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实践与探索

2020-04-20 09:23姜兰方忠琴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8期

姜兰 方忠琴

摘  要:幼儿园开展的户外活动会出现幼儿消极等待、游戏模式相对固定、幼儿缺乏自主性等问题,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我园近年来专注于探索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思考户外混龄开展的方式及好处,使幼儿身心愉悦,身体核心力量、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动作发展得到提高,合作意识增强,个性得到发展。

关键词:户外混龄自主游戏;常规户外活动;游戏区域;自主合作意识

一、问题描述

长期以来我园的户外活动都是由各班教师选择项目、器材和场地,摆放器材之后再组织幼儿有序地进行户外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操场上被分为几个游戏区,但幼儿只能在固定的游戏区内由老师带领着玩。对于幼儿来说,这样的户外游戏则显得过于单一,排队进行游戏会造成幼儿消极等待的情况,无形中浪费了时间。此外,游戏模式相对固定,幼儿缺乏自主性,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于是,我们调整户外活动模式,同一年龄段的幼儿由老师提供所有器材,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想玩的项目,而且可以不间断地进行游戏,也避免了消极等待现象。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材料种类较少,幼儿缺乏规则意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幼儿身体素质、能力水平不同,游戏无法满足幼儿个性发展需要。

二、开展实施情况

基于教育背景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我园尝试改变户外活动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将体育游戏、传统民间游戏和自主游戏相融合,打造适合我园实际的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使其成为幼儿自主、自愿、自创的“真”游戏。同时,让幼儿在多层次、综合化的游戏中得到更多交往、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不同年龄的幼儿在丰富、有趣的游戏中得到健康发展。

我园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创设多样化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环境;鼓励幼儿自选区域进行户外自主活动,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自主意识,提高幼儿表达、社会交往、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对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指导与研究能力。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先尝试在中大班组织开展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小班还是以常规户外活动为主。

(一)准备阶段

(1)立足现状,查找问题,制订方案

对本园户外游戏活动进行摸底调查,组织全体教师首先对幼儿园户外游戏材料、幼儿园场地环境、班级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交流、讨论,大家一起立足现状查找问题,制订方案。

游戏形式: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游戏班级:考慮到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的情况,我们首先尝试将中班、大班幼儿进行混龄。

游戏区域:平衡区、跑跳钻爬区、攀爬区、骑行区、玩球区、投掷区、墙面乐高区、秦巴特色民间游戏区。

(2)理论学习

鼓励教师阅读与幼儿户外混龄游戏相关的书籍和资源,以自学交流与园本培训、教研组研讨和外出观摩学习等集体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丰富教师理论知识,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游戏观,正视户外自主游戏的教育价值,提升教师组织户外混龄游戏的能力。

(二)实施阶段

(1)挖掘不同资源,丰富混龄户外区域游戏的活动材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组织家长与教师一起分析、搜集、整理幼儿园可以利用的资源。②鼓励教师充分挖掘材料的多种价值,巧用材料,一物多玩。

通过集体课程审议,我们将幼儿园划分为各活动室和如下八大区域,每个区域投放数量充足的游戏材料:

攀爬区:攀爬网、竹梯、软梯、轮胎、木板等。

平衡区:平衡木、长条木凳、龟背、自制梅花桩、牛奶罐、小高跷等。

投掷区:沙包、套圈、竹篓、软球等。

骑行区:三轮车、单轮车、儿童黄包车、交通标识、障碍栏、自制加油站等。

玩球区:篮球架、篮球、足球、橄榄球及各类皮球等。

跑跳钻爬区:呼啦圈、木马、跳袋、羊角球、跨栏、钻圈、轮胎、垫子、钻爬桶等。

墙面乐高区:投放各类丰富安全的墙面玩具。

秦巴特色民间游戏区:跳绳、皮筋、铁环、石子、竹木枝投壶及各类特色游戏材料。

(2)实行区域负责制

每个区域一位老师负责组织管理,幼儿可以打破班级界限,自主选择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活动初始,考虑到孩子对本班教师的依赖,低运动量、适合中班幼儿的区域由中班教师负责;运动相对剧烈,有挑战性的区域由大班教师负责。以此保障活动的趣味性、适宜性,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乐意参加,得到不同的锻炼与提高。

(三)总结提升阶段

(1)案例展示,继续研究

在活动定期开展的同时,针对典型案例幼儿园组织教师从活动准备、活动材料投放、混龄户外区域自主游戏活动以及教师的组织、分工与合作等情况展开研讨,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通过研讨、总结、反馈和实践,有效地解决了活动开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了活动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组织活动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2)不断丰富户外活动区域和材料

在活动开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个别区域的活动人数较少,这就提醒我们要注意各个区域活动的器材投放的层次性和及时性。只有不断充实和更新材料,幼儿才会乐意参与活动。

三、初见成效

户外混龄自主游戏对幼儿与教师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使幼儿身心愉悦,在游戏中幼儿自娱自乐的需要和交往发展学习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自由的天性得到了释放;使幼儿在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动作发展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使幼儿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增强,幼儿可以创造性地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同伴的互动中游戏经验和认知经验得到了完善。同时,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能将关注点放在幼儿本身,注重观察幼儿行为并进行思考,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

四、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目前,我园户外自主游戏仍在继续探索之中,其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改进,如:户外自主游戏还停留在体育游戏中,建构类、角色类、美劳类的游戏有待开发;如何进一步让幼儿在户外混龄自主游戏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如何更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和介入,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以大带小”,在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能力等。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全面素质提高为出发点,不断研究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多样、多趣、多益,实现户外混龄自主游戏的开发与实施。

参考文献:

[1]沈娟民.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中教师指导的意义及策略分析[J].甘肃教育,2019(21):101.

[2]柳世平.幼儿园大班自主游戏中低结构材料投放策略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8(0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