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2020-04-20 15:25陈秋菊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爱国主义教育

陈秋菊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一直受到国家重视,也是学校教育中最受重视的教育内容。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开展良好的德育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本研究以统编教材为例,探究小学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渗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过硬的本领,同时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从小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把让祖国更强大视为自己的责任。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小学语文教材

培养学生的爱国素养,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个巨大挑战。首先是观念转型,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学科教师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教某个学科的教师;要清楚作为教师首先要爱国,才会培养出爱国的学生。

一、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语文课是小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接触时间较多的一门课。现行的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有相当多的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奉献主义为题材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作为小学教师,就应该紧紧抓住教材,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挖掘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爱国情操根深蒂固。这也是符合教育改革的潮流的,真正做到将灌输知识的课堂变成育人的过程。

二、爱国主义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曾有多个版本,但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人教版还是现在的统编版教材,爱国主题仍然是单元主题,可见其重要地位。中国因四大发明而被稱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秦陵兵马俑,哪一样不令人叹为观止?泰山、黄山、九寨沟,哪一处不令游客流连忘返?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哪一样不令后人敬仰呢?

1.忆往昔国破山河在,爱国诗人不断涌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回望历史,祖国历经沧桑,仍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正如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在民族危难之际,无数爱国儿女挺身而出,心系祖国命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题就是“爱国”。《古诗三首》中,伟大爱国诗人陆游至死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愿。诗人林升则对当政者纸醉金迷的生活发出呐喊:西湖歌舞几时休?忧国忧民的情怀浓缩在诗句中。清代龚自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对当时社会“万马齐喑”的现实表示不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表达了诗人渴求天降人才,改变沉闷、腐朽现状。在学习这三首古诗时,笔者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如教学《示儿》时,让学生知道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金国占领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而当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建立政权之后,不但不重振旗鼓,收复失地,反而不顾百姓死活,一味向金人屈膝求和。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就是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只有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才会更深刻地理解在那样的环境下诗人内心深处的想法。

2.记昔日屈辱,心系祖国责任在肩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把侵略者触目惊心的恶行揭露得淋漓尽致。在教学时笔者尽量借助影像和文字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圆明园的精妙绝伦和罕见独特,激起学生的神往之情,使学生如临其境,深刻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再通过毁灭后的几根断壁残垣进行对比,学生谈感悟,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痛恨侵略者。然后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看完后,很多学生的眼睛湿润了。这时再让学生走进文本,从文字中感受侵略者的残暴、野蛮——拿走、破坏、火烧,三天三夜的大火,使圆明园化成了一片灰烬。如今的断壁残垣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它默默地警示中华儿女牢记历史,如此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可恶的侵略者付之一炬,实在可恨。此时,再让学生朗读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他们就会带着悲愤的情感。这段屈辱的历史牵动学生的情弦,拨动爱国情思,此时加以点拨:只有祖国强大,侵略者才不敢肆意妄为。“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作为小学生,我们只有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历史的悲剧才不会重演。这样巧妙地把学生心目中的愤恨化成努力学习的动力,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看今日成就,倍感振奋人心

历史毕竟已经成为历史,我们深为无数爱国儿女骄傲。刘胡兰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毫不畏惧,从容就义;鲁迅在日本仙台,毅然弃医从文,一生用笔作武器,成为无数爱国青年的指路航标……正因为有无数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新中国的成立,也才有了祖国今天的繁荣。教学统编版六年级《开国大典》时,就可以结合这些资料,通过播放开国大典的盛况,让学生深刻地知道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播放国庆阅兵式,让学生感受到科技日新月异,成果越来越多。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为祖国的每一次进步感到欣慰,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把建设祖国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祖国明天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开发可被视为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信心,并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成就的途径,以及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付琼.小学语文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0):19.

[2]朱俊博. 小学德育中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材爱国主义教育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著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