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2020-04-20 15:24黄新萍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应用题策略

黄新萍

摘  要:应用题对学生的审题、运算等多种能力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且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顺利获取正确答案,因此当前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应用题教学越来越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题教学还存在一定缺陷,大部分教师依然在使用传统方式开展应用题教学,无法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帮助小学教师更好地进行应用题教学,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培养,本文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做了分析。

关键词:应用题;解答能力;策略

引言:

应用题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开展应用题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将数学理论知识转变为自身的能力,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普遍存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都会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教材中的数学公式,然后再利用数学公式去解答数学问题,整个教学过程既不完整,也没有给予学生能力的提升充分重視。学生只能机械地重复记公式和做题的过程,导致很多小学生都逐渐在枯燥的学习过程当中失去了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另外当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过于重视升学率,日常的教学目标主要都为提升学生的分数。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经常使用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让学生在不断做题过程中去理解概念。这种方式虽然让学生掌握了不同题型的解决办法,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任何提升[1]。思维能力没有提升那么应用题的解答能力也同样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必须从提升解答能力的角度出发重新对应用题教学进行分析。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从审题习惯开始培养

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应从提升学生应用题解答能力的角度出发开展应用题教学。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开始,做好审题能够令解题过程更加顺利,因此对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而言,应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开始。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不能完全理解题面的含义,而且有时还会出现弄错题目或不能完整审题的情况,以至于对题面产生错误的理解。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通常都具备比较多的文字内容,如果看错或者没有完成审题,会对解题造成非常大的阻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的审题习惯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完整且正确地理解其含义,为解题过程打下良好基础。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第4单元的一道应用题为例:故宫的面积为72万平方米,某一广场的面积两倍比故宫总面积多16万平方米,那么该广场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必须了解故宫的实际面积和某广场两倍比故宫面积多16万平方米这两个条件,然后用故宫面积乘以2再加上16万平方米就是该广场的面积,如果读错或者漏掉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无法获得正确的答案。

(二)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数学应用题最明显的特点是综合性非常强,因此若想正确解开数学应用题除了要充分审题,同时也必须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对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进行培养时,也要着重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各个知识点的掌握能力的强化来对学生的应用题解答能力进行提升。但数学基础知识的抽象性非常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在初级阶段,不仅无法充分理解基础知识,而且还很容易失去基础知识的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使用更丰富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当前在小学教学中已经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因此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来更形象地呈现数学基础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对基础知识产生更加清晰的理解。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为例,这部分知识涉及了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平行四边形等多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对思维能力尚处在初级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有着比较高的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使用动画的方式来呈现各种图形计算面积的方式,这样既可利用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充分理解这部分内容[2]。

(三)加强练习,联系新旧知识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应从学生认知规律的角度出发逐渐提升教学难度,以此不断增强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将新旧知识串联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简易方程为例,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会涉及类似下面的问题:“某商场共有171名员工,其中男员工的数量是员工数量的2倍,那么请问该商场各有多少名男员工和女员工?”学生可以发现解决方式应为,将女员工的数量设为a,那么男员工的数量就为2a,然后a+2a=171,接下来就可以算出a=57,因此该商场有女员工57名,男员工114名。类似的方程类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比非常高,学生只有反复练习才能够掌握这种题型的解题方式。而且对这类问题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的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相关知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完成对旧知识的复习。

结束语: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从而帮助小学教师更好地进行应用题教学,以达到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目的,令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段宏毅.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45):146-147.

[2]王春丹.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9,21(03):173-175.

猜你喜欢
应用题策略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我的手机在哪?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如何解不等式型应用题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