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中提高政治语言表达能力

2020-04-20 10:50万秋林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

万秋林

摘  要: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但高中生语言表达上存在一些问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要让学生“说”起来,敢说,愿意说,会说。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敢说;会说;愿意说

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从新的课程标准的规定,到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培养目标,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都密不可分。然而高中生语言表达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目前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语言表达不够专业,准确,妥贴,给人感觉该表达的没有完整地表达清楚,有语意未尽之感,或总是抓不住重点和中心,甚至让人感到费解。特别是对比较复杂的现象、事理和情感的表达,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同时,在语言表达的方式上,使人感到语言缺乏逻辑性和流畅性,显得思维混乱,语句不通。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消除“语言障碍”,在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说”起来,敢说、愿意说、会说。

一、让学生从“不敢说”到“敢说”

“不敢说”主要是心理方面因素造成的,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敢开口说,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怕说错了会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嘲笑。这些学生内心其实是自卑的,这种不良的心理倾向使他们将自己自我封闭起来,不愿主动去开口说话,主动交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告诉他们“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万事开头难,只要勇敢说出第一句话,就成功了一半”等等,运用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再加上教师温和的语气、和蔼的态度、期待的目光,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他们大胆“说话”,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不敢说”到“敢说”到最终超越自己,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求知欲望。

二、让学生从“不会说”到“会说”

“不会说”是很多学生存在的问题,他们或是知识面狭窄或是逻辑混乱或是思路不清、语言组织不流畅。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首先适当降低发问的梯度,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分几个层次发问,由浅入深,让学生通过“跳一跳,摘到桃”尝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随之高涨了。

三、让学生从“不愿意说”到“愿意说”。

“不愿意说”主要是由于课堂形式单一、死板,学生的兴趣没有被激发出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采取讲演、讨论、辩论、评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跃跃欲试,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

(一)创造环境引导学生“说”政治语言

各学科都有各自的“学科语言”。政治课新教材时代感强,贴近生活,比如广告语言、宣传语言、新闻语言等,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不少语言本身就是政治术语。它们既形象直观,也利于学生掌握。教师应该创造环境或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习这些新鲜活泼的语言。如利用课堂前几分钟讲读当前发生的重大国内外时事新闻,或让学生课外阅读,收集新闻进行讲演。那些与时事热点、实际生活及综合学科相连的语言,也就是政治课的学术语言。如价值规律、市场经济、股份制、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国体、政体、宗教信仰自由、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术语,在实际中运用得比较多,在考题中也经常出现,熟练运用它们,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二)在讨论中激发学生“说”起来

讨论是政治学科重要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教师要善于组织课堂讨论,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发展。讨论的问题要注意三点:第一,应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激发讨论的兴趣。第二,难度要适中,能调动学生广泛参与的积极性。第三,要有一定理论性,能促使学生积极运用课本知识。例如,讲“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可设计生活热点讨论题目:“有老人在路边摔倒了,你扶不扶?为什么?”经过激烈的讨论,对于什么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怎样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学生自然会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与表达。对于课堂讨论,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点评、讲析、整理、归纳,填补学生语言表达的缺陷与空白,指出其语言表达上的偏差和失误,是学生得到一个全面而准确的结论。

(三)在辩论中激发学生各抒己见

课堂辩论一般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辩论,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唇枪舌战的辩论中,能够激活学生的“語言细胞”,刺激学生的“语言神经”,充分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但辩论题的设计要注意三点:第一,争辩的焦点必须明确,易于引起辩论双方针锋相对地舌战。第二,符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讲,有道理可讲。第三,贴近生活,防止学生纸上谈兵。例如,在讲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时,设计辩论题“学生能不能把手机带到学校?”就符合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辩论中能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创造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在分析中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

分析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并加以认识的方法。分析必须借助语言来进行,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难度较大的题,由教师作示范分析,然后由学生模仿;对难度适中的题,由学生上台扮演教师,直接进行分析讲解。分析讲解中,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关系到语序的合理安排、语言的优化组织。所以,设计分析式问题,指导学生回答,必定能促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师采取竞赛激励式的教学方法,只要有意识地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学术语言的表达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堂效率的提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使用政治学术语言是每个政治教师应该做到的,也能够做到的。

参考文献:

[1] 张应超. 政治学科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 河南教育(基教版)(2):53-53.

[2] 赵任领. 如何培养学生在政治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能力[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1):128-128.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批判性思维来提高美术学院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探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小学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浅析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高效培养策略
让数学思维的外衣“说”出来
借助复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以读促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与小组合作