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问题特性 提升学习效能

2020-04-20 15:26郑文秀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高中数学应用

郑文秀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而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理所当然地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因为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本文就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有效性教学理念;应用

引言:

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增强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获取反馈信息,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依然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一味地将学生置于被动听讲的位置,教师则滔滔不绝地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因为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提问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以及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因此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大搞题海战术,借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这样枯燥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产生一定的阻碍。

二、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教材当中的主要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来进行内容的优化调整,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发掘与教学主题相适应的数学知识或者教学素材。也可以引用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事件和案例,将其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组合。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提问方法,同时也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椭圆和圆有怎样的区别?”“椭圆具有怎样的特征?”“椭圆的定义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来进行相关的思考和探究。也可以讓学生实际的利用图钉、绳子、纸板很多道具进行实验,并结合学生的实验结果来进行与椭圆有关的焦距、焦点的概念讲解。教师也可以在引导学生掌握与椭圆的标准方程之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如何求曲线方程?”“如何应用坐标法来解决与椭圆有关的数学问题?”进一步围绕学生的问题来进行相关知识的深入讲解。

三、通过构建教学情景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

千篇一律、墨守成规的数学课堂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厌倦和反感。基于此,教师需要引入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利用学生熟悉的图片、文字、视频、声音等互联网络素材为学生构建集形象、直观为一体的提问教学情景。然后,引导学生主动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多方面来提出与数学知识有关的问题。

例如,在进行“等差数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数学家高斯算出从1加到100的正确答案的故事,然后提出问题:“怎样快速计算出答案?”“有几种简便计算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实际利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说一说计算方法的结果,并让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对比。无论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都无法如高斯一般快速算出最后答案5050,因此就会产生疑问:“高斯快速计算的奥秘是什么?”“如何才能够实现快速计算?”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再进一步的进行等差数列的定义,以及公差、常数、数学表达式、通项公式等相关知识讲解。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等差数列来提出相关猜想,并通过实际计算和探究的方式来解决具体问题[2]。

四、运用问题式教学时注意对不同的学生分类提问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在运用提问教学法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需要留心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于班上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提问时可以有针对性地为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作出榜样,引导内向学生发现积极参与课堂,解决问题的乐趣。因为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提问容易紧张导致思维对于某些知识反应不过来,有可能掌握了却又不能在紧张的状态下反馈给教师。所以,在对内向学生提问的开始需要注意问题的难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使在兼顾心理因素的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接受知识,融入课堂。

五、注意引导学生提出具有思维性的问题

课堂是双向互动的,教师们对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要学会将问题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来,这样才是提问式教学方法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上的初衷。

在课堂上学生们对于当日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在课堂下会有继续思考,深入探究的想法,然后就会发现自己有些更加深层次的问题。这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就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片面基础上的,而是一个更具质量的问题。

可大多数学生因为对于数学一开始的畏难情绪,会使很多学生不愿意继续再探究下去,就会导致上述所说到的问题。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很杂,有一些问题难度适中,符合数学大纲的教学要求,而又有一些学生经过钻研后提出的问题超出高中数学的教学大纲。如果他们统一在课堂上提出来,而教师们又一起放在课堂上来讲,照顾到少部分学生,而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钻研,思维层面达不到问题的要求,这样难免有一点耽误教学的效率。要根据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们对于学生们的质量提问意识进行培养[1]。

结束语:

为了确保高中数学教学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教师必须要对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在了解学生提问过程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之后,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提出相关的问题,这样才能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拥春.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其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21.

[2]钟彩容.高中生数学问题提出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高中数学应用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