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课堂导入

2020-04-20 15:24古桂林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古桂林

摘  要:语文课堂合适的教学导入一直是语文教学中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效方式。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课堂导入

引言: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中,有效的教学导入是教学的良好开端,而良好的开端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能够使教学活动事半功倍,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一、问题导入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问题才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和探索思维,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思考能力会以问题而起,以问题而深入,最终以解决问题为思维活动的最终目标。因此,在教学的导入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这时候就可以顺势进入教学活动中。通过问题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进行文章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好深入教学内容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答案的探究与分析,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与发散思维[1]。

例如七年级上册的《纪念白求恩》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作者,是一代伟大领袖毛泽东。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章的通读:白求恩是谁?他做出了怎样伟大的事情,让毛泽东亲自为他写出这篇文章,也让全中国人民至今仍然饱含尊敬?通过提问使学生更加有方向性、目标性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更加深刻地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和精髓,激发学生关于文章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探讨。

二、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吸引力,学生对故事内容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故事中的丰富情节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和学习特点,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内容进行教学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以拓展的故事内容补充教材内容,使文章内容更加完整也更加生动,有效地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

例如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教学前,可能有部分同学已经读过《水浒传》的原著,教师就可以请学生大致讲述自己喜欢的人物或者故事,教师也可以选择原著中最代表原著想表达的情感的故事讲给学生。在故事的讲述中要用一定的情感调动学生进入故事中,活跃课堂气氛。

又比如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就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关于作者安徒生以及课文的一个故事:一次安徒生被邀请去一个舞会,舞会上有一位小姐对安徒生倾心已久,于是殷勤地问安徒生:“我今天的裙子好看吗?你喜欢吗?”安徒生回答:“不是很喜欢。”小姐又问:“那你喜欢我穿什么样的裙子呢?”安徒生回答:“皇帝的新装。”由这个诙谐幽默的故事,教师带领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情境导入法

语文教学就是带领学生走进文章内容中,感受作者在文章中想要展現的情感。那么在教学中创设有关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实情实景中,更加直接地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表达,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教学方式。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文章中的场景有可能会有很大差别,直接进入教学学生难以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方式与材料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用情境进行教学的导入,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2]。

例如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同时在音乐的播放中,向学生们简述贝多芬的生平。通过音乐的起伏,首先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贝多芬在这个交响曲中的情感表现,将学生带入贝多芬当时的情感世界,再进行课文的讲解,能够更加容易地使学生理解与感知文章中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强化学生的情感共鸣。

四、悬念导入法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快速度发育的时期,心理还不稳定,更多时候的学习是通过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强烈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导入的环节适当地创设一定的悬念,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情感。

例如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一个小场景设置悬念进行教学导入:1937年的一天,一个日本乡村的小诊所里迎来了两个中国记者,他们没有说话,只是递给了一个老医生一份报纸。老人在看到报纸上“鲁迅先生逝世”这几个字之后就泪如雨下,一直摇头不敢相信。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他为什么会这样表现?学生被这个与课文内容看似并不相关但是却有联系的小悬念勾起了好奇心,调动起学习兴趣,也会在课文的学习中更加深刻感受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情感。

五、结束语

语文教学的导入方式还有很多种,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蓉.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导入[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28):147-147.

[2]何万源.浅谈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导入[J].未来英才,2016(16):305-305.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