉是面貌依旧如生前一样端丽庄重,像睡着一样;例17中的“俨然”对“屯所”进行描写,指出“屯所内部摆设齐整,给人的感觉像是新的一样”。

我们可以说在此阶段“俨然”出现了进一步语法化,本用来描摹具体事物发展状态的形容词就变为用来描摹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性的副词。此时词缀“然”表示“……的样子”的语义特征,已经进一步演化为词尾,成为一个附着成分,只有语法意义,而无词汇意义,“俨然”已经逐步语法化为一个副词。

D、隋唐至明清

21)“主人兄弟相视,窃自疑怪,人看封题,俨然如故。”(《艺文类聚·卷八十五》)

22)“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闇室之内,俨然若朝典也。”(《太平御览·宗亲部一》)

23)“尧陵北二里,仲山甫墓,墓前祠堂石室俨然若新。”(《太平御览·礼仪部三十九》):

在此阶段,由于“俨然”在句法位置上大规模的与“如”,“若”连用,产生了由于形式变化而带来的意义变化,因为在线性序列中,“如”作为副词对其后的成分进行修饰,于是“俨然”便成为一个羡余成分,意义逐渐虚化,并因为与受“如”字的影响,产生像似类比义,在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将“俨然”省略之后,句子语义保持不变,“俨然”本身的“庄重义”则渐渐脱落,意义进一步虚化,表示“与……类似、仿佛”的意义。在例21至例29中,“俨然”后接名词,是对前文提到事物和人物的一种像似类比,义为“仿佛就像新的/神明/女子等一样”,所以像似义描摹性副词“俨然”在中古汉语以后正式形成,并在明清之际蔚为大观。

3 “俨然”词汇化、语法化的动因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认为诱发、影响汉语化语法化的因素,主要涉及句法位置的改变、语义变化、语境影响和重新分析。这些因素从不同侧面对虚词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发生影响,同时,它们又是互相交错、互为条件的,常常是几个因素同时起作用,共同推动实词的语法化过程发生和发展。本文认为“俨然”语法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语义变化

“俨然”在一开始义为严肃庄重,而后由于人们认知上的隐喻,在两汉时期引申为形容事物的齐整有序,描摹具体对象的状态和情况,于是便推动看“俨然”的词汇化,但因为在对具体对象描摹时,总是要先被感知,才能进行描绘,于是“俨然”便出现了表示人的心理状态的语义特征,从而推进了“俨然”出现了进一步语法化,“俨然”失去了具体的描摹的对象,“然”进一步演化为词尾,成为一个附着成分,只有语法意义,而无词汇意义,在到明清时期,“俨然”因为和“如/若”连用的高频率使用,使得“俨然”逐渐带有“仿佛,类似”之义,本身的“庄重”义逐渐脱落,推动“俨然”最终虚化为一个像似义的描摹性副词。

3.2 句法位置的改变

在先秦时期,“俨然”是形容词“俨”加指示代词“然”的连用,在句法结构中表现为一个形容词性的偏正短语在句中充当谓语,主语进行情貌和状态的描摹,到两汉时期时,其句法位置开始发生变化,由最初的“主语+俨然(谓语)”变为“俨然(形容词)+谓语”放置谓语前,做形容词,对谓语的动作状态进行描摹修饰,此时已经完成了词汇化,到了魏晋南北朝“俨然”开始语法化,其虚化程度逐步提高,在句法位置中,后接成分多是与人主观感觉有关的心理性形容词,“俨然”不仅仅是在事物存在状态进行一个描摹说明,更多的是对人的心理状态的描写,由描摹具体事物发展状态的形容词就变为用来描摹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性的副词,此时词缀“然”表示“……的样子”的语义特征逐渐丧失了描摹的对象,而进一步演化为词尾,成为一个附着成分,词缀“然”也因所描摹的对象是无形不可见的而演变为词尾,只有语法意义,而无词汇意义,“俨然”已经逐步语法化为一个副词。等到明清时期,由于“俨然”在句法位置上大规模的与“如”,“若”连用,产生了由于形式变化而带来的意义变化,因为在线性序列中,“如”作为副词对其后的成分进行修饰,于是“俨然”便成为一个羡余成分,本身的“庄重义”渐渐脱落,并因为与受“如”字的影响,成为一个像似义的描摹性副词。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认为“俨然”最初是形容词“俨”和指示代词“然”的连用,做形容词性的偏正短语,而后由于句法位置提前至谓语前,开始此词汇化为一个形容词,而后由于其语义由对具体对象的描述变为对心理状态的描写,开始虚化,最后因为大规模和“如/若”连用,带有了“仿佛,类似”之义,完全虚化为像似义的描摹性副词,其变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为句法位置的改变,极大程度上的促进了“俨然”的词汇化和语法化,二是语义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俨然”虚化。

参考文献

论文期刊:

[1]杨庆.副词“俨然”与“仿佛”的对比研究[D].暨南大学,2016.

[2]张谊生.试论“X然+间”[J].汉语学习,2007(6).

[3]褚艳.“X然”类连词的词汇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

[4]何云.“X然”类词的多角度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

[5]王兴才.“然”的词尾化考察[J].汉语学报,2009(03):47-54+96.

[6]许友科.是副詞词尾,还是形容词词尾——“俨然”与“猝然”中“然”之辨[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2(11):41.

[7]祝敏青.说形容词“X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4):93-95+109.

[8]梅海潮.“俨然”一词的含义和用法[J].中学语文,1982(11):25.

[9]冀文秀.谈谈词缀“然”和“A然”词[J].内蒙古师大学报,1983(11).

[10]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11]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03):161-169.

专著类:

[1]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四川民族出版社,董秀芳著,2002

作者简介

向秋霜(1995-),女,汉族,湖南张家界人,文字学硕士。

猜你喜欢
词汇化语法化动因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很X单很Y双”的构式义及认知动因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疑问词“怎么”句法功能的演变及其动因
舟山六横话中“官”语法化的修辞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