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的先学与教师的导向

2020-04-20 15:25肖桂莲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

肖桂莲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的自学是在老师的主导下进行的。教师是学生先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根据学生自学、探究活动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精心设计好自学内容,使学生的自学做到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学生的先学与教师的主导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要达到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生自学;教师的导向;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这种学习形式的变革,真正摆正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了学生潜在的内激力和创造性,促进了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近几年仍有部分教师过分强调“学生中心论”,出现了放羊式的教学:学生学、学生讲、学生讨论,淡化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向作用,把教师的有效指导置于一种无足轻重的地位。其实,新课改也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正确把握并运用教师的导向作用,将会使教学更加有效地实施,并能快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如何组织学生先学、使学生的先学与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达到完美结合,浅谈个人的认识。

一、学生要先学,教师必须要先备课,使先学有目标

先学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看书,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习。学生的先学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在学生先学中,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作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与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些新内容自己能理解吗,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自学。因此教师应先备好课,分析学生在先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设计好相应的方法使之得到解决。

1.起点低、多层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1)学案的设计宜起点低,可从复习开始引入新课,把难点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各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使学生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为實现学困生的转化创造条件;

(2)增加教学层次,一步一个台阶,分解知识难点,减缓坡度,便于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学案设计要充分体现分层教学,也要尽可能安排高的层次问题,避免了简单重复,增大了课堂容量,使学生的学习与探究能力相应地得到提高。

2.要备难点:把教学中的难点进行分解,把难点设计成一系列的简单一点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自学逐步解决。当然一些的确较难的问题,可通过小组讨论或教师的后教中得到解决。

3.要备新旧知识的交汇点。从旧的知识入手导入新课,从旧知识的学习中学到新知识,把新的知识分解到旧知识中去,从旧知识上升到新知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如从全等与相似的关系,从全等导入相似,从全等的判定上升到相似的判定。

4. 要备好“先学”测试题。对“先学”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要注意学生“先学”的效果,测试的形式可多样,可通过笔试、口答等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反馈,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反馈,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发现需要教师引导、点拨的问题,教师则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更高的层次,指导以后的运用,使学生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先学

1.先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在老师的主导下进行的,教师是学生进行探究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根据学生探究活动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教师要精心设计好探究内容,学生在先学中如何探究?探究什么?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的激励、启发和诱导之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他们暂时还未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探究可以是对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究,新旧知识的交汇点上探究,学生质疑向难处探究,也还可以在事物的求新、求异、求变上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做到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思路让学生探究,问题让学生解决。

2.先学与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未学过的内容,小组合作也是先学后导中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先学中,可通过个人的看书自学、个人的实践操作、画图、观察等进行。但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教师不一定要讲解,有的可通过学生先学得到,有的可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如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先让学生画两个圆(或用实物圆),探讨两个圆交点个数的各种情况。通过自学归纳两个圆的位置关系不难,但接下来探究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中d、R、r的关系,则相对较难,靠一个人的能力可能难于完成。这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度量、猜测、证明等方法,总结出圆和圆的各种位置关系中d、R、r的关系,然后小组与小组相互学习交流,共同分享学习心得。

总之,学生的学要和教师的导联系在一起,才能使学生的学更有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学生的学离开教师的导,学生的学就没有目标和方向,也易失去信心。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
浅谈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结合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