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2020-04-20 10:50赵荣彪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过程

赵荣彪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好这个时机,帮助小学生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文是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部分,而在小学教育当中,语文是一门主要的教学学科,具有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语文理论知识的教学之外,还应当注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学生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完成小学教育的基本目标。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也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就是培育祖国未来的过程。而这就需要小学生能够茁壮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本的保障。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小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学习环境。

一、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以自我为中心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进步,大多数的家庭都会选择生育一个孩子。这就导致了大多数的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认为自己才是整个家庭的中心,父母、亲人的关爱全部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在步入学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就会忽视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的感受,心理上较为的偏激,甚至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无论是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还是学生本身的成长发育,都有着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二)心理承受能力差

小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家里的父母、亲人往往对他们都比较溺爱,甚至于对小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也不会加以指正。所以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并没有经受过太多的打击。在学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小学六年级的学习过程中,随着我们学习进度的不断深入,学习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所以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很多的挫折。这个时候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的挫败感,甚至于失去进行知识学习的信心,为我们的教育工作制造了很多的困难。

当前的小学生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存在着一些心理上的问题。这种问题往往是隐性的、不易发觉的,但是一旦爆发出来,就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造成很多的不良影响。我们应当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我们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为学生进行服务的过程,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我们的教学才能够有足够的意义。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氛围。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来进行解答,并且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在和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尽量使用轻柔的语气进行沟通,并且和学生进行眼神上的互动,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能够更加的放松。

(二)挖掘语文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材是我们的主要参照物,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学会从教材当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来帮助小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

例如我们在带领小学生进行《只有一個地球》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对我们的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一个地球》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应当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我们应当带领小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让小学生自己进行分析,从而学会相应的道理,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够尽量地爱护地球环境和资源,完成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三)让学生深入体验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都不如学生进行亲身体验来得直接和有效。所以我们应当学会开展相应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更加茁壮地成长。

例如我们在带领学生学习《伯牙鼓琴》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民主的方式,自己选择自己的角色,进行相应的情景短剧演绎。通过情景短剧的演绎,让学生能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体验,并且明白友情的伟大力量,对自己的朋友能够更加关爱,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更加健康地学习和成长。

(四)开展实践活动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小学生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例如:朗读比赛、作文比赛等。小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身潜在的能力,帮助小学生锻炼自我意识,并且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抗打击能力,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结语:语文是小学教育当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教材当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带领小学生进行深入的体验,以及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孙燕.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析[J].学周刊,2018,28:91-92.

[2]王霞.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理论观察,2015,08:167-168.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我是小学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