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020-04-20 15:24刘福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策略

刘福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广与普及,教育教学中都开始注重学生学科的应用意识。尤其是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成为众多教育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小学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过程出发,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应用意识;策略

早在2011年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质疑教学理念,并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并且在数学教学中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自此,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就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将数学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重要渠道。

一、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培育学生的应用情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这其实是向我们表明了教学的真谛。小学数学作为重点学科之一,其内容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能够学以致用。小学生生性活泼,具有极大的好奇心,但是生活阅历有限。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样便能够激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在他们所熟悉的环境里运用数学知识,从而形成数学应用意识[1]。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分数的混合运算”一节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如:学校的合唱组有120人,美术组人数是合唱组的3/5,科技组人数是美术组的2/3,算一算科技组有多少人[2]。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去进行分数运算,学生不免感觉枯燥乏味,并且体会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也就很难形成数学应用意识。但是,若要将这些数字放于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之中,便能够让本来死板的数字变得充满生命力。学生通过努力得到答案,对于分数的混合运算以及应用场景都能够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总的来说,数学的应用就是要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更容易拉近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索答案的欲望,了解数学的应用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情感,进而让学生养成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加强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帮助学生形成应用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沿用的是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注重的是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单方面传输,在学生的巩固复习方面也只是让学生将教材或者练习册上的练习题做完。但是实际上,这种一味专注于“题海战术”的训练学生解题能力的教学手段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是不完全有效的。因为在实际学生进行题目练习时,面对那么多的题目,学生经常会感觉束手无策,因为虽然学习了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可能并不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更多的是学生说一句“我之前没有做过这种类型的题目”而结束练习。这也就导致了学生会的还是那些,不会的还是不会的现象[3]。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教学过程中缺乏师生互动。学生没有及时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也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若想改变这种现象,帮助学生扭转劣势,就应该在课堂上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料,并且留给学生自由讨论时间,让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自主探讨。而教师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在学生遇到瓶颈之时及时的予以指导与帮助,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锻炼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圆的面积”一节时,由于圆的面积计算方式与之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都有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这一节时更应该运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在学习面积公式之前,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解释清楚面积公式的含义与来源。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利用剪纸,剪出圆的形状,之后将其裁剪为若干份小扇形,再将其进行拼接。这时候就会发现,拼接出来的图形是类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这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他们迫切的想知道圆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适时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學生展示圆形向平行四边形转化的过程。在屏幕中学生就会发现,当把圆形切割为无数个小扇形时,重新拼成的图形就会无限接近平行四边形。因此,圆的面积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计算。实践证明,这种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师生充分交流的教学成果相比于教师口头传授,学生死记硬背的效果好得多。通过师生互动,学生的充分参与,让学生更加明白,数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学生可以在动手参与中学习数学知识,也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三、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的数学问题,教师引导者学生学发现这些数学问题,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而这也是学生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前提和条件[4]。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着教材中的数学知识,适当选择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观念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了“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方法以后,可以让学生回家绘制一下小区的平面图。又或者计算家中圆形桌需要买多大尺寸的桌布等,都可以通过数学来解决。只有结合着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也能够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学生只有能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学以致用,才算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而这也是进行数学教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黄海燕.基于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课堂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58.

[2]袁升.基于应用意识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探析[J].华夏教师,2019(30):70.

[3]陈珩.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J].才智,2019(28):102.

[4]申江萍.利用应用意识培养小学数学素养[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10):30.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